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聯合調查,五分之三的新加坡小型企業,包括建築企業在內,都計劃投資科技,應對冠病疫情帶來的沖擊。在後疫情時代,建築企業可通過三方面,加強數碼與綠色專業能力,以保持韌性和競爭力。
盡管本地建築活動已逐步複蘇,但還稱不上恢複正常。企業仍面對新增病例、人力短缺的困擾,以及成本、現金周轉和利潤的挑戰。這一系列沖擊導致建築工程延期三至六個月。
建築業是受冠病疫情打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新加坡貿工部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建築業與去年同期相比萎縮46.6%,這比前一個季度60%的跌幅略有好轉。
爲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政府提供了巨額的經濟援助。貿工部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超過1500家建築企業申請了政府資助的援助計劃,這包括由銀行與金融機構提供的臨時過渡性貸款計劃(Temporary Bridging Loan Programme)。然而,這些纾困計劃只是暫時性措施,將逐步終止。企業要維持下去,就得重新審視並在必要時改變經營模式,這才是長遠的生存之道。
積極采用科技 邁向數碼化經營模式
科技既能幫助建築公司遵守安全距離措施,又能處理多個工地施工所帶來的難題。盡管預算緊張,一些建築企業仍采取這個策略。
由大華銀行、商業數據公司鄧白氏(Dun & Bradstreet)及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聯合發布的《亞細安中小企業轉型調查2020》(ASEAN SME Transformation Study 2020)顯示,五分之三的新加坡小型企業,包括建築企業在內,都計劃投資于科技,以應對冠病疫情帶來的沖擊。
新加坡建設局推出的集成數碼傳輸(Integrated Digital Delivery,簡稱IDD)計劃,可協助建築業者把人工操作數碼化。大華銀行的長期客戶長益建築(Tiong Aik Construction),便是該計劃的受惠企業之一。
企業采用IDD計劃,以數碼方式整合和監督工程的各個環節,包括設計、工地外的預制與工地內的裝配、營運和維修工作等。各工程小組可以在不同的地點運作,然後使用統一的安全數碼平台溝通。因此,長益建築可以減少工地所需要的人手,確保遵守安全距離措施。數碼轉型也提高了生産力,讓更多員工從事高增值的工作,而不是枯燥無味的手動任務。
加強供應鏈 提高企業應變能力
冠病疫情也讓人們更關注供應鏈的韌性。今年第一季,因中國防疫管制措施,許多建築企業的供應鏈受到影響。供應中斷和價格波動,使建築企業難以管理它們的工程項目。
中國“解封”後,市場價格開始趨穩。然而,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因爲全球各地疫情可能出現反彈,對供應鏈再次造成沖擊。因此,企業必須未雨綢缪,擴大供應來源,以加強供應鏈的韌性。對規模較小的建築企業來說,問題更爲迫切,因爲供應鏈中斷時,它們會更容易感受到影響。
其中一種應對方法是與生態系統夥伴如銀行、政府機構和行業公會合作,擴大業務網絡和建立新的商業夥伴關系。這些機構可以協助建築企業了解當地的條例與商業模式,事先處理好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此外,有了銀行的協助,建築企業也能消除對新供應商信任不足的擔憂。例如,企業可以通過貿易融資方案,在收到貨物後才付款,從而降低風險。
提升能力 把握可持續領域增長機遇
冠病疫情對整體經濟的沖擊,也影響建築業的前景。短期內,與醫療保健和制造業相關的工程預計將增加。旅遊、酒店、零售與娛樂業相關項目將繼續停頓。例如,鑒于航空與旅遊業的前景不明朗,政府已宣布把樟宜機場第五搭客大廈的工程推遲至少兩年。
綠色建築的需求則預計會保持強勁。例如,建設局正根據此次疫情所積累的經驗,檢討建築內的冷氣與機械通風系統條例。新加坡綠色建築委員會也指出,大多數商業大廈的傳統冷氣系統,循環高達90%的室內空氣,病原因此會長期停留。隨著空氣質量等課題獲得更多關注,預計更多新建或翻新的建築項目將融入綠色元素。
這些建築不僅有助于減少病毒的傳播,也能降低碳足迹。這也符合建設局推動綠色建築發展的目標,力爭在2030年前讓新加坡至少80%的建築獲得綠色認證。爲了鼓勵建築企業追求卓越,超越現有的綠色建築標志白金獎(Green Mark Platinum)水平,促進設計與材料科學的創新。建設局也于2018年推出超低能耗(Super Low Energy)計劃,鼓勵企業采用最先進的科技,使能源效率比2005年提升至少60%。
另外,超低能耗建築技術藍圖(SLE Buildings Technology Roadmap)也進一步強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力爭取得80%的能源效率提升。鑒于政府與行業對環境可持續發展堅定而持續的推動,建築企業也應致力提供可持續性方案,把握這個領域的增長機遇。
雖然後疫情時代還充滿各種未知,但數碼化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趨勢,無疑將成爲建築業的新常態。建築企業必須加強數碼與綠色專業能力,以保持當下及未來的韌性和競爭力。那些能夠調整營業模式積極應變的企業,將更有機會把握未來,茁壯成長。
(作者是大華銀行産業策略規劃部建築及基礎設施主管)
中小企業SME專版每逢星期四刊登。歡迎商團提供資訊,請傳真到63198125或電郵到[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