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況報道
公衆若手上有筆錢,想行善,卻不知善款該捐給哪個團體或項目,新加坡社區基金會可幫忙設立或管理慈善基金,
社區基金會從本地超過2000個慈善機構中,找出適合資助的項目,讓善款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已故前總統納丹當年卸下總統職務時,通過社區基金會,以他的名義設立一個基金,如今基金累積超過1000萬元,造福多人。
2008年成立的社區基金會,13年來管理了6700萬元的遺贈。然而,不少人還不清楚它的功能,包括律師和金融專員等。
本期專題,通過社區基金會總裁的訪問及個案分享,提高人們對社區基金會的認識。
隨著出生率不斷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慈善事業下來可更專注在老人方面。
新加坡社區基金會(The Community Foundation of Singapore,簡稱CFS)總裁羅佩儀告訴《聯合早報》,政府雖然負責照顧老人的基本需求,但公衆可協助提升老人的生活素質,維護他們尊嚴,讓他們在暮年,可以過得更有意義和活躍。
“在教育方面,除了孩童和青少年,受日新月異的科技影響、必須重新受訓的成人學生,也應該獲得額外支援。”
羅佩儀說,CFS有13年管理基金的經驗,致力于確保有高水平的透明度和治理,好讓捐款者有信心,知道他們的基金能協助和滿足社會現有和未來的變更需求。
她指出,CFS與個人捐款者和慈善機構合作,加強各種慈善事業。
“到CFS的個人、家庭和企業,都希望能支持新加坡的慈善事業,發揮影響力。我們能協助捐款者通過一個有組織和戰略性的形式,達到他們的慈善目標。”
過去13年來,捐獻者的基金支持性質和規模不一的慈善機構,包括醫療和福利項目,以及教育學府等。
她坦言,一些人雖然知道CFS,但CFS也意識到需要更多信息,協助個人作出知情決定。
爲了提高人們的認識,CFS積極向律師和金融專員和顧問介紹“捐獻者指示基金”(Donor Advised Funds,簡稱DAF),讓他們考慮將DAF當成客戶規劃慈善事業的工具之一。
她說,像律師和金融顧問這類提供咨詢服務的人,可以爲准備捐款的客戶提供選項,包括直接捐助特定慈善機構,或通過DAF支持有需要的社區。
“我們因此希望專業咨詢顧問與客戶談論財富規劃時,也能把慈善列爲其中的項目。”
羅佩儀說,去年冠病疫情期間,國人鼎力支持慈善,包括不幸者、教育、健康醫療等項目。
她以因應疫情推出的Sayang Sayang Fund爲例說,有超過5185人和企業捐出超過900萬元,受益者有13萬6000人左右。
“國人慷慨解囊,真的鼓舞人心。作爲立場中立、獲公益機構(IPC)資格的慈善機構,CFS致力于加強不同社群的生活素質。”
去年4月至7月,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NVPC)和CFS通過調查公司Toluna展開的調查顯示,每10人中有六人認同人人都可以作出遺贈。
她指出,除了全國慈善遺産捐贈(legacy giving)計劃,以及CFS本身的“偉大捐贈”(A Greater Gift)運動,CFS專注于提高遺贈的意識,以及捐獻慈善機構的價值。
她說,CFS下來將推動捐獻的各種方法,並鼓勵人們多談論遺贈和慈善事業,“不論是在餐桌或辦公室”。
另外,2021年是“歡慶新加坡女性年”(Year of Celebrating SG Women),推動性別平等與促進女性發展。
羅佩儀說,CFS將側重表揚參與慈善事業的女性,不論是捐款者、決策者、董事成員和義工。
管理行善基金 妥善也透明
新加坡社區基金會(CFS)通過可持續、妥善和具透明度的方式,爲企業或個人捐贈者管理與設立行善基金。
捐贈者如果關注某項課題,比如指定讓孩童或老人受惠,CFS將與相關慈善團體配對,制定有效的行善策略。
目前管理162個慈善基金
捐款者能以自己、家人或公司名義設立基金,或爲逝者設立基金。遺贈不局限于現金,可以是多種形式,包括保險賠付、公積金存款、有價證券或房地産等。
截至今年3月底,CFS從成立以來已籌到1億9200萬元,發放超過1億1400萬元善款,目前管理162個慈善基金。
截至去年12月底,它與超過400個慈善夥伴合作,協助對象廣泛,包括孩童、樂齡人士或邊緣化個人,援助的範圍包括教育、藝術,甚至動物福利。
納丹教育提升基金累積逾1000萬元
以已故總統納丹的名字命名的“納丹教育提升基金”今年成立10周年,至今累積逾1000萬元資金。這個捐贈基金已發放超過370萬元,通過助學金、獎學金,以及各項經濟援助計劃,支持工藝教育局和高等教育學府的貧困學生順利升學。
前總統納丹是在2011年同新加坡社區基金會合作成立這個基金。納丹同年卸任總統,2016年逝世,享年92歲。
納丹教育提升基金屬于“捐獻者指示基金”(DAF),由CFS負責管理。該基金開放讓公衆捐款。納丹生前委任一個撥款咨詢委員會,負責就基金可支持的項目提供建議。這些年來,委員會的成員不時更新。
納丹教育提升基金撥款咨詢委員會主席陳育寵受詢時說,前總統納丹樂善不倦,他的一生體現出慷慨助人、關懷,以及奉獻的精神。“納丹出身貧寒家境,向來體恤和關懷社會上的弱勢群體。”
陳育寵指出,納丹生前深信教育對促進社會平等扮演重要角色,能賦予弱勢家庭的孩子改善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機會。
基金起初援助的項目包括四個自助團體的教育援助計劃,爲印度人發展協會、華社自助理事會、回教社會發展理事會,以及歐亞人協會的受益學生提供援助。多年下來,基金也支持包括工藝教育局、南洋理工學院、共和理工學院,以及新躍社科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等學府。
基金去年就爲工教局撥款超過40萬元,支持的項目包括面向弱勢學生的經濟援助計劃,通過每月發放津貼,減輕這些學生的交通及生活費負擔。
至于躍大,基金在2019年撥款爲該大學設立“納丹教育津貼”(S R Nathan Study Grant),給修讀部分時間課程的躍大生提供經濟援助。這些學生一般先完成工教院和理工院課程後才報讀躍大,升學道路較爲曲折。
陳育寵說,社會各階層人士深受納丹的啓發,不少人慷慨解囊捐錢給納丹教育提升基金。“我們希望納丹教育提升基金可作爲規劃遺産捐贈的一個典範。”
林文忠生前樂善好施 家人設基金紀念
已故家庭科醫生林文忠生前時常免費爲貧困病人看診。爲紀念他樂善好施的精神,家人從他的遺産撥款2400萬元設立慈善基金會,援助年長及末期病人,也資助癌症研究。
林文忠是一名敬業樂業的家庭科醫生。他在70多歲時被診斷患上前列腺癌,堅持行醫至80歲才退休。林文忠晚年笃信天主教。他于2002年逝世,享年84歲。
新加坡社區基金會受詢時說,林文忠生前多年的行醫經驗,以及他晚年患病的經曆,促使他生前非常希望能援助弱勢年長者及泌尿科疾病患者。
據林文忠的女兒林春娘透露,她的祖父生前也患前列腺疾病,父親當年對祖父的病情愛莫能助,爲此感到懊惱,當父親患病後,更希望盡一己之力,推展泌尿科癌症方面的研究,以造福癌症患者。
林文忠兩個女兒林春娘和林素真按照他的遺願,于2018年咨詢CFS,以父親的名義設立基金,支持父親生前關心的慈善和醫療研究項目。林文忠醫生基金會也是“捐獻者指示基金”,由CFS負責管理。基金會並不開放讓公衆捐款。
CFS指出,林春娘和林素真對父親希望這個基金能發揮怎麽樣的社會影響力有清楚的概念,CFS提供專業咨詢協助她們設立基金會,並建議基金會可資助的項目。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的“林文忠醫生泌尿科癌症研究”是其中一個受益的項目。林文忠醫生基金會捐贈700萬元資助這個項目進行臨床試驗研究,以提升泌尿科癌症患者的護理及醫療水平。
經營三家療養院的天主教福利協會(Catholic Welfare Services)獲基金會捐贈800萬元,作爲提升其療養院設施和運作的經費,讓院內年長住戶受惠。
此外,基金會也捐贈800萬元資助雅西西慈懷病院(Assisi Hospice),幫助該病院擁有16個床位的聖邁克病房減輕提供住院護理方面的開銷,讓有需要的末期病患獲得慈懷護理。
(林文忠名字爲譯音,家屬無法提供華文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