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8日,全球高價值商業服務提供商TMF Group與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聯合發布了《中國跨境投資:取道新加坡,開拓東盟市場發展機遇》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認爲,東盟超過6億人的消費者市場和其迅速壯大的中産階級,使其成爲中國投資者尋求增長機會的重要地區。而新加坡將在其中發揮區域門戶和貿易基地的關鍵作用,特別是在高附加值行業,如先進位造業、高科技行業和制藥業/生物科技等領域。
東盟:動蕩中的焦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下調了2019年和2020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並預計全球70%的經濟體會面臨經濟放緩的情況。然而,預計東盟在2018~2022年經濟會以每年平均5.2%的速度增長。有研究報告預計,東盟將在2030年成爲全球第四大單一市場,總國內生産總值(GDP)合計將高達10萬億美元,超越印度。僅僅是該區域內的消費者開銷就將在2020年達至2萬億美元。
報告顯示,到2025年,東盟消費家庭數量預計將翻一番:東盟是主要貿易路線的交彙點,地理位置優越,這些路線每年促成價值約5.3萬億美元的貿易。到2035年,我國在東盟國家的投資額有可能實現3倍以上的增長,達到5000億美元。
新加坡:通往東盟的門戶
過去3年,我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新加坡作爲其海外業務的區域或全球總部。自2010年起,我國對新加坡的直接投資平均每年增長約10%。截止到2017年年末,新加坡是全球第五大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國,其中,我國在新加坡的外國直接投資金額高達363億新元(約合268.4億美元),增長勢頭預計還將持續。
報告分析認爲,相比越南、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低成本的基礎結構,新加坡不是東盟內成本最低的國家,但在中國投資者的眼中,該國的綜合優勢完全可以彌補其成本高這個短板。
最重要的是,新加坡的親商政策及其在東南亞的連通性是其核心競爭優勢。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指出,在新加坡成立一家新公司只需6天時間。作爲亞洲的金融樞紐之一,投資者在新加坡不僅可以很容易獲得貸款,還可以享受較低的創業成本和優惠的稅率。上述特征使新加坡成爲該區域甚至全世界營商環境最優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還制訂了額外的獎勵計劃,並投入了更多的基礎建設,進一步增加了該國對我國投資者、尤其我國領先行業的吸引力。這些行業正是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報告指出,新加坡爲先進位造業開發了6平方千米的裕廊創新區,借此打造“最佳制造業”的聲譽。該創新區將作爲一站式基地,爲研究院、行業推動者和先進位造工廠提供場所。與此同時,新加坡是世界多個最大半導體代工廠、芯片組裝和測試公司的基地。該國也將迎來深圳瑞聲科技在當地建設總投資2億美元的研發中心,專注于高端光學組件研發。
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Index)報告將新加坡評選爲世界最創新國經濟體第5位,是歐洲以外最創新的國家。2019年3月,新加坡政府承諾投資5億新元(約合3.67億美元)在數碼科技領域,如人工智能(AI)、超級計算機和機器人。這吸引了百度、騰訊和阿裏巴巴在內的多家中國科技巨頭。
阿裏巴巴貼切地證實了新加坡爲科技公司帶來的價值。通過投資以新加坡爲基地的電子商務平台——Lazada,阿裏巴巴得以在東南亞迅速擴展,並在短短3年內將業務擴大至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阿裏巴巴在新加坡的投資並不局限于業務營運。2017年,阿裏巴巴宣布在新加坡成立“達摩院”(DAMO),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的研究。新加坡“達摩院”是阿裏巴巴全球首批7個實驗室之一。
另外,谷歌、亞馬遜和臉書等美國巨頭也都選擇新加坡作爲它們在亞太地區的總部和創新中心。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華南、華東和華中地區署長吳佩聲表示:“新加坡的親商政策、在東南亞的連通性、高技能人才和先進的基礎建設均是其核心競爭優勢。作爲亞洲的金融樞紐之一,投資者在新加坡容易獲得貸款,還可以享受較低的創業成本和優惠稅率。2018年,世界銀行將新加坡評爲全球範圍內經商第二便利的國家。”
制定區域性戰略
新加坡對高附加值工業的關注和該國的成本結構,是許多中國投資者戰略性選擇新加坡作爲探索其他東盟市場的基地之原因。隨著東盟經濟共同體(AEC)的建立,區域性連接的加強,以及大規模基礎設備項目的推出,東盟已逐步邁向一體化。
舉例而言,新加坡正與我國合作推進“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這將加速我國西部省市和東南亞之間的貨物運輸。另外,中泰鐵路竣工後也能提供類似的便利。馬來西亞新政府上任後重新評估東海岸鐵路項目的可行性,如今一切已回到正軌。
報告顯示,越南、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高增長國家,依靠龐大、年輕和日益富裕的人口,崛起成爲前景大好的消費者市場和制造業投資目的地。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預測,受中産階級壯大和城市化的推動,到2030年,東盟基礎建設和房地産的投資需求將高達7萬億美元。前沿市場,如緬甸、柬埔寨和老撾,也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和提升投資價值鏈的潛力。
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預測,東南亞國家經濟的持續增長,每年將帶來5200億~930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這將創造出與“智能城市”相關的産品和服務需求,如城市流動性、食品和農業科技。
報告透露,東南亞約有60%的基礎建設投資通過新加坡進行融資。對我國投資者而言,新加坡是協助它們受惠于該區域基礎建設需求不斷增長的理想地點。同時,新加坡也擁有完善的法律服務,如解決糾紛的法律服務。
不過,我國投資者也需要留意諸如在新加坡營商的成本以及熟悉當地條規的重要性之類的潛在問題,這包括聘請外國人才的政策和雇主的責任,比如強制性的公積金制度。華爲科技和中興通信在歐洲和亞洲所面臨的問題,也不斷提醒投資者在拓展海外業務時必須將文化敏感因素、組織內部管理等納入考量範圍。
TMF Group中國區總裁李同稱:“鑒于東盟成員的發展和基礎建設水平各異,監管機制也複雜,並且截然不同。制定區域性的戰略是企業獲取長期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應對敏感的文化差異和變化迅速的營商環境,尋求經驗豐富的本地夥伴將幫助投資者事半功倍,並且在當地順利開展營運。”
因地制宜應對本地挑戰
我國投資者必須清楚地知道,東盟一體化在許多重大業務範圍內始終相對表面。東盟各國的稅務系統、文化、政治和監管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有些國家甚至是全球最複雜的投資司法管轄區之一。
越南對本地語言和留存利潤都有相對嚴格的要求。在印度尼西亞,如果本地董事對法律沒有充分關注,有可能會面臨罰款和名譽受損的風險。在馬來西亞,我國投資200億美元的東海岸鐵路投資項目曾引發一些爭議,顯示出積極管理當地關系、密切關注政策變化或監管更替,以及謹慎構建潛在投資的重要性。
我國投資者應考慮在該區域設立區域總部,並尋求專業可信賴的本地夥伴協助,以應對東盟各國複雜且多變的監管合規環境。
總而言之,對我國投資者來說,東盟是世界增長最引人矚目的區域之一,且該勢頭還將繼續保持。數十年來,新加坡一直是我國與世界經濟融合的橋梁。如今,新加坡將持續發揮其試驗台和區域總部的作用,爲我國在東盟的投資提供支持。這也能爲東盟一體化、經濟發展和長期創新能力積累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