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象過一百種科比的結局,從他當教練到他當球隊老板到他當娛樂業巨頭到他當意大利葡萄酒業巨子,還虛構過他2046年會和AI一起出席NBA一百周年。
沒有一種結局是現在這樣的。
我從震驚中生出一種虛脫感。
然後是憤怒。
“科比怎麽會就這麽走了?怎麽可能?!”
我跟一個好朋友,一個在科比2009年拿到第四枚戒指之日、用手邊的紙氣得扔電視的大科黑,說:
“這世界不會好了。”
他回我:
“他媽的隨便吧!我都覺得這世界莫名其妙!即使他是我最不喜歡的球員,我也只能說別那麽殘酷好麽!”
對,就是這句話。
我很想揪住命運的脖子吼:
“別他媽那麽殘酷好嗎?!?!?!”
我現在還處于一種虛無的感覺中,想到什麽說什麽。
我不想證明什麽觀點,只是想說下面這些話。
科比·布莱恩特是篮球史上最极端的球员,没有之一。
最偏執。最堅韌。最倔強。最好強。最勤奮。
可以打得最狡猾(只要他樂意),但經常最執拗。
一個真正的籃球迷很難死心塌地服氣他(因爲他經常不按合理的方式打球),但沒法不喜歡研究他的錄像(因爲他擁有籃球史上最純粹完美的技術)。
我昨天還在重看2010年總決賽第五場、他38分那場,在研究他過鮑維後,非運球手如何卡完身位立刻轉投籃手不彎胳膊就抛射出去的。
因爲偏執好勝,他11歲就敢去找布萊恩·肖这样的NBA現役選手單挑。
敢在第一年身爲第六人時在季後賽接管比賽。
敢直接跟籃球史上最有統治力的球員——28歲的鲨魚——搶出手權。
可以讓身體在整個職業生涯上下15公斤體重。
可以一個夏天每天投進2000個跳投。
可以一場投丟30個球,也可以三節得到62分、一場得到81分。
願意在拿到第四個戒指之後立刻去找大夢練背身步伐。
可以靠七根無傷的手指單季拿下七個絕殺。
可以膝蓋抽完水後以近32歲的年紀拿下第五個冠軍。
可以在34歲高齡拼到跟腱斷裂,然後出來。可以在38歲那年退出那場得到60分。
他知道怎麽打球才能贏球——他跟著鲨魚一起拿了三個戒指,帶加索爾拿了兩個戒指——但他總想按自己的套路來。他二年級怼郵差,怼喬丹,21歲那年怼自己爸爸,22歲之後一直在怼鲨魚。
有困難就征服困難。沒困難就找點困難來征服。
他是籃球史上最強的高難度投籃手。
一輩子都在頂著苦難走。真正是喜歡自討苦吃。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
所以他度過了極端的人生:最年輕的全明星,最老的60分。最順暢的入行之路(不到24歲三個戒指),最艱難的重建期(2004-2007三年巅峰虛擲)。最老的“初次MVP”——初得MVP那年29歲,NBA史上第三老(納什30歲初得MVP,郵差33歲)。最大的總決賽被逆轉(2008年總決賽第四場被逆轉24分),最甜蜜的複仇(2009和2010兩個總冠軍,五個戒指,“我比鲨魚多一個了”)。
最倔強的傷後複出——34歲跟腱斷裂後還是出來了,直到“曼巴退出”。
還不用說他與鲨魚的對峙是NBA史上三大對峙話題之一。是被《南方公園》都開過涮的全民話題。
NBA史上,最跌宕起伏、最多姿多彩、最被人津津樂道、最極端的職業生涯。沒有之一。
最體現科比本質的一場比賽是什麽?
會有人說三節62分、全場81分、退出那戰的60分、2013年跟腱斷裂之戰、2000年總決賽帶傷爲湖人拿下的第五戰、2001年對國王的48分16籃板之戰、2006年雙絕殺太陽一戰、2008年西部決賽對馬刺逆轉第一戰、2010年第五場對凱爾特人的38分之戰、2009年西部半決賽第二場面對巴蒂爾的象棋步伐得到40分,2008年奧運會決賽打四分那一下的擺酷伸手指……
但對我而言,最體現科比這個人特質的,是2007年1月13日。他在波士頓花園得了43分8籃板8助攻。那場比賽,波士頓花園的球迷從噓他,到笑他,到寂然無聲地看他投中球。
到他扣中當場最後一球(在德隆特·韦斯特头顶扣中的……),波士顿球迷齐声喊MVP。
那時波士頓球迷在低谷中,但他們懂籃球,他們了解何爲偉大。他們開場還憎恨科比,但打著打著,他們爲科比,一個湖人球員喊MVP。他們被打服了。
一年後的總決賽,他們繼續嘲笑科比;三年後的總決賽,他們繼續憎恨科比。但科比就是能打出這樣的夜晚:他硬生生把對手投服了。
用他那並不合理的打法。
用他推倒一世之智勇的技巧。
他完全知道如何巧妙地贏球,他的技巧極盡完美,但他偏要正面硬上,打服任何對手爲止。
這就是他的人生。他自己所謂的曼巴精神。2008年,訓練師拉文的原話:
“他有時會選擇不給別人傳球,是因爲他覺得,爲什麽要傳給一個不如你努力、不如你厲害的家夥呢?”
一切要按他的方式來。倔強的、偏執的、科比的方式。
魔術師和伯德,我只能從錄像帶裏看。喬丹,我只跟到了他1990年代的輝煌。
科比、鄧肯、德克、皮爾斯這一代人,是真正的,“我們看著他們進聯盟,成長,一直到退役”這麽段歲月的人——我估計中國第一批追著看NBA直播的球迷,許多也是這麽下來的。
我們那一代,許多都是挑剔著科比的投籃選擇過來,看到2006-07季覺得“他終于成熟了”,到2013年開始反過來爲他辯護“他這麽打也是因爲球隊打法問題”過來的。
所以當年他球衣退役儀式上,我特別理解他那句“2013年是自己的巅峰”。
的確,從成敗角度,2012-13季他34歲那年跟腱斷裂倒下。但他是個在意技巧與細節的人。他認爲那時的自己——沒有奪冠,數據不在巅峰,但技術最圓潤——是最好的。
一直到籃球生涯告終時,他都在堅持當自己。
這樣硬碰硬,靠著當自己耗了這麽多年的人,真是獨一無二了。
當年他球衣退役時,自己說的話:
“那些你早起的日子,那些你奮鬥的日子,那些你打球到晚上奮鬥不息的日子,那些你太累了不想打球,但你還是拼命熬過去超越極限的日子(這句話時嗓子發濁,分不清是不是哽咽了一下,科比舔了下嘴唇,眼神放空),嗯,那就是夢想(此時他沒有笑容),那就是夢想。重要的不是目標,是旅程。”
他是度過了如此奮鬥不息、超越極限、實現夢想的旅程啊。
但這一刻來得還是,太殘酷了。
我一直覺得,他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的人生,留在他的籃球生涯就好了。
他退役之後,不是應該過著商業大亨、培養女兒、指點江山做做節目、將來收購個把球隊當老板的快活日子嗎?
就在昨天,他還以過來人的身份,鼓勵勒布朗繼續前進呢。
那些極端的、跌宕的、戲劇性的人生,留在球場就好了。
爲什麽他媽非要讓他在現實生活中遭難呢?
爲什麽呢?
太不公平了。
太殘酷了。
他這麽極端的人,一輩子不停在制造新聞,每次都能把我嚇一跳。我還記得,每次朋友催我看新聞,“鲨魚走了!”“你也在看啊?81分了真的假的?!”“對開拓者進了個超級三分球,65分!”“絕殺了!”“又絕殺了!”
他老是能鬧個大新聞,但爲什麽這次撲過來的,是這麽個消息呢?
我以爲寫著寫著,就能平靜一點。
還是沒有。
我還是有一種,世上萬物都不真實的虛脫感。
我覺得我大概是掉進一個不正常的、塞滿壞消息的虛擬時空裏了。
我真誠地希望這是個幻覺。
科比·布莱恩特是个如此让球迷们热爱或畏惧(作为对手球迷的感受)的球员。
他不該遭受如此厄運的。
即便他一直跟命運硬碰硬,他也不該遭遇這種事。
我不相信什麽上帝要招13號新秀去天堂的安慰之語。
如果這是命運的意思,那就讓命運自己去死好了。
我寫不下去了。
科比的最後一條推和最後一條ins,都在鼓勵勒布朗,讓他move foward。
如果我是沃格爾教練,我會把本季接下來的球隊更衣室口號簡化成一句話:
For Kobe.
作爲一個常年非湖人球迷,我只剩下這句話了:
湖人總冠軍。
For Ko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