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度都市化,要如何在城市建設時保護自然生態,國人又如何做到與野生動物如猴子、山豬、鴿子等和平共處?
這些都是在“群策群力,共創未來,越戰越勇”(Singapore Together Emerging Stronger Conversations)對話會上提出的課題。這促使一些青年加入國家公園局的“青年自然管家計劃” (Youth Stewards for Nature),以行動參與,要將獅城塑造成大自然裏的城市。
兩女大學畢業 成爲“連道大使”
袁慧融過去很少使用連道,參與青年自然管家計劃讓她發現公園連道有多美麗。(圖/受訪者提供)
今年初以來,袁慧融(23歲)和張恩奇(23歲)這兩位好朋友,三天兩頭就往公園連道(Park Connector Network)跑。她們有職責在身,要發掘不同連道的奧秘和美麗,以吸引更多人去。
袁慧融坦言,過去她很少使用連道,但參與青年自然管家計劃後,她才發現本地的公園連道有多方便,有多美麗。但除了熱門連道如鐵道走廊、白沙與東海岸公園連道等之外,一些連道的使用率卻不高,讓她們感到很可惜。
她們希望讓更多人看到公園連道的美,看到不同連道的不同的景觀和生態。于是,她們先到不同的連道實地考察,然後袁慧融“專攻”羅尼自然連道,張恩奇則專注南北越島連道。
探討如何吸引公衆 計劃設主題路線
張恩奇到不同連道實地考察,希望通過社交媒體宣傳連道的便利和美麗。(圖/受訪者提供)
據了解,兩名女生及其五名組員參加計劃後,先接受公園局的兩天密集課程,學習如何收集、處理及分析數據,然後在公園局職員的指導和建議下,分頭進行各自的項目。兩名女生負責在宣傳手法下功夫,其他組員則要想辦法鼓勵公衆多在連道逗留。
袁慧融說:“小組初步討論後認爲,覺得自然連道有不少東西看,比如有不同的花草樹木、野生動物和鳥兒。如果只是匆匆而過,就錯失了觀察自然生態的機會。”
小組因此計劃通過主題活動,比如“精靈寶可夢”主題(Pokemon)遊戲、季節性的連道路線,甚至是連道美食路線,吸引公衆多利用連道,並停留更長的時間。
張恩奇說:“我們發現,年輕人比較少使用自然連道,要吸引他們的話,可以多利用時下盛行的社交媒體,上載能凸顯連道美麗風景的照片、影像和貼文,引起話題。”
此外,熱門連道人潮多,出現空間使用的摩擦問題,兩名女生希望通過熱門社交媒體鼓勵人們多利用連道的同時,也能友善教育公衆連道的禮儀。
小組將在8月間完成各種構思,呈交給公園局探討采納和落實的可能。
協助辨樹種樹 愛上綠化工作
袁慧融支持綠化活動,曾參與植樹和照料路邊樹木的義務工作。(圖/受訪者提供)
袁慧融畢業自南洋理工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系。她在大學三年級時曾到公園局實習,參與“百萬樹木運動”(OneMillionTrees Movement),協助把街頭的大小樹木資料輸入互動地圖,也曾經協助公園局的工作人員照料大街小巷的樹木。
目前在一間公司當環境顧問的袁慧融說,這些實習和義務工作,讓她愛上綠化工作,她加入青年自然管家計劃,希望能持續做出貢獻。
她笑說:“現在我變成連道常客,單單是連道的綠意就讓我松弛身心,我才發現過去錯失了很多!”
張恩奇也是南大學畢業生,修讀都市規劃及政策相關的碩士課程。她說,她在公園和連道發掘了很多新鮮的事物,比如有人繞著樹打氣功,進行“八卦”運動,她覺得很新奇,慧融也教她辨認很多不同樹木的名字。
餵食野生動物 會破壞生態平衡
很多人都質疑新加坡的自然保育工作,激發陳柔珉保護自然生態的決心。(圖/受訪者提供)
本地罕見的“黑白猴子”、由新加坡開埠者萊佛士于1822年發現並命名的印度尼西亞葉猴(Raffles’ Banded Langur),因爲新加坡急速都市化,生存受到威脅。
這樣的新聞讓中學地理教師陳柔珉(27歲)留下深刻印象,也讓他深感遺憾。他希望新加坡在積極建設的同時,也能平衡自然保育工作。
畢業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地理系的陳柔珉,去年5月間加入青年自然管家計劃,要讓公衆對野生動物更抱有負責任的態度和行爲,這樣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就能和平共處,更能維持新加坡的生物多樣性。
他舉例說:“很多人擔心野生動物不夠東西吃,他們餵鴿、猴子或山豬是出于好意,卻不知道這等于是在教動物,有人的地方就有食物,以致它們襲擊人類以覓食。這不但讓它們失去在大自然裏覓食的本能,也和人類形成對立。”
他指出,野生動物無法分辨食物和非食品,比如塑料袋或塑料球,它們可能會誤吞這類非食品而送命。因此,他將與社群的一些青年團體合作,在一些社區活動上友好提醒人們不要餵食野生動物。
培訓青年成向導
陳柔珉(紅衣者)是自然向導,給參與步行團的公衆講解自然生態。(圖/受訪者提供)
陳柔珉在大學的假期時,曾到國家公園局實習兩個月,協助瀕臨絕種生物的保育工作。此外,他也是義務自然向導,曾帶團到湯申路上段的自然連道,講解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
這些活動因爲疫情而暫停,但他並沒有放棄。他通過網上工作坊,義務指導及培訓青年成爲自然生態向導。
“我希望協助培育更多年輕人成爲自然向導,讓他們與更多人分享本地豐富而多彩的動植物生態環境,也從中加強年輕一代對本地大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動員青年與社區集思廣益
國家公園局的青年與大自然計劃([email protected])推出“青年自然管家計劃”,鼓勵更多年輕人參與綠化活動,提高對本地生物多樣性的理解。
這個計劃也是26個新加坡群策群力行動聯盟(Singapore Together Alliances for Action,簡稱行動聯盟)中的其中一個。它整理出17個與都市綠化和生物多樣性有關的課題,動員青年集思廣益,制定解決方案。
參與計劃的青年在公園局職員的引導下,從今年1月起展開6個月的行動。目前有超過80名青年組成18個小組,在20多名公園局職員導師的帶領下進行工作。在過程中,他們與社區人士和群體交流及合作,共同落實提議。他們要協助解決的綠化和生態課題包括:
教育公衆如何與野生動物共處與進行負責任的接觸
通過“百萬樹木運動”,與社區共同設計綠化空間,進行種植樹木等活動與協助監測生物多樣性
爲樂齡和特需人士主辦及協調療愈性的園藝活動
你也能參與 做出貢獻
如果你有興趣加入青年自然管家計劃或了解最新動態,請通過電郵[email protected]聯絡國家公園局。
你也能加入你所感興趣的行動聯盟,成爲義工或分享個人建議和反饋,爲自己熱衷的社會議題或領域做出貢獻,共創新加坡的美好未來。請浏覽www.sg網站,查看最新的動向。
【本文由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