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和諧共存的國家。種族多元化既是新加坡的鮮明特色,也是新加坡對外做國家品牌推廣的一張名片,就比如,多年來新加坡的旅遊形象宣傳推廣活動。
種族多元化也一直是新加坡國慶慶典以及其他重大活動的中心主題,包括多個宗教節日以及每年7月的種族和諧日,也是新加坡旅遊推廣中的重點。
種族多元化會對社會産生怎樣的影響?其優勢又該如何發揮?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Jayanth Narayanan教授對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社會開展了一系列的相關研究。
教授簡介
Jayanth NARAYANAN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組織與管理系副教授
英國·倫敦商學院
組織行爲學博士
研究領域:管理學中的心理機制、正念的社會影響、人機互動的心理影響等
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商業企業不斷強調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重要。我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執教期間,一直致力于研究多元化對組織機構效率的影響,以及其更廣泛的社會影響——比如在社區和鄰裏之間。
無論是在企業內部,還是更廣泛的領域,多元化總能給我們帶來獨特的創意和開放的新思維,這些無一不是應對日益複雜及變化的世界格局的關鍵。
多元價值雖然經常被人提起,但大家卻容易忽略其中的一項重點:要想充分發揮其優勢,需要持續不斷地努力。
只有當不同群體長期持續地進行交流與互動時,多元化的優勢才能充分發揮。如果一個多元化的組織或社會中,各群體之間缺乏交流,那麽就會産生隔閡、猜忌及潛在沖突的風險。
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部分族群對多元化的抵觸情緒。最近,有些歐洲和北美的極端政治人物,把城市住宅區域的犯罪活動亂象歸咎于多元文化主義的失敗。
種族平衡
1980年代末,爲了防止同種族聚居區的形成,確保公共住房開發中的種族平衡,新加坡政府推出種族比例政策(Ethnic Integration Policy),強調種族和諧共處。
每年的7月21日,被新加坡政府設定爲“種族和諧日”(Racial Harmony Day),以此提醒國民謹記發生在1964年的種族騷亂。
這些積極措施——包括建立推動各族群民衆日常交往的社區,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新加坡的社會凝聚力。
新加坡從1997年開始,把每年的7月21日定爲“種族和諧日”,公立學校的孩子都把多元族群文化融合作爲國民教育的一項重要課程
然而,是否有證據顯示不同族群混居有利于增強社會凝聚力呢?
2007年,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帕特南(Robert Putnam)展開的一項研究引起了廣泛討論。該研究發現,在多種族混居的社區中,人們對鄰居的信任度更低,參與志願服務或慈善捐贈等社區活動的積極性也更低。
在部分人看來,這一結果似乎證明了深層次的種族多元化會導致社區內部的分裂,用帕特南的話來說,會讓人們“蜷縮”到自己的族群裏。
近期,我和幾位新加坡、美國的學者共同完成了一篇論文,來研究這一解讀是否合理。
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我們發現了有力的反駁證據。事實上,居住在種族多元化程度較高的社區裏的人們,擁有更廣泛的社會認同感,更熱衷于幫助他人。
研究1——Twitter信息數據研究
基于Twitter數據的研究,分析了來自美國200個大城市的居民的推文特征。
研究發現,相對于多元化程度較低的城市,來自紐約和舊金山等多元化程度高的城市的居民,發布積極向上、樂于助人和具有社會認同感推文的幾率,明顯更高。
研究2——對災難的反應態度
第二項研究測試人們對災難的反應和態度,我們主要分析了波士頓居民在2013年馬拉松賽爆炸案後的反應。利用一家當地報社網站的數據,我們繪制出了幫助被困人員的志願者分布圖。
結果發現,來自種族多元化程度高的地區的居民,伸出援手的幾率要高得多。
研究3——國家層面的多元化的影響
在第三項研究中,我們基于蓋洛普全球民意調查(Gallup World Poll)的年度數據,分析國家層面的多元化水平是否會對人們的樂于助人行爲産生影響。
研究發現,在過去一個月裏,生活在加拿大、新西蘭和比利時等多元化程度較高國家的居民,更願意對人施以援手。相比之下,阿根廷、波蘭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的居民,則助人次數相對較少。
超越族群的共識
以上三項研究的結果表明,生活在多元化社區的居民更樂于助人。這又引出了另一個重要問題:生活在多元化社區中的居民,是否會形成一種超越種族的身份認知?
科學地驗證這一觀點十分複雜,畢竟很難在現實世界中開展相關實驗。
因此,我們根據“啓動效應”的心理學研究方法,讓一組志願者想像自己身處多元化程度不同的社區的情形。
實驗結果表明,設想自己生活在多元化程度更高的社區時,人們往往會形成出一種超越種族的、更具包容性的身份認知,即認同自己是社區的一部分。擁有這種認知或普遍特性的人,更願意幫助陌生人,並參與到其他助人行爲中,爲自己所在社區作出貢獻。
雖然上述研究無法確切證明多元化確實對社會有益,但是各項研究結果的一致性都有力地證明,當不同種族的人生活在一起時,相互之間往往會形成一種超越種族、更具包容性的身份認同。
這也側面證明了另一個觀點,即通過鼓勵不同族群的人交流互動,有助于建立強大和互幫互助的社區。
非一朝一夕之事
需要明確的是,和諧的社會並不意味著要建立單一民族社會或打壓不同的身份,而是要在社會不同群體之間建立聯系與尊重。
對于像“種族和諧日”這類一年一次的促進族群和諧的活動,難免有人會質疑效果。不過,這樣的活動卻能夠提醒人們不要自滿,同時爲各族群民衆創造機會,實現跨越種族的交流與互動。
各族群和諧應當是一個不斷推進的過程,而不是一項等待完成的目標,是一項需要有意識推進,並付諸長期努力的、持續的國家工程。
它需要通過平等對話的方式,來激發種族多元化的真正優勢,並構建一個更具包容性、更積極向上的社區。
事實證明,新加坡作爲一個各種族和諧發展的多元之邦,在如何發揮多樣性作用方面爲世界樹立了榜樣。
但要謹記,實現民族和諧不會有終點,而是一個需要族群共同積極努力的長期重任。
文章英文版原載于新加坡雅虎新聞Yahoo News Singapore,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原題爲COMMENT: Why more contact is key to making diversity work
作者:Jayanth Narayanan,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副教授
翻譯:吳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