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反對黨領袖畢丹星。(截自視頻)
作者 侯佩瑜
新加坡國會周二(14日)罕見地進行了十多小時的熱烈辯論,從下午2點一直辯論至隔天淩晨12點半。這場10.5小時的辯論被國會議長陳川仁評爲:或許是史上最漫長的一次國會辯論。
N多名部長和議員針對外來人才流入問題發言,朝野爭執不休。多位部長羅列了大量數據,說明新加坡人飯碗沒被搶走,但最終國會反對黨領袖畢丹星似乎最得網民的心,得到的點贊也最多。
畢丹星說了30分鍾,紅螞蟻挑出一些引起網民共鳴的語錄,將之翻譯成中文與大家分享:
我們有注意到,本地甚至是海外有些人把新加坡——印度全面經濟合作協定(CECA)當作狗哨(dog whistle,指使用暗語來取悅特定群體),把種族歧視僞裝成對于經濟的切實擔憂。工人黨認爲人們確實有切實的經濟擔憂,且提出這些擔憂是公平的。但是我們憎惡和譴責部分人士在公開言論中所表達的種族主義和排外心理。
移民和當地人的就業前景不單單是新加坡人的問題。全球化意味著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經濟體的居民都有同樣的擔憂。(新加坡)
作爲一個年輕的國家,這些不安全感和錯位感可能會動搖我們的國家凝聚力,我們許多人在這個國家長大,然而這個國家已不再是我們所熟悉的家園。
被裁退的員工在精神上受到的打擊是很大的,尤其是當公司人力資源部門告訴你,你的職位已成爲多余,隨後卻發現其實職位是被重新調整,然後被一名外國人所填補。當新加坡人得知外國人填補了原本新加坡人有資格勝任的工作職位時,他們會感到很難受沮喪。
那些抓住經濟增長所創造的機會的新加坡人,或者是經濟狀況良好的新移民,更容易接受新的現狀……但對于那些失業的、收入停滯不前、擔憂著孩子在競爭激烈的新加坡的前途的人,這些通常是夾心層低收入的新加坡人,他們的感受就很強烈。他們當中不少人認爲,職場競爭是不公平的,而且政府在保護本國人民的方面行動遲緩。
普通新加坡人不會深入研究錯綜複雜的自由貿易協定。相反的,他們會環顧四周並根據他們的認知和經驗得出結論。如果新加坡人這些年來沒有看到外國人從事高薪工作,有資曆的新加坡人反而失業或就業不足,我們今天就不會談論這個課題。
(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在《登高望遠:吳作棟傳(第二輯)》中曾寫道,我國的永久居民曾一度上升至每年5萬人,然後增至7萬人。到了2008年,這個數據甚至將近8萬人,使當時已卸任總理職務的吳作棟感到不安且惱火,他也向總理表達了擔憂。自那之後,永久居民人數就維持在每年3萬人左右。)
畢丹星引用吳作棟上述那段話時補充說:“如果一位工作沒有直接受外國人威脅或被外籍員工取代的前總理,也說自己感到‘驚訝和惱火’,對一名經曆過這種恐懼、甚至正在失去生計的新加坡人來說,感受難道不是更爲強烈嗎?”
如何?畢丹星有沒有說到你“心蚶”上? 不少網民都認爲這位反對黨領袖言之有物,這就是新加坡應有的反對黨素質。 “不是圍繞著一個毫無根據的觀點去爭辯,而是設身處地爲人民著想。這個反對派領袖的稱號,你當之無愧!”
以下這位也說,謝謝你爲普通老百姓發聲。
另一人則說,你所說的都是新加坡人的心聲——我們確實對自身前途和孩子的未來感到擔憂。
這位也說,畢丹星的發言完美地诠釋了普通老百姓的情緒和現實情況。
“非常接地氣,而不是用可疑的數據來辯論。畢丹星先生,說得好!”
網友麻倉葉說: “他不負衆望,果真勝任反對黨領袖的角色,發表了深思熟慮、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講。他的發言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顯示我們不需要采取對抗的風格或立場,就可以呈現出令人信服的表述。
即使新加坡必須繼續在某些領域(如IT)與其他國家爭奪人才,讓某些行業更能吸引外資,畢丹星的演講卻很好地提醒了現任的第四代領導人,在制定政策時必須繼續貼近國人的實際需求和真實願望來對症下藥。”
以下這位女網民聲稱,被畢丹星這番話感動到落淚。她說,這就是爲何我們的政壇需要另一把聲音。
有網民說, “雖然我不是工人黨的支持者,但這是我聽過畢丹星這些年來最棒的演講。”
同樣身爲反對黨,前進黨作爲“新加坡人的工作與生計”動議的發起方,因沒有做足功課也沒有提出新見地,反而在馬拉松辯論時站不住腳,令許多觀看國會直播的觀衆深感失望。
相反的,工人黨一開始就采取不同的定調,肯定自貿協定在創造就業和外資的貢獻,同時清楚表態反對任何人以經濟之名,行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之實。
財政部長黃循財在總結辯論時,也注意到工人黨在立場上與前進黨的區分,並感謝了工人黨支持政府保持經濟開放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