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研究由新加坡管理大學的幸福老齡化研究中心發表,數據來自中心過去一年對年長新加坡人的健康調查,還包括中心成立的七個焦點小組的研究。七個小組對35名年齡介于56歲至75歲的新加坡生活與健康研究參與者展開調查,了解年長人士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
本地研究顯示,盡管冠病疫情對我國的醫療服務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年長者還是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感到滿意。雖然面對收入減少的情況,多數年長者仍展現韌性,透過學習新技能等創新方式,成功克服疫情下的種種挑戰。
這項研究由新加坡管理大學的幸福老齡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Successful Ageing)發表,分析的數據來自中心過去一年對年長新加坡人的健康狀況進行的調查,還包括中心成立的七個焦點小組所進行的研究。
這七個小組對35名年齡介于56歲至75歲的新加坡生活與健康研究(Singapore Life Panel)參與者展開調查,了解年長人士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
研究顯示,雖然去年3月冠病疫情暴發導致年長者的生活滿意度顯著下滑,但他們對健康狀況的滿意度還是保持不變。研究員發現,居家辦公的模式讓年長者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能抽出更多時間運動,因此健康狀況也獲得改善。
不過,有58.7%患有慢性疾病的調查對象認爲,疫情影響了他們的治療。此外,疫情也對在醫院門診部門和綜合診療所接受慢性病治療的病患有較爲嚴重的影響。
家庭消費開支減少約12%主要原因是失去收入
除了關注年長者的健康狀況,研究也探討他們在疫情期間的經濟情況。研究發現,年長者去年2月至3月的家庭消費開支同2018年和2019年同時期相比減少約12%,失去收入是造成消費開支減少的主要原因。
研究員認爲,這項結果反映了疫情下的經濟充滿不確定性。他們建議爲收入受影響的年長者提供援助,政府也應繼續提升國人對我國經濟前景的信心。
研究團隊也指出,年長者雖然面對失去收入的問題,但他們展現出足夠的韌性,透過學習新技能、報讀線上課程、經營居家生意等創新方式,成功克服挑戰。
報告強調,社會爲年長者提供援助,確保他們有強大的社交網絡,是年長者能融入社會的關鍵因素。
另外,協助年長者掌握數碼技術,擴展適合他們的社交活動也相當重要。研究員也建議,政策的制定應該建立在相關計劃的基礎之上,確保年長者保持活躍。
幸福老齡化研究中心主任鄭寶蓮教授指出,隨著冠病成爲地方性流行病,公衆應反思從這場疫情中所學到的經驗,以此來幫助年長者過渡到新階段。
“同時,我們也要認可年長者在疫情中通過不同方式展現的韌性。唯有這樣,我們才能采取正確的策略,確保年長者在我們向前邁進時,不僅能夠適應,還能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