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疫情已穩定向好,主要接收本地病患的公共醫院,整體病患人數似乎已逐漸回穩。然而,私人醫院和專科診所的外國病患,短期內預計無法回流。據了解,專門來我國求醫的外國病患,是私人醫療業者的一大客源,占總收入的約兩三成。
因冠病疫情實施的旅遊限制尚未全面解除,受訪私人醫療業者認爲,來新治病的外國病患短期內不會回流。一些私人醫院通過遠程看診,繼續爲現有外國病患提供醫療服務,也有專科醫生替重症病患申請豁免申報,讓他們來新接受治療。
去年3月,衛生部要求本地所有醫院和私人專科診所停止接收新的外國病患,並鼓勵持有亞細安國家護照的現有病患留在居住國就診,以節省我國有限的醫療資源來對抗疫情。
時隔一年,本地疫情已穩定向好,主要接收本地病患的公共醫院,整體病患人數似乎已逐漸回穩。
去年4月疫情高峰期,由于多數非緊急手術延後,公共醫院的病床占有率一度跌至六七成。根據衛生部網站近期更新的數據,今年3月中旬的病床占有率已恢複到八九成,相當于疫情前的水平。
然而,私人醫院和專科診所的外國病患,短期內預計無法回流。據了解,專門來我國求醫的外國病患,是私人醫療業者的一大客源,占總收入的約兩三成。
萊佛士醫療集團副董事總經理吳志輝醫生受訪時透露,疫情暴發前,萊佛士醫院的病患約有四分之一來自國外。爲了在疫情期間繼續爲這組病患提供服務,醫生會通過遠程看診評估病患的健康狀況,再把藥物配送到國外。
不過,如果拖延治療會危及病患生命或導致嚴重不良後果,醫生會替這些重症病患向衛生部申請豁免申報,讓他們入境接受治療。
吳志輝也說,隨著邊境措施逐步放寬,萊佛士醫院也接到更多外國病患詢問能否來新求診,他們主要來自印度尼西亞和中南半島區域。
新加坡醫療集團癌症中心醫務總監兼腫瘤內科顧問醫生黃醒榮說,目前癌症中心每月約有五名外國病患到訪。疫情暴發前,平均每月有60至80名外國病患,占總病患人數約三四成。
黃醒榮透露,數月前我國單方面向越南開放邊境時,越南籍病患曾明顯增加,但不久後卻因邊境管制再次收緊而逐漸減少。
其中一名越南籍男病患(36歲,銀行家)因罹患第三期直腸癌,于去年底申請航空通行證(Air Travel Pass)來新,到癌症中心接受治療。因疫情關系,他不能經常往返新加坡和越南,因此會在新加坡逗留多半年,待完成所有治療後才返回越南。
這名不願具名的病患受訪時透露,選擇來新加坡求醫,是因爲聽朋友介紹新加坡擁有最先進的癌症療法。“我希望接受最好的治療,因爲我還年輕,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要撫養。”
衛生部早前宣布,在疫情期間特地申請來新求醫的外國病患,必須已是本地專科醫生的現有病患,並且定期來我國複診。他們與隨行的看護者在出發前的冠病檢測結果須呈陰性,抵新後也得接受檢測及履行居家通知。
斐瑞醫院受詢時說,基于旅遊限制,外國病患目前主要透過遠程醫療平台、Zoom視訊平台或WhatsApp視訊看診。另有一些病情較危急的末期癌症病患,因居住國不能提供所需的特定護理,要求來新加坡繼續接受治療。
康盛醫療集團則指出,康盛醫院目前不接收外國病患,並且建議他們留在居住國就診。“免疫功能低下或患現有病症的外國病患,仍存在感染冠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