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冠病大流行,究竟有沒有影響或抑制強勁的供房需求呢?
冠病大流行,究竟有沒有影響或抑制強勁的供房需求呢?
分析結果是:沒有。
從以下幾個數據可以看出。
5月推出位于紅山的Telok Blangah Beacon項目的70個四房式單位,建屋發展局收到3474份申請,平均約50人競逐一個單位,超額申購率創下曆史新高。
在今年8月的預購組屋(Build-To-Order,BTO)銷售活動中,建屋發展局在後港推出一批預購組屋項目,尤其是靠近高文地鐵站的Kovan Spring和位于後港三道的Hougang Citrine,兩個項目中的459個四房式單位競爭非常激烈,共吸引了1萬1420份申請。
明年預估推出的1萬7000多個新組屋供應量,會造成未來的供需失衡嗎?
因疫情而延誤的預購項目,是否會影響潛在購房者,
尤其是年輕夫婦,對預購組屋的選擇?
他們會否轉向轉售市場?
截至今年8月的銷售活動,建屋局推出了1萬1397個預購單位,並吸引了總共6萬8520人申請。
在2021年的預購組屋申請數量上,較大的四房和五房式的預購組屋,分別占總申請數的66.9%和18%,而三房式預購組屋申請較小,爲9.7%。
公共住房的長期需求的變化,會受到三個因素的影響:
#第一,宏觀經濟轉型。
隨著過去幾十年的穩定經濟增長,一般家庭的人均收入顯著增加了。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人轉向購買私人公寓和住宅,尤其年輕的提升屋主人數增加了。
在過去的20年裏,公共組屋的家庭比率從85.2%下降到77.9%,而同期居住在私人非有地住房的家庭比率,從6.3%飙升至15%。
2021年上半年的私人住宅交易總數爲1萬6270個,是2019冠病大流行病前的兩倍。
#第二、人口結構變化。
人口結構變化會影響組屋需求的趨勢。各個年齡層的單身人士越來越多,20多歲的占了總人口的85.2%,30多歲占了29%。同時,到了2030年,每四個新加坡人中,就有一個的年齡在65歲或以上。單身和年長的人會增加兩房靈活式組屋單位的未來需求。
從1980年後,新加坡家庭人口數變小了,但是,人們卻偏好面積較大的四房和五房式單位,占了2020年預購組屋總申請數的85%以上。
#第三、疫後的新生活常態。
疫情改變了生活、工作。在家工作和在家學習的時間增加了,越來越多的購房者尋找更大型的住屋。他們選擇有較大臥室以設置工作空間,或把多余的房間作爲專用的書房,甚至將客廳空間分割成有隔音的工作空間。
從2020年轉售組屋申請的數據中,四房和五房單位的轉售申請占了最大份額,分別爲41.5%和25.3%,而三房轉售申請只占了23.3%。
因疫情打斷了材料供應鏈,加上勞力短缺嚴重,許多建築承包商因成本增加而感到不勝負荷,有些甚至陷入財務窘境而被迫清盤。
疫情嚴重影響了公共組屋項目的建造和完工的進度,建屋局已被迫將一些項目的完工日期,推遲了至少六個月以上。在這種情況下增加新的項目,可能會加劇建築業原本已經吃緊的産能。
最近推出位于女皇鎮的Queen’s Arc的預購組屋項目,等待時間爲六年,預計要到2027年才完工。
一些不願意等待的買家選擇轉向轉售組屋市場購買,這刺激了近期轉售組屋市場的交易量,從去年第三季起,建屋局轉售組屋價格指數連續四個季度上漲了大約10.8%。
轉售組屋的價格比預購組屋的價格高出許多,即使有能力負擔的人會轉向轉售組屋或是私人市場。
從各種宏觀和人口層面等因素上看,未來幾年的住房布局,還是會以公共組屋爲主。因爲獲得大量津貼,預購組屋仍然是主要的住房選擇。
家庭人口雖縮小了,人們仍然渴望有較大空間,對較大房型的組屋有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