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醫學生無法進入手術室觀摩,醫學院便通過虛擬實境遊戲讓學生“走入”手術室,親身“參與”手術安全程序,並學習如何與手術室內的其他醫療人員溝通合作。
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推出一套新的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遊戲作爲學習平台,模擬手術室的情況讓學生了解所須注意的安全程序,以及如何與手術室內不同職責的醫護人員合作。所有醫學系學生往後在三年級和四年級分別學習手術和麻醉科時,都能在課堂上使用這一套虛擬實境教材,牙科學生也能受益。
負責開創這套教材的國大楊潞齡醫學院外科副教授勾偉傑透露,他們去年開始策劃和設計,不久前制作完成,對于疫情期間暫時無法進入手術室的學生特別有幫助。目前,醫學生雖然能恢複臨床實習,但仍不准進入手術室觀摩,以避免接觸有高傳播風險、可散播氣溶膠的程序。
另一名負責人、國大楊潞齡醫學院麻醉科助理教授潘令德解釋,學生得通過遊戲完成手術過程中的多個安全程序,包括在手術開始前與其他醫務人員暫停確認病患要進行的程序正確。醫生把手術刀等尖利物品交給護士時也不能直接遞給對方,而是得放在托盤,避免交接時受傷。
遊戲裏設計“突發狀況” 考驗學生應對能力
他們還在遊戲裏設計了“突發狀況”,即醫務人員不小心被病人使用過的針筒刺傷,學生得通過答題來決定步驟的先後順序。手術完成後,他們也得檢查所有器具和樣本等,確保一切完整無漏才能結束。
勾偉傑指出,一般通過課堂教導病患安全課題相當枯燥,他們之前也設計數個平板電腦遊戲來教學,但沒有手術室場景。即使學生能到手術室實習,也只能在一旁觀察,無法親身動手。因此,在其他教學方式之上再推出虛擬實境遊戲,將有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他坦言,病患安全是很難系統性教導的課題。
“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地教導學生各種疾病,但病患安全是得通過習慣建立的,而習慣需時間養成。所以我們就嘗試通過創新方式教導這個課題,確保這樣的學習環境能讓他們印象更深刻。”
三年級醫學生杜洺萱(20歲)透露,他們該學期原本要到手術室實習,但因爲疫情而未踏入手術室,因此她昨天通過虛擬實境首次“進入”手術室。她之前不太清楚手術室內其他醫務人員的職責,如今通過虛擬實境走完整個程序後已更了解。
這是楊潞齡醫學院第三個利用虛擬實境科技設計的教材,另兩個分別教導人體解剖學以及如何應對地震等重大傷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