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追蹤應用顯示“可能接觸病毒”(Possible exposures)警告。(海峽時報)
作者 侯佩瑜
隨著本地有越來越多地點被列入冠病確診病患曾到訪的名單上,不少國人開始擔心,自己是否曾無意間與確診病患接觸過,是否有被感染的風險。
還記得當局曾前陣子曾呼籲國人,可以通過“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手機應用查看自己是否曾與確診病患在同個時段到過同個地點,以及是否有收到“可能接觸病毒”(Possible exposures)警告?
紅螞蟻的“合力追蹤”應用顯示“無親密接觸”。No exposure alerts)。(紅螞蟻截圖)
如果手機屏幕顯示了紅色標記的“可能接觸病毒”警告,就應該密切留意個人的健康狀況14天。如身體不適,就應立刻求醫。
但不少人卻把是否收到“可能接觸病毒”警告,當成評估感染風險的唯一指標。
也就是說,收到“可能接觸病毒”警告就應該被隔離起來,沒收到就代表安全的。
若你也是這麽想的話,就誤會大了。
收到“可能接觸病毒”警告 = 感染風險高?
根據“合力追蹤”的官方網站解釋,如果你可能與確診病患有過接觸:
若感染風險被評估爲低:手機應用會顯示“可能接觸病毒”警告通知用戶,隨時留意觀察自己的健康情況。
若感染風險被評估爲高:(例如,根據合力追蹤的藍牙交換記錄,找到你曾是密切接觸者)衛生部會直接打電話給你,了解你與病患接觸的方式,並建議你該采取的相關措施。
也就是說,別慌,手機上出現“可能接觸病毒”的警告,並不意味著你就是“密切接觸者”。
哪些人會收到“警告”?
那當局究竟是基于什麽標准,向民衆發出“可能接觸病毒”的警告呢?讓我們來看看規則。
“合力追蹤”根據用戶過去14天的登入和登出記錄,如果一個人曾和確診者到訪同一個地點,到訪時段至少有五分鍾的重疊,並且是在不超過12小時之前登入;或是在確診者到訪期間,有超過一次少于五分鍾的時間重疊,也會被判斷爲可能跟確診者有過接觸。
一旦可能有接觸,合力追蹤應用程序、和wereyouthere.safeentry.gov.sg網站都會顯示,提醒公衆。
如果可能有接觸的地點是例如餐飲場所或健身房等較難遵守安全距離的地方,公衆也會收到手機簡訊提醒。
“合力追蹤”的官網解釋說,是否有重疊是根據場所郵政編碼來界定,有緊密接觸的可能性很小。
因而,衛生部對看到“可能接觸病毒”的警告的用戶的建議是,從訪問之日起14天內自我監督健康狀況,並在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時,立即去看醫生。
衛生部會根據訪問的場所類型,以及新加坡目前冠病的疫情情況,發送簡訊和/或建議用戶進行拭子檢測。
例如近期增長得比較快的JEM和西城感染群。
由于持續發現新增病例,而且感染人數多,當局呼籲所有在本月10日至22日曾到訪過受影響購物中心的公衆,前往區域冠病檢測中心或公共衛生防範診所計劃(PHPC)診所進行免費的冠病檢測。
MTExLjY1LjM0Ljk4
盛港勘寶坊商場入口處,訪客以“合力追蹤”(TraceTogether)登記入場。(聯合早報)
沒收到“可能接觸病毒”警告,就不是親密接觸者?
答案是:
不一定。
根據《海峽時報》報道,一名4月9日到伊麗莎白醫院診所進行身體檢查的公衆,他的合力追蹤手機應用並未顯示“可能接觸病毒”,但他卻于4月20日收到衛生部發出的隔離令。
衛生部是根據合力追蹤應用的藍牙交換數據,發現他在4月9日早上10時35分與一名冠病確診者有過密切接觸。
該患者于20日確診,當局在當天便致電男子,通知他須履行爲期三天的隔離令。14天的隔離令從男子接觸病患的9日算起直到23日結束。
衛生部傳染病管理司司長李堅明副教授解釋,目前合力追蹤應用是根據過去14天的SafeEntry出入記錄來顯示“可能接觸病毒”的警告。
然而,該記錄並沒有覆蓋醫療機構內部等地點。但由于醫生看診也必須與病人近距離接觸,因此醫療機構采取其他方式來登記進出人員。
“由于男子是在醫療機構內接觸冠病患者,合力追蹤應用不會顯示‘可能接觸病毒’的警告。”
因此,追蹤曾與確診病患密切接觸者不會只依賴SafeEntry數據,衛生部通常還須通過其他途徑找出與確診病患密切接觸者,比如合力追蹤應用的藍牙交換數據(按照藍牙訊號強度和接觸時間進行篩選),以及確診病患的敘述,來確定是否有過密切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