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本地研究顯示,因疫情而出現的恐慌情緒、擔心日常用品供應短缺以及社會壓力都是構成國人出現恐慌性購買行爲的主要原因。
這項研究由南洋理工大學發表。研究團隊于去年6月至7月進行研究,當時正是恐慌性購買(panic buying)現象最顯著的時期。一共有508名國人參與調查,他們的年齡中位數約42.4。在參與調查的國人當中,家庭月入在8000元以上的占45%,其余參與者的家庭月入則低于8000元。
領導這項研究的南大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助理教授袁錦輝指出,疫情重塑消費者的消費行爲,其中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恐慌性購買行爲。因此,該研究旨在從心理和社會層面,探討造成恐慌性購買行爲的原因。
袁錦輝說,恐慌性購買行爲的發生同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密切關系,調查對象一般上會同時受多種因素影響。研究顯示,受這些社會心理因素影響的人有43%的可能性會出現恐慌性購買行爲。當中,對疫情産生恐懼心理的人有14.7%的可能性會出現恐懼性購買行爲。
面臨社會壓力而出現此行爲的可能性則是8.9%。研究員認爲,一些消費者或許受周圍的人影響,爲了融入他們的社交圈子而選擇恐慌性購買。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他人囤積物品的現象,也會促使他們視其現象爲一種集體行爲,甚至采取相同做法。
此外,因擔心食物和日常用品供應短缺的人,有7.5%的可能性會轉向恐慌性購物。研究指出,這些消費者會認爲購買超過自己所需的物品數量可以帶來一種安全感,並以此作爲緩解負面情緒的方式。
其他造成恐慌性購物行爲的社會心理因素還包括,認爲疫情對個人健康和家庭將造成負面影響和壓力(5.3%)、擔心自己感染冠病的幾率(4.1%)以及對疫情的情況缺乏控制能力(2.4%)。研究指出,當國人面對這些情況時,他們會想通過恐慌性消費的行爲來應付疫情帶來的壓力,找回對當前情況的控制能力。
研究團隊也發現個人收入對恐慌性購買行爲有顯著影響。團隊解釋,更高的家庭收入意味著更高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他們也更傾向于囤貨的行爲。年齡與性別則沒有對恐慌性購買行爲構成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