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顯示,新加坡人對培植肉的接受度比美國人高,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爲我國是全球首個售賣培植肉的國家,而公衆的“怕輸心態”也促使他們更願意率先“嘗鮮”。
探討社會形象與飲食選擇關聯
這項研究由新加坡管理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他們去年7月至8月分別對616名新加坡人和759名美國人展開調查。研究員選擇美國受訪者作爲比較的對象,是因爲美國很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替代蛋白質市場,也能代表西方國家的肉食者。
負責這項研究的新大傳播管理學副教授(實踐)張耀錦指出,在實驗室培育的培植肉(cultured meat)被視爲傳統肉類的替代品,也被當成一種新型食品技術,有助于實現我國的“30·30願景”,即在2030年生産足夠農産品滿足本地人口三成的營養需求。不過,關于消費者對培植肉的看法和接受度的調查在本地卻不常見。
因此,研究旨在比較美國和本地消費者對培植肉的接受度,以及探討公衆接受培植肉的原因,如社會形象與飲食選擇的關聯。研究調查了受訪者對培植肉的接受度、嘗試並購買培植肉的意願、是否願意以這類産品取代傳統肉類,以及選擇培植肉而非植物肉的意願。
研究發現,本地受訪者願意爲了呈現有利于自己的社會形象而選擇食用培植肉,他們也比美國受訪者更能接受這種新型食品。研究員指出,一個人不僅會考慮食物的營養價值和賣相,也可能會爲了向他人傳達某種特定形象,才選擇吃某一樣食物。例如,由于培植肉是獨特的新型食品,這類産品會刺激消費者嘗鮮的心理,讓他們想成爲朋友中首個嘗試的人,展現一種與衆不同的形象。
網紅與名人代言 並未影響兩地公衆接受度
張耀錦說:“這反應了新加坡人的怕輸心理,因爲我們不願落後于其他民衆,所以更願意成爲搶先嘗試培植肉的消費者,也因此對這類新型産品持開放態度。”
研究員也評估了名人與網紅專家所發布的培植肉相關內容,以此推斷他們是否會影響公衆對這類産品的接受度。盡管網絡的觸及率高,很多品牌也透過名人和網紅做宣傳,這項研究卻發現,他們在網絡平台發布的內容,並沒有影響兩地消費者對培植肉的接受度。
另外,由于我國在前年成爲全球首個售賣培植肉的國家,國人在接觸更多相關的新聞報道時,也可能無形中提升了他們對培植肉的接受度。新大心理學副教授梁嘉儀說,這項研究顯示新型食品行業和業者可以通過增加媒體曝光率,更好地向公衆推廣産品。
“這些公司可以在重視社會形象的市場加強行銷傳播,通過重點報道他們在實驗室培育的産品在生産與技術方面有什麽創新之處等,提升消費者對這類産品的接受度。”
這項研究已發表于期刊《食欲》(Appet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