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世界政治氣候風雲詭谲,全球化的秩序也在重新洗牌和重構。
過去20多年,香港一直是亞洲的金融中心,承擔著中國的外彙轉化等重要任務。
但是,在新的變局中,香港的金融地位,似乎正在受到沖擊。
而同樣處亞洲的城邦國家新加坡,正在坐收漁翁之利。
由于持續兩年的打擊港獨運動,美國對香港金融機構實施制裁。
外界不少人擔心,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或將受損,被新加坡等鄰近地區取代。
事實上,這種趨勢是存在的。
據《南華早報》報道,疫情的蔓延導致全球主要外彙市場交易萎縮。
據各國外彙行業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7個傳統外彙和貨幣衍生品市場(澳大利亞、新加坡、中國香港、日本東京、英國倫敦、美國和加拿大)的日均交易額較去年10月份下降11.4%,至4.93萬億美元。
其中,中國香港下降7.8%,爲5240億美元。
不過,同樣受到疫情沖擊的新加坡和東京的外彙交易量反而有一些增長。
今年4月,新加坡的交易量增長0.3%至每天5495億美元,一舉超過了中國香港,成爲亞太地區最大的外彙市場。
日本東京的交易則上升6.5%,排名在香港之後。
進入2020年以來,中美兩國關系日趨緊張,這無疑會影響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此外,今年7月,彭博社還援引一份報告稱,美國正在考慮打擊港元與美元挂鈎政策的提議,通過限制香港銀行購買美元的能力,來破壞當前港元的彙率制度。
除了金融市場規模變化,還有一些跨國企業也遷至新加坡。
比如,德意志銀行的亞太總部本來設在香港,但由于香港的局勢不安,該行決定遷至新加坡。
美國著名的Zoom通訊公司也宣布在新加坡設立數據中心。
此外,高盛、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等國際大銀行也都密切派主管去新加坡視察合作。
新加坡爲何能受到金融市場的青睐?
不得不說,它有著自身的優勢。
比如新加坡的政府具有很高的效率,廉潔務實,服務水平高。
其次,新加坡重視法治建設,營商環境友好,不會朝令夕改。
當然,這些優勢是一直存在的。
新加坡有的,香港也有,更何況香港還有內地的支持。
只不過,由于中美的交鋒,面對香港,美國舞動起了各種制裁大棒,取消了對香港的貿易優惠和特別關稅區地位。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新加坡以上的種種“優勢”才進一步凸顯。
資本天生是趨穩避險的,如果一個市場的不確定性太大,潛在風險太多,資本肯定會遠離這個市場,轉而尋求安全的市場。
新加坡雖然在價值觀上與西方國家並不一致,在某些領域甚至還有沖突,但新加坡一直遵守中立的國策,故而開始被青睐。
中美交鋒,漁翁得利的,還不止是新加坡。
位于東南亞的越南,也憑借著自己低廉勞動力的優勢,開始搶奪中國的加工業飯碗。
6月底,越南公布了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速——6.61%!
更具體的數據是:新注冊企業6.71萬家,同比增長8.1%,注冊資本增長34.3%。
社會投資資本同比增長7.2%,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增長33%,外資企業進口1032億美元,增長39.5%。
我們之前介紹過,由于中國勞動力的成本變高,很多企業都開始在越南設置生産線。
包括優衣庫、耐克、蘋果等家喻戶曉的品牌。
這些耀眼的數據,也在提醒我們,跨國企業正在重新審視風險。
8月24日,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抵達越南並順道訪問新加坡。
她表示,美國與這些地區在經濟和安全上有利益關系,且在供應鏈上仰賴它們。
此舉說白了,就是想在東南亞新建兩個橋頭堡,用來遏制中國。
雖然越南在意識形態方面和中國相近,但是,他們很容易被美國拉攏。
就如同當年美國拉攏中國應對蘇聯一樣,越南也想通過和美國的合作,擴大自己的利益。
利益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
在中美交鋒之間,泰國和新加坡雖然嘴上說,一直支持中方。
但各自的心裏,都在打小算盤。
他們巴不得中美的沖突更大一點,自己坐收漁利!
可惜,國內的朋友似乎還看不到這一點,總覺得自己“贏麻了”。
認爲美國正在衰落,遲早要完。
可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卻告誡稱:“東升西降”的看法是錯誤的。
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是美國能夠吸引來自世界各地才華橫溢、充滿活力的人才,這是美國繼續保持強大的源泉。
他舉例說,所有的華裔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除個別是中國公民外,剩下的要麽是美國公民,要麽變成了美國公民。
二是美國有自我調適能力,無論是當年的經濟大蕭條還是次貸危機,美國總能很快振作起來。
此外,李顯龍也認爲,美國倒不到中國。
因爲中國的民衆對中國政府,有著深深的自豪和自信。
團結起來的中國人,是可怕的對手。
他希望美國要創造一個包容的、基于規則的世界秩序,而不能肆意妄爲。
李顯龍對中美兩國的勸誡表明了兩點:
對美國來說,自己需要反思,要接受一個逐漸崛起的中國。
過去幾十年,歐美眼中的中國威脅始終都有“歐美優先”和“白人至上主義”的影子。
這對擁有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的中國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而對中國而言,也需要不斷學習和調適自己與世界的關系。
從一百多年來的積貧積弱,到幾十年來的經濟高速發展,無論是過度自卑,還是過度自信,都不應該是一個大國所擁有的心態。
而且,自信心爆棚,民族主義泛濫,容不得批評,本身也是自卑的表現。
當下,中國依然面對衆多挑戰和困難,與美國擁有衆多高質量的盟友相比,中國的盟友並不算多。
因此,今天的中國仍然需要穩紮穩打,客觀理性地認識自己,謙虛謹慎地平視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