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康 報道
從明年起,初到本地客工必須參加的“適應本地生活課程”將會加入心理健康教育,以助他們更適應新環境。
人力部昨天宣布,已經連同心理衛生學院和非政府組織康侍(HealthServe)與外籍勞工中心成立名爲“晨曦計劃”(Project Dawn)的工作小組。爲客工提供更多教育,是工作小組加強客工心理保健的重點之一。
總理公署部長兼人力部和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昨天在記者會指出,策略分三個階段,在接下來兩年內實施。從推廣對心理健康的認知、改善客工的心理健康服務,到加強社會對客工的支持以及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從而改善整個客工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
抑郁症是關注重點
他說:“這段期間的抗疫措施爲宿舍的客工帶來巨大焦慮與壓力,因此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目前已經有大約97%至98%宿舍客工能外出工作,而且疫情已經穩定,所以我們現在推出這個計劃。”
陳詩龍指出,絕大部分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客工都是患抑郁症,因此抑郁症是工作小組的關注重點。
爲了及時伸出援手,人力部開始讓新加入的前線保障支援小組(簡稱FAST)人員參加心理急救課程,教導他們如何分辨哪些是真正有精神病的客工,哪些是因爲面對生活困難而感到焦慮。
人力部屬下的保障、關懷與接觸小組醫藥處處長林明俊醫生也說,除了在本地建立起強大的朋輩支援網絡,工作小組甚至探討是否能在客工家鄉設立輔導熱線中心,或與當地非政府組織合作,讓他們打電話回去,讓那裏的同胞或專業人士開導他們。
也是工作小組成員之一的心理衛生學院緊急部專科顧問黃偉立醫生受訪時說,一些研究顯示,客工的精神狀態比一般大衆差,需要更多支持。
“他們在自己國家過得不好,才離鄉背井來新加坡……他們可能面對著不同的壓力來源,比如經濟壓力、在本國發生天災,而且他們在我國也會感到被社會孤立或歧視。”
康侍執行總監謝瑞明受訪時直言,客工的心理健康從來不太受到重視,但疫情將這個需要放大。在疫情高峰期,該組織每周接獲250通要求輔導的電話。
他說:“薪水糾紛是造成精神壓力的主要因素,疫情之前就是如此。現在客工都複工了,但還是有客工想要輕生或自殘。因此,除了工作方面要處理得當,其他方面的支持也很重要,比如家人與社會的支持等。”
總理公署部長兼人力部和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指出,策略分三個階段,在接下來兩年內實施。從推廣對心理健康的認知、到加強社會對客工的支持,從而改善整個客工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