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美食繁多,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最愛的新加坡美食,而且許多美食都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影響,Laksa,就在許多人心裏占據了一席之地,它也是新加坡當地與東南亞美食的相互碰撞、融合的一道美食。
Laksa是異族通婚的産物
盡管Laksa來自東南亞,但“Laksa”這個名字實際上可能來自梵語或波斯語,這兩種語言分別是南亞和中東的古老語言。在梵語中,“laksha”的意思是“很多”,可能指的是一碗laksa中含有多種東西。然而,《牛津美食指南》指出,“Laksa”一詞來源于波斯語,意思是面條,“Laksha”,意思是滑。
雖然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確定 laksa的原産地,但人們普遍認爲它是來自東南亞地區。在東南亞曆史中,貿易占了極其重要的一部分,馬六甲和槟城等港口城市是香料之路的主要站點。由于貿易路線的關系,一些到達新加坡海岸的中國商人與當地婦女就定居了下來。隨著異族通婚,不僅出現了被稱爲土生華人(Peranakans)的後代,還出現了 Laksa等許多交融的菜肴。《Atlas Obscura》中曾說,如果沒有這些異族通婚,就不會有laksa。Laksa就是將當地香料和椰奶與中國面湯結合在一起。
Laksa不只有1種
現在,Laksa主要分爲四種:咖喱叻沙(Curry Laksa)、亞參叻沙(Asam Laksa)、東海岸叻沙(Pantai Timur Laksa)和砂拉越叻沙(Sarawak Laksa)。
咖喱叻沙是我們在新加坡最常見的。最大的特色是使用加了椰奶的咖喱湯頭,味道較爲濃郁,多搭配米粉、濑粉或黃面。
亞參叻沙(Asam Laksa)多出現在北馬,味道較酸也較辣。湯底主要是由淡水魚所熬制,多以甘榜魚(Ikan Kampung)爲主,在熬制的過程中加上姜花、南姜、香茅、紅蔥頭、辣椒、叻沙葉(Daun Kesum)、巴拉盞、羅望子和亞參果片(Asam Gelugor/Asam Keping)等,其中羅望子和亞參果片是酸味的主要來源。
東海岸叻沙(Pantai Timur Laksa)僅流行于吉蘭丹、登嘉樓和吉打的馬來社區,在馬來半島的西海岸較少見其蹤迹。東海岸叻沙最大的特色是其奶白色的湯頭,是用魚湯加上椰漿而致。
砂拉越叻沙(Sarawak Laksa)主要流行于東馬地區,湯頭則是使用巴拉盞(或稱馬拉盞,Balacan)混合椰漿而成。砂拉越叻沙的顔色較深,雖然湯底的顔色不討好,但充滿由巴拉盞和蝦所散發的濃郁鮮味。
雖然它們都叫“Laksa”,但演變出了不同的做法和口味,也象征著各個地區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