就勢
論市
周文龍
從小販攤位與咖啡店、到雜貨、餐飲和零售店面,傳統行業要繼續生存,擺在面前的一條路並非數碼化,而是創新。所謂創新,不是采用數碼化,而是在産品、客戶服務、銷售模式、甚至是思維模式等各方面創新。
到樓下的雜貨店買東西,裏頭門可羅雀,跟往常一樣顧客稀少,老板照舊無精打采地坐在櫃台聽著廣播,與對面街昇菘超市的熱鬧場面,形成強烈對比。
我原以爲進入解封第二階段,更多經濟和社交活動恢複,雜貨店的生意應該有所改善,事實卻非如此。
與老板聊起,他無奈地說:“冠病時期大多數人在家辦公,比較多人會光顧附近雜貨店,我的生意其實還好一點。解封後,多一些人回公司上班,我的生意反而更差。”
他跟著感慨,經營雜貨店數十年,一直努力工作,卻始終難以抵禦超市和網購的商業沖擊。現在這個店有如“老人店”和夕陽行業,估計再過不久就跟他一樣“走入曆史”。
說著說著,他略帶嘲諷語氣說;“或許我應學其他行業一樣也走技術轉型,邁向數碼化。”
全球經濟同步趨緩,許多企業急須尋求提高需求和開拓市場的新動力,數碼化結果成爲了不少業者的“救命符”。特別是在冠病後世界將出現重大轉變,數碼化成了新熱詞,仿佛它是解決企業困境的唯一靈丹妙藥。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5月發布的堅毅向前預算案,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推動數碼化,包括撥出超過5億元,協助企業邁向數碼化以應對新形勢。
預算案也推出強化數碼能力獎勵,爲符合條件的商家提供高達1萬元援助。1000名數碼大使也會走進全島的小販中心、濕巴刹和咖啡店,向年長攤販和顧客推廣電子付款。
數碼化只是轉型途徑之一
上月,政府宣布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將同貿工部長陳振聲聯合領導新成立的“數碼轉型跨部門委員會”,協助中小型和微型企業走向數碼化。易華仁指出,資訊通信科技(ICT)産業可成爲驅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不論零售、餐飲或金融業都需要數碼策略。
誠然,數碼化是當前大趨勢,智能手機普及和電子商務熱潮進一步加快全球的數碼化趨勢,隨著冠病疫情改變了未來工作方式,遠程視訊和辦公有可能成爲未來工作和通訊方式,無論是企業或個人,的確有必要加強數碼技能。
然而,企業要了解數碼化只是轉型升級的一個途徑,數碼科技也只是一個工具,並非目的。企業在進行數碼化轉型前,首先要弄清楚:我的業務本質是什麽?我缺什麽?我要做什麽?我又該怎麽做?
美國創業大師雷厄姆(Paul Graham)曾指出,一個公司能取得快速發展有兩個原因,一是它能制造出很多人都需要的産品或服務,二是它所提供的産品可以到達這些人並爲他們服務。
就前者而言,一家理發店和科技公司谷歌並沒有太大差異,因爲它們提供的是大家都需要的産品或服務,幾乎每個人都需要理發。只不過理發店有既定市場,難以取得飛速增長。很少有人會跑很遠的地方去理發,而且就算顧客們真的願意這樣做,理發店也沒有能容納他們的規模。
但雷厄姆也指出,理發店的限制也保護它們,這是一種權衡。他解釋:“如果你開一家理發店,那麽你只須要和當地的理發店競爭,但如果你開發了一款搜索引擎,那麽你將對抗全世界。”
阻斷措施期間,餐館無法提供堂食服務,業者紛紛轉向送餐服務,甚至設立自家網絡銷售平台。根據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數據,該局自4月4日推出“餐飲外賣增強配套”(Food Delivery Booster Package)以來,1萬多個餐飲場所在這項計劃下受惠,其中3200多個是首次在三大送餐平台Deliveroo、foodpanda以及GrabFood上開拓送餐業務。
餐飲業者利用送餐平台,或可尋得商機。不過3000多家餐飲業者一下子湧上送餐平台,業者之間競爭也變得更激烈。我上網點餐時浏覽著大同小異的店面,經常覺得眼花缭亂,更不禁聯想到夜市中地攤賣的物品千篇一律,一點吸引力也沒有。
餐飲業者跟風走上數碼化,會不會只是讓業者把“戰場”從實體餐館和小販攤位轉到網上,在網上形成另一個戰場呢?在數碼化的過程中,真正的受益者是誰呢?有業者就覺得,他們的數碼化只是讓大型送餐平台獲利。因爲主流送餐平台傭金一般介于25%至35%,若把促銷費和消費稅等加起來,費用多達40%。
同樣,對我而言,在小販中心、濕巴刹和咖啡店推廣電子付款,更重要意義是鼓勵大家學習和接受數碼化,特別是讓年長者掌握數碼科技,它對攤位的實際業務影響應該不大,因爲小販攤位不太可能因采用電子付款而忽然生意大增。
企業轉型須創新産品服務
事實上,從小販攤位與咖啡店、到雜貨、餐飲和零售店面,傳統行業要繼續生存,擺在面前的一條路並非數碼化,而是創新。所謂創新,不是采用數碼化,而是在産品、客戶服務、銷售模式、甚至是思維模式等各方面創新。能夠敏捷高效地支持這些創新,才是企業數碼化轉型的真正需求。
別神化數碼化了,要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轉型問題,企業還得依仗創新産品服務,以及清晰和高效的運營戰略。因爲數碼化的經濟價值始終取決于有多少人使用企業産品服務,以及企業擴大多少競爭優勢。如果企業無法適應客戶需求而不斷創新,數碼化恐怕只成爲轉瞬又逝的時髦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