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西蜀的五虎大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論武功,個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可謂名至實歸,難分伯仲。
但若說起胸襟,位列首位的關羽心眼確實有點小,小得與他的地位不太相襯,尤其在與其他五虎上將的關系上看更是如此。
A
關、張、趙、馬、黃,這個排名順序,總體上看還算基本公允的,但也不能說沒有一點“政治”排名的味道。
關羽、張飛高居前兩名,從他倆追隨主公劉備最早,功勞、苦勞、疲勞都不唯少的角度講,也無可厚非,但再看看其它三將的作爲,誰能說這裏沒有他倆是劉備“結義弟兄”的因素呢:
一一位列三甲的趙子龍,是個不世出的勇將,來投效時劉備正處于早期草創、"東奔西走作羁旅"的困難時期,赤膽忠心不讓關張,還有長坂坡百萬軍中殺個七出七進、勇救幼主等大功;
一一排名第四的馬超也絕不含糊,武將世家出身,西涼勁旅的少帥,素有“錦馬超”的美名,曾率部殺得曹操大軍狼奔豕突,也有與張飛酣戰幾天不分勝負的故事,後來勢敗才投了劉備;
一一排名最後的黃忠雖然年近七旬,但英武不讓盛壯之人,曾有與關羽大戰數百回合不分勝負的驕人戰績,遇戰奮勇向前,因力斬魏軍督帥夏侯淵而受封征西大將軍,立下不世戰功。
“一呂二趙(雲)三典韋,四關(羽)五馬(超)六張飛,七許八黃(忠)九姜維”,把五虎將的排名與後人給出的三國勇將武功排名榜相互印證,我們心裏就更有數了。
B
五虎將的排名先後,沒有別人計較,問題是關羽不滿意。
從他與其他四員大將的關系看,張飛是異姓兄弟,沒得說;趙子龍任勞任怨從不計較,也說不出什麽;但和馬超、黃忠,就不一樣了,于是就生出些不算小的事端來。
當初,皇叔與孔明用計收了與張飛酣戰數日的名將馬超,並因此不戰而下成都。
正喜上眉梢之際,駐守荊州的關公派幹兒子關平千程百裏趕來,打著“謝賜金帛”的旗號,實際上主要是捎話來了:想入川與馬超比試高低。這可不是小事。爲什麽這麽說呢?
當時,雖然三分天下已現雛形,但魏、吳兩家都是老地盤,在虎視耽耽靜以待變;劉備初得成都,蜀中民心未孚,百廢待舉;關羽遠離主公,擔當著率部駐守荊州要地的重任。
不論從哪一條看,關羽都宜靜不宜動,可他預感到馬超可能會對自己的地位構成威脅,爲了一己名利,置大局于不顧,竟要入川比武,確實挺過分。
素知關羽之短的諸葛亮,給關羽寫了封信:“孟起(馬超)雖雄烈過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當與翼德並驅爭先,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也。”
關羽看後得意地綽著須髯笑了,竟然還把這封信給當時在場的每一位賓客看。試想,如果剛剛歸撫的馬超聽聞此事,該做何想?諸葛軍師呢,好人難做了吧?
從這裏,可以看出關羽是一個好勇鬥狠、愛慕虛榮、不識大體的武夫。諸葛亮的信是個權宜之計,雖然緩解了暫時的矛盾,但是卻無形中助長了關羽的驕妄之氣。
C
劉備晉位漢中王,封關、張、趙、馬、黃爲五虎大將,派費詩捧官诰送來荊州。這一次,關羽又盯上了黃忠。
他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卒爲伍!”竟然不肯受印,這是連大哥劉備的面子也卷了。幸虧費詩的善言解勸,把諸葛亮的辦法如法炮制了一下,才化解了危機。
我們都知道,老黃忠不但刀法厲害,而且開得兩石之弓,箭無虛發,曾在對陣時射落了關羽的盔纓,如果不是手下留情,弓箭壓低三寸,可就後果難料了。
所以說,對黃忠進入五虎將的序列,誰都可以反對,唯有關羽不該反對,可反應最激烈的恰恰是關羽。
由此觀之,關公胸襟不宏啊!“射纓之辱”這個結,關某是耿耿于心難以釋懷的。
如果說在上面的事上,關羽的表現已經有失大將風度的話,那麽他在下面這件事上的行爲就情理難容了。
東吳主公孫權給兒子求婚,議娶關羽的女兒,其中也是結交關羽、並進而結好西蜀,有幾分政治聯姻的意味。
按理說,一家女百家聘,不嫁也就算了,他居然說出“虎女安肯嫁犬子”這樣打人打臉的話,至此,“東聯吳越”這個蜀漢的治國方略,已是難以維系了。
後來,關羽失荊州、英年殒命,以至劉備、張飛的死和蜀漢七十五萬大軍的土崩瓦解,都與此有著關聯。所以說,關羽的小心眼兒誤了大事,不是個帥才。
由此觀之,方家僅給關羽一個“剛愎自用”的評價,是給足了面子的。
(原創作品,轉載須注明出處、作者/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