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亞洲人口老齡化加劇,很多老年人都已被“廢物式”養老所綁架——老弱專座、不能參加工作等,
老人被當作了沒有自理能力、分辨能力、需要別人包辦一切的“老朽”。不過,這也並非當代亞洲老齡化環境的全貌。
(圖片來源網絡)
新加坡流行一種老年文化叫“Sucessful Aging”(成功衰老)。
在中國,老人幫子女帶娃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但新加坡卻鼓勵大家老了之後也要繼續工作。
作爲人口老齡化“重地”,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新加坡總人口的1/8,
預計再過10年又會翻番,屆時老齡化壓力將導致老年人口不得不面對重返工作崗位的問題,而身體健康無疑成爲了未來一大挑戰。
盡管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2歲,重新受雇退休年齡是65歲,
但越來越多的新加坡老年人過了這些年齡後,依然活躍在工作崗位上。
(圖片來源網絡)
2015年,新加坡政府耗資30億美元啓動了一項“成功老齡化行動計劃”,
主要目的就在于爲65歲及以下老人提供再就業機會、延長老年人的健康壽命。
不過,
相比于新加坡政府的未雨綢缪,全球頂尖研究機構更是早已竭盡全力推動實現健康衰老、延長壽命科技的到來。
(圖片來源網絡)
同時,由于新加坡收緊外國員工的流入,導致勞動力市場緊繃,雇主也開始認真考慮聘請年長員工的課題。
在新加坡,目前55-64歲老年人的就業率攀上曆史新高,首次突破67.2%。
與此同時,中國的養老觀念也在與時俱進:76歲的中國硬核老人劉增盛,
爲了拒絕年輕人的讓座,在胸前佩戴“勿需讓座”的LED顯示牌而走紅網絡。
他想用這種方式提醒所有人,自己並不是“廢物老人”,而是一個頭發花白的壯小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