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舉世聞名的花園城市,走進新加坡你會發現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如茵的草地,相互輝映;樓房、立交橋和高架橋的垂直綠化相得益彰。從天空俯瞰,整座城市仿佛建造在叢林之中,這得益于它多年來一貫秉承的綠化理念。
新加坡非常富有,它是“亞洲四小龍”之一,憑借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成爲全球重要的航運中心之一,它也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很多世界500強企業的亞太總部都設在新加坡。
2021年4月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亞洲各國和地區的人均GDP榜單顯示,新加坡以58902美元的人均GDP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八。
花香草綠、空氣清新、經濟發達的新加坡吸引著許多遊客前往,去過新加坡的人,一定都聽當地人提起過“芽籠”這個地方,那裏是新加坡著名的美食街,也是有名的紅燈區。
魚龍混雜的芽籠
芽籠是新加坡的一個社區,在新加坡金融區以東,位于新加坡河的東部。
走進芽籠,你會感受到南洋的騎樓風格,並且混著濃濃的中國遺風。那裏的建築並不高大,看上去有些古舊,但色彩鮮明。
芽籠有一條長約1公裏的大道貫穿著44個巷。那裏劃分爲左右兩個區域,左邊單數街以各式餐飲店爲主,咖啡店、食閣、酒吧、餐館比比皆是,右邊雙數街則有許多風月場所。這些風月場所與其他餐館、咖啡店的區別在于它的街道號碼和招牌通常是紅色的。此外,這裏還有不少寺廟。
芽籠是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這裏的居民大部分是來自周邊國家的務工者。他們選擇芽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裏的房租與其他地區相比相對便宜一些。之所以便宜,也是因爲這裏有風月場所存在,本地人很少在這一帶居住。
白天的芽籠看上去市井氣很濃,不少食客會來這裏品嘗美食,新加坡人不喜歡在家做飯,他們自家的廚房形同虛設,大多數人的一日三餐都在外面解決,這就使新加坡的餐飲業異常繁榮。
芽籠著名的小吃數之不盡,那裏不僅有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南洋美食,廣東風味、福建風味、海南風味的美食也應有盡有,東北菜和川菜在那裏也占有一席之地。不過那裏最有名的要數田雞粥。
和白天平凡的市井氣相比,晚上的芽籠則是另一番天地。街道上飄蕩著輕柔的音樂,昏暗的燈光下,許多女郎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她們濃妝豔抹,一個個搔首弄姿,向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展示自己的魅力。
烹饪的香味、寺廟的香火與徘徊的女郎混合在一起,講述著主題不一樣的故事。光怪陸離的生活百相組合成一種完整的社會生態。
夜晚芽籠餐飲店
爲什麽新加坡允許芽籠紅燈區女郎合法工作?
新加坡芽籠紅燈區的存在有其曆史淵源
新加坡芽籠紅燈區的曆史要追溯到19世紀,當時新加坡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它位于馬六甲海峽咽喉,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英國把它作爲交通樞紐大力發展自由貿易。那段時間大量外來男性勞動被輸入進來,這一巨大變化催生了風俗産業,新加坡河沿岸的風月場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當地許多女性因生活所迫,開始從事這一行業。周邊國家不少的女性也被欺騙來到此處墜入深淵。
一戰結束後,這一行業開始受到管制,開始有了專門針對特殊行業的法律法規。同時,當地政府也開始對這一行業的營業場所進行規劃。雖然多數從業者並未嚴格遵守這些法律規則,但芽籠及周邊地區的風月場所經過規劃已經初具規模。
二戰期間,日本占領了新加坡,混亂的時代、經濟的下滑使這一行業空前膨脹,芽籠一帶的從業者更是越來越多。
1960年新加坡宣布這一特殊行業違法,並且于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對這一行業進行管理。政府想要徹底取締這些營業場所,但是卻面臨許多問題。
比如,這些場所一旦關閉,從業者將何去何從?這些場所關閉會不會引發新的犯罪?關閉這些場所,一些人會不會轉入“地下”?
後來政府考慮到解決這些問題很難,于是便把芽籠作爲專門區域,用來安置這類從業人員。
芽籠一角
新加坡對芽籠的風月場所從業者管理特別嚴格
新加坡的法律是非常嚴格的。以扔垃圾爲例,我們來體會一下,它法律的嚴苛程度:
第一次扔垃圾,最高罰款2000加元,約合人民幣1萬元;第二次扔垃圾,罰款4000加元,約合人民幣2萬元,外加3-12小時的勞役;第三次扔垃圾,罰款上升至10000加元,約合人民幣5萬元,還有長期勞役。
如果因爲扔垃圾導致了交通事故,還可能會被判刑。此外,在公共場所吸煙、不沖公共廁所也要被重罰好幾千加元。新加坡最具特色的刑罰要數鞭刑,那是世界上很少有國家使用的一種酷刑。
新加坡對于風俗業從業者同樣管理嚴格。
在芽籠的風俗業從業者只有領取工作證才有資格進行工作,當地人稱這種工作證爲“黃卡”。取得工作證的從業者,各方面的權益都將受到保障,同時她們也需要依法納稅。
工作證的有效期只有兩年,到期後她們必須返回自己的國家,且日後不得以同一身份再次進入新加坡。
工作期間,她們必須接受兩周一次的例行體檢,體檢合格領取“健康證”後才能繼續上班。一旦發現患病,就會被遣返回國。
她們工作期間也必須嚴格遵守規定。比如按照一定時間上下班,招攬生意只能在特定區域。一旦違規,會受到嚴格處罰。
同時,新加坡對這些從業者的年齡做出限定,她們必須年滿21歲但不得超過35歲。這正是適合談婚論嫁的年齡,不過新加坡的法律規定,她們在新加坡工作期間,不允許和本地人結婚。這主要是爲了防止這些人以婚姻關系爲由滯留在新加坡。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
凡事都有兩面性,不得不說這一區域的存在給新加坡提供了一定的稅收收入,大量外來勞工的湧入,對于當地經濟的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而且,這一區域的存在是個不錯的噱頭,許多外地遊客帶著好奇心前來感受這裏鮮明的特色,這無疑會帶動旅遊業的發展。不過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這就要管理者好好權衡了。
寫在後面的話
新加坡的芽籠的確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存在,那裏美食、寺廟、風月並存,吸引著許多人前往。那裏有嚴格的法律法規,對于從業者的管理更是嚴苛,雖然鋼鐵合圍處,柔性地露出一條縫隙,但是從業者一旦違規必定會受到懲罰。
近年來,大量外來人口湧入芽籠,當地的消防、衛生、治安、公共形象等問題也引發人們的關注。
凡事都是有兩面性,芽籠的模式不可複制,如果我們只看到表面的車水馬龍、市井繁華就盲目跟風,帶來的可能是一場巨大災難。
您對芽籠有何感想?歡迎留言交流!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點贊關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