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訪客走進新加坡國立大學禮堂的電梯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傑出慈善家、新加坡國立大學前名譽校長李光前先生的語錄:
“一所大學不僅是榮譽和權威的象征,也不僅是汲取知識的平台,還應該是人類精神追尋自由和汲取靈感的家園。”
好奇心、創造力和串聯知識點的能力,以及在社會中認識自我,會幫助人們在謀生的同時,學而爲人。(照片攝于新冠疫情爆發前)
學生進入大學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獲得知識和技能爲工作做准備,探索對不同領域和學科的興趣和熱情,或者只是爲了尋找自我。許多學生常常是三者兼而有之,這種情況也越來越普遍。
作爲一所大學,我們不僅把自己視爲幫助學生通向職場的橋梁,我們還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並爲學生提供發揮潛力的環境。
如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應該教會學生跨越界限以創建聯系,把所學到的知識串聯起來。這些界限有些是出于行政效率和學科傳統而人爲設置的,比如藝術與科學學科之間、技術與人文學科之間的界限。
因此,我們決定開設新加坡國立大學人文與理學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加強基礎廣泛的跨學科教育。
這所新學院于上月成立,將發揮新加坡國立大學兩所曆史悠久學院(文學暨社會科學院、理學院)的學科優勢,于今年8月招收第一批本科生,招生規模達2,000多人。這標志著新加坡國立大學正式從傳統的單一學科教學模式進行重大轉變。
少教多學
在從事教育工作的30多年間,我對學習這件事感悟良多。學習可以通過專門的教學活動來主動或被動地進行,也可以是愉快的意外收獲。
學習無處不在,可以在教室、實驗室、午餐討論中完成,或根據經驗進行。70年來,學者們在學習科學界提出了大量學習方法,並爲此爭執不休。
2005年,新加坡教育部提出的“少教多學”倡議標志著教學理念上的轉變。我們減少了學生的課程負擔,爲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和學習熱情創造了空間。
教多少是個微妙的平衡。新加坡在“國際數學和科學研究趨勢”和“國際學生評估計劃”中的表現一直很卓越,這令許多其他國家欽羨不已。
這表明我們做的是正確的事情。但是也存在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可能還是教得太多。我相信我們仍有改進教學標准的空間。
新加坡是一個高效社會,我們需要抓緊時間,達到關鍵績效指標。教師承受著完成課程大綱的壓力,學生得在考試之前學完所有內容。世界的瞬息萬變加劇了這種現象,似乎要求學生學習得越來越快。
非線性學習事半功倍
汲取知識是個複雜的探索過程,並且常常以失敗告終。學習不是簡單的直線性過程——恕我這個數學家用了一語雙關。
學習的過程也許會碰壁,常常需要折返,有時會讓人走進死胡同。但死胡同也會使人茅塞頓開。學習科學表明,非線性學習實際上可以改善學習成果。例如,2000年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一份報告《人們如何學習》(How People Learn)發現,學習在跨越多樣且不相關的領域時才最有效。簡而言之就是跨學科學習。後續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這種學習需要時間和耐心,不僅要學習技巧或內容,而且要爲知識建立有意義的聯系,做到把多門學科的知識點串聯起來,賦予其含義。
這些聯系可以跨越領域和主題,跨越時間和空間,跨越不斷變化的社會觀念。它們十分重要,可以使學習變得個人化。
否則,沒有學習,只有事實的積累,隨著時間的流逝,事實將被遺忘。
一開始,少教多學的想法可能聽起來違反常識。
畢竟,所有畢業生都必須在畢業時找到工作。他們需要向雇主證明自己會編程,在Excel中做模板,編寫提案,等等。在各個領域淺嘗辄止,而不是磨練特定技能來獲得第一份工作,可能會被視爲一種放縱。
事實當然無可厚非:我們相信,探索的自由對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必要的。
當前知識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我們的畢業生需要反複迂回才能到達知識彼岸,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才不會被淘汰。我們不是在爲學生的第一份工作做准備,而是在爲他們40到50年職業生涯中的許多工作做准備——我們希望他們成爲終身學習者。
點燃好奇心
1968年,科學家George Land讓1,600名五歲的孩子參加了一項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發的測試,選拔具有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這些孩子在10到15歲之間反複參加這項測試。
期間,孩子們的得分在“高度創造力範圍”內的百分比從98%降至30%,最後降至2%。Land博士解釋說:“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非創造性行爲的學習。”
創造力是由好奇心驅使的,學習也是如此。Land博士的實驗表明,正規學校系統結構化的環境可能導致孩子失去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這是可悲的現象。我們希望通過促進跨學科學習,特別是通過設立新學院來部分解決這一問題。
“如何學”是關鍵
我們希望學生的學習內容分爲兩部分——知識,以及整合和應用知識的思維能力。
對于知識的傳授,我們很好理解,也易于完成。後者更具挑戰性。
我們想讓學生學習的技能,比如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等,很難用傳統方法來教授。
因此,我們的重點應該放在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上。我們需要重新思考教學的“是什麽,爲什麽,怎麽做”,尤其是當今時代與學生父母的學生時代已經截然不同了。
我們需要更深入地考慮學生的動機和傾向,點燃好奇心和學習的熱情。
我們需要向他們展示爲什麽,以及哪些在學校學習的內容是相關的,讓他們在認知和情感上都能參與其中。
我們早就知道,僅僅傳達知識是不夠的。
研究表明,平均來說,積極的學習模式(例如小組討論,體驗式學習和教別人)會讓知識有更長的保留時間。保留知識只是學習的第一步。要深入學習並長期保留下去,我們需要學生采用積極的學習模式。
培養學生不是機械化産出
科技的進步將創造許多機會。在可預見的未來,將誕生巨大的數字技能需求。
在這樣的世界中,我們不能指望在性能上擊敗計算機,嘗試這樣做本身也很愚蠢。這意味著我們的學生應該專注于以人爲本的技能。
大學不能再像工廠一樣運作。我們不能只注重快速、廉價地按行業標准及時産出畢業生。
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爲工作的未來,還要爲今天無法預見或預測的未來做准備。
實際上,當我們進入以加速變革和工作自動化爲特征的工業4.0時代時,將培養學生視爲機器中的齒輪可能是一種倒退。好奇心、創造力和串聯知識點的能力,以及在社會中認識自我,才能幫助人們在謀生的同時學習如何做人。
比起結果,更注重過程,這樣才能增強我們學生的學習能力。
大學應該教授學生如何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持續地拓展機會和開闊視野,而不只是學習如何賺錢,還要學而爲人。
陳永財教授
Professor Tan Eng Chye
——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教授是一名充滿熱忱的學者和終身教育家,目前擔任世界經濟論壇全球大學校長論壇成員,也是新加坡未來經濟委員會成員之一,該委員會的任務是推動國家未來經濟的增長與轉型。
本文英文版首次發表于海峽時報 2021年1月8日,原文標題爲A degree in learning to be hu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