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財務指標分析
財務分析時,要綜合分析企業在各個時期的情況,這樣才會知道變動情況。
一、淨資産收益率
淨資産收益率的高低關系到資本的累積速度,是最重要的財務指標。例如:擁有25%淨資産收益率的企業,在盈利不變模型中,4年就可以將股本權益翻番, 10%則需要10年!
此項最好在15%以上,最佳區間爲15%~25%。
不要考慮小于10%的企業,除非①處于周期性行業低谷;②因股東權益的變動而被攤薄(增發,配售等);③正在籌建部分項目,尚未産生收益。等等
大于30%的要小心,因爲大于30%的淨資産收益率往往是不可持續的,此時買入無疑是出了一個過高的價格。因爲高的利潤率必然吸引競爭,除非企業有強大的優勢將潛在競爭者排擠在門外。
注意以下情況可能導致淨資産收益率的扭曲:
1、行業:是否因爲處于壟斷行業而取得如此大的淨資産收益率?而這種壟斷處于哪種類型?通常完全壟斷的企業(如電力、通信、高速公路、石油等)要受到國家的管制,因此要小心政策風險。
2、負債率:因財務杠杆過大,放大了收益(或虧損)。高負債率同時意味著高風險。(高的財務杠杆同時放大了收益和虧損,而且有財務成本和還款壓力。)
3、一次性收益:包括投資收益、追回往年已作壞賬減值准備的壞賬、出售資産、財政補貼(包括連續性的財政補貼,它將面臨政策風險。)
4、資産價值低估(或高估):使得賬面資産價值與實際資産價值偏離。(可因此尋找隱蔽資産型企業)。通常是一些資本型企業,如房地産、高速公路、機場、港口等)
5、會計折舊方法:以前時間裏過度加速折舊,使得目前的賬面資産價值以及成本與實際嚴重不符,等于把以前的收益留到現在來用了。
6、周期;同時注意經濟周期和行業周期。周期性行業往往是那些投資大、建設周期長,以及生産耐用品的企業,如造船、航運、汽車、鋼鐵等。
7、財務造假:分析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盈利情況,做比較。如果找不到企業能産生如此高收益的理由,則甯可錯過也不投入。另:關注現金流量表。
8、股東權益的變化:增發,配售等。
二、市盈率
在穩定盈利前提下,要求一個8%的必要收益率,20%的收益增長率(高于此則是一個風險很大的增長預期),以去年收益爲基准,則得到以下一組參考數據:
市盈率倍數≦(27剛好是13的兩倍)
去年 今年 明年 後年 第三年(即行情不好時也可三年解套)
考察市盈率一定要和曆史水平相比較。
同時考察:付息率VS一年期銀行利率。
注:此爲簡單模型,未考慮宏觀經理及行業差別。簡單理解如下:今年四月份公布年報,計算去年業績的市盈率爲13倍,則收益率爲7.7%。在此基礎上打7折,得出9.1倍市盈率,視爲低估值的買入點。按今年20%增長率計算,得出如果按去年業績的15.6倍買入,今年動態市盈率仍爲13倍。15.6倍市盈率爲最高價值投資買入點。再往上,爲投機點位,27倍爲投機最高點位,也是長線投資的賣出點位,它意味著按20%增長速度,三年後方可達到13倍市盈率水平。
爲什麽選取20%的增長率和8%的收益呢?因爲20%屬于穩定值,超過這一數值可能變得不穩定,也算是保守的算法。8%的資産回報率,算是社會平均投資期望回報值。理論上說,回報率高于銀行貸款利息(即財務成本),那麽追加負債是有利的。
以上模型適于過往五年平均利潤增長率超過20%的股票。
三、總資産收益率:
或 ≧一年期銀行貸款利率(也可適當參考公司債券利率)
如果息稅前總資産收益率小于一年期銀行貸款利率,說明公司至少可以通過減少負債來獲得更大的收益。
四、市淨率
1、 市淨率過大可能導致大股東或早期創業的股東減持。
2、 市淨率大時分紅對股東不利。(本來溢價的,可以計入淨資産的未分配利潤,現在按照不溢價的價格分給你了,而且還要扣稅。)
3、 檢查一、淨資産收益率中談到的扭曲。
4、 是否有極大的未計入的無形資産(包括品牌價值),或隱蔽資産,或已升值(被低估)而未計入會計項目的資産,來支撐較高的市淨率。
五、市銷率
對于盈利不穩定的公司,市淨率和市銷率往往比市盈率更加有效。(盡量選擇穩定增長的公司。)
市銷率 = 每股價格/每股銷售收入。
如果市銷率 = 1,沒有盈利。那麽,在盈利好的年頭裏如果企業能有10%的淨利潤率,則那時市盈率爲10倍。
六、財務杠杆(負債率)
≧2:1時風險大
要根據經濟周期,行業周期,利率周期,企業的擴張周期來判斷財務杠杆是否合適。
高的財務杠杆在好的年頭放大收益率,在壞的年頭則放大虧損。高的財務杠杆意味著高風險,對于周期性行業要特別小心。
負債率低的企業在行業低谷時更有優勢。(因爲其財務成本低。)
七、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的區別
流動負債是馬上要還的,而長期負債不必。同樣是負債,同樣算在資産負債率裏面,但要區別對待二者。
破産不是由虧損導致的,而是因爲不能償還到期債務。流動負債更容易導致破産,因爲長期負債一般是有計劃的,而且可以通過新債換舊債的方式解決,而流動負債可能因爲一些突發事件,在到期日當天周轉不了。
有的公司流動負債很多,甚至超過長期負債,要小心
八、應收賬款
應該密切注意此項目。結合行業情況來分析,與同行其他企業對比。過大或過小都不是好事。當應收賬款大于公司半年淨利潤時,即使其他財務項目再好,也不應該買入,宜繼續觀望。
要與曆史情況作對比,觀察各期應收賬款/銷售收入的變化,比較應收賬款增長率VS
① 銷售收入增長率
② 利潤增長率
③ 壞賬准備增長率
九、淨利潤增長率(可以爲負)
最好穩定,波動較大說明企業正遭受競爭者激烈的攻擊。
十、預收賬款
此項越多越好,說明産品暢銷。
十一、應付賬款、應付稅金、短期借款
結合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考察短期還款是否會出問題。
十二、存貨
存貨占用資本。對于商業,如零售,貿易尤其重要。考察:
① 存貨周轉率
② 總資産周轉率
③ 淨資産周轉率
④ 存貨上升速度VS銷售收入上升速度
十三、分紅率
分紅是“是否再投資”的矛盾。但有一點注意:
分紅率高至少證明公司賬面上的盈利是可以拿出來分的,這樣財務造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十四、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銷售收入,管理費用/淨利潤可以考察公司的管理是否具有規模效應。
由于規模效應,盈利大幅增長時,管理費用應小幅增長。(如不增長則損害管理人員積極性)。而在盈利狀況樂觀的情況下管理費用上漲幅度超過盈利增長幅度,那麽要懷疑管理的效率以及管理層的素質。
十五、現金流量
現金流有問題,而同時負債率很高,是很危險的。
經營活動所産生的淨現金流
了解企業在不動用外部籌得資金的情況下,憑借經營活動所産生的淨現金流是否足以償還負債,支付股利,對外投資。
十六、稅率
可以是優勢,也可以是風險。
十七、費用資本化
小心費用資本化,這樣會把費用攤薄到未來幾個年度,而使近期的利潤增加。
第二部分:經營
盈利增長來源:
1. 節省成本創造的盈利增長是不可持續的。
2. 銷售收入的增長才可靠,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銷售收入增長:
①銷售量增長(搶占市場)
②提價
③開發和銷售新産品。
④並購。
3、稅收政策及補貼政策的變動。
競爭優勢(企業依靠什麽把競爭者阻擋在外)
1、成本
2、專利或技術
3、壟斷經營(包括特許經營)
4、鎖定消費者(大的轉換成本,如word)
5、規模效應(如快遞業的網絡。)
6、管理效率。
當某個行業利潤率豐厚時,將可能導致資本流入,競爭加劇,盈利降低。除非企業能有效將競爭者擋在門外。(類似壟斷。)否則任何行業都有可能昙花一現。
競爭激烈的行業意味著企業盈利空間小,同時風險大。(也可能是周期行業。)現象:當某個行業大打價格戰時,往往就是“競爭激烈”!
多元化和並購
多元化必須産生協同效應才是成功的(和主業相關,有利主業發展,如有利于減少中間交易費用、談判費用;減少風險的縱向一體化。)。踏入陌生的行業是失敗的多元化。最忌經常變換主業,專注才能做強。
回避過度並購的公司,並購大部分是失敗的。即使它一開始盈利豐厚,也可能在突然的一天倒閉,因爲並購通常要用到較高的財務杠杆。
有時並購是經理人爲自身利益而做出的。(如提高薪酬。)
大股東素質
主要考察:
1、關聯交易
2、擔保
3、誠實
管理高層主動辭職高度關注。因爲在企業前景樂觀時,不會有哪個高層主動辭職的。除非迫于壓力。
會計審計
關注會計審計意見,規避經常更換會計事務所的公司。(造假賬的可能性大)
警惕“消息”過多
要分析消息的影響力,可靠性。警惕“消息”過多,往往好消息鋪天蓋地放出來,股價在出消息前已漲,出消息後仍將上漲一段……屬利多出盡。
特別是上市公司給出不實際預期(與同行業比較),稱未來能如何如何大幅發展的。這與此相悖:管理層往往設定保守的目標,以便超額完成時得到獎勵。
例子:藍田股份。
成長性
找到公司不斷快速成長的理由,如果找不到,就不要買他。
公司大小往往影響到成長性。如寶潔的利潤要翻番很難,這需要全世界的需求大幅增長。而一家小的洗化品生産廠只要奪取寶潔的一丁點利潤,就可能翻番了。
招股說明書
很重要,一定要看。
行業周期
“雖然大多數人口袋裏缺錢的時候,麥當勞仍不乏顧客。可是誰會急著買一輛新車呢?”
行業低谷時往往是檢驗優質企業的好時候,而這時股價往往又相當便宜。(如中集集團)
在行業低谷時,其他企業都在虧損,而這家企業能夠保本或盈利,則證明其競爭力較強。(特殊情況以及財務手段處理除外)
替代品
最致命的競爭者往往不是生産同樣的産品的企業,而是生産替代品的企業。
制造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替代品尤爲致命。
企業生産的産品不具備替代性最好。
分析籌集股本資金的用途
①擴大生産
分析産品供需(是否過度投資,如鋼鐵)、增長率來判斷是否合適。
②改善財務狀況,還債。
避開虧損
不投入長期虧損的企業!優秀的企業即使行業不景氣,仍領先于業內其他企業,因此不可能長期處于虧損中。(因爲不可能整個行業都長期處于虧損中,必定有部分企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