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人物
馮嘉年
曾經,陳誠錦是金融界新秀,卻在盛年時轉任高級公務員,爲政府謀策出力。
過程中,他遇見了一生至愛的創投業,再度轉換跑道。
如今,他已是創投界元老,在歐美、亞太和新加坡都有投資。
下一步,陳誠錦還有哪些志業要完成?
陳誠錦博士是新加坡創投界響當當的人物。
一些中年國人也許記得,他在1997年以35歲之齡出任貿工部第二副常任秘書,是政府從私人界招攬的頂尖人才之一。
然而三年後,他選擇離開。
當時,全球正逢互聯網泡沫,許多市值被捧上天的科技公司突然神話破滅,整個科技界哀鴻遍野。
不過,陳誠錦卻從危機中看到機遇,加入美國硅谷創投公司德豐傑(Draper Fisher Jurvetson),成爲它在亞洲的聯合創辦合夥人。
回憶當年在世界變局中轉換人生跑道,陳誠錦告訴《聯合早報》:“我認爲互聯網會帶來一場革命,將改變世界的面貌。我並不擔憂短期的動蕩,看的是長遠的前景。市場泡沫總是來來去去,就像房地産出現泡沫,並不意味著它就完全沒有價值了,只是之前被推得太高才會下挫。當一切塵埃落定,互聯網的長期趨勢不變。”
衆裏尋它 投資百度
陳誠錦在德豐傑最爲人樂道的投資,是中國的互聯網搜索引擎百度。德豐傑初始投入750萬美元(約1045萬新元)到百度,持股25%,並在過後數輪融資中繼續增資,保持持股率。百度2005年在美國納斯達克股市挂牌,成爲該股指曆來表現最好的公開售股計劃之一。
如今看來,百度的成功顯而易見。但在當時,要把錢押在幾名在小小辦公室埋首奮鬥的年輕人身上,卻需要相當的先見之明。
陳誠錦說:“當時我拿出一張紙,左邊寫下自己不懂的事,有不少。右邊寫自己懂的,就兩樣,互聯網一定會增長,以及中國一定會增長。我問自己,如果這兩件事實現,我要投資哪個領域才會賺錢?。”
“我覺得應該是中國互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不過,什麽是互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絕不是個人電腦時代的微軟,而是搜索引擎。”
2005年,陳誠錦和四名夥伴創立了偉高達創投公司(Vickers Ventures),這些年來創投的公司包括Asian Food Channel、TWG Tea,以及劍橋工業信托(Cambridge Industrial Trust,後易名ESR REIT)等。
經過一番摸索,公司從原先較爲廣泛的投資範圍,轉而專注于精深科技。
陳誠錦本身是劍橋大學的工程學博士,夥伴也多是擁有博士學位或經曆高深專業訓練的專精之士。
他把創投基金的投資風險分成三類。第一是研發的科技能否成形、第二是知識産權方面有無競爭優勢,以及第三是能否在市場上賣得好。
以社交媒體爲例,若一家公司在研發類似面簿的應用軟件,因爲已有成功先例,科技成形的風險不大,但同時在知識産權方面也沒太大競爭優勢;推出市場時,用戶會不會舍面簿而取新産品,則是最大的風險。
陳誠錦坦言,創投基金大多不精于猜測市場會否接納某種新産品。“就算我聘請一名博士,也無法准確預測市場對某個産品的反應。我只能決定自己會不會用,卻猜不到世界其他75億人會不會用。我們在猜測市場反應方面沒有優勢。”
“但我的團隊有真正的科學家,評估哪些科技能成形,是否比對手更有優勢。我們能比在我們基金的投資者做出更好的判斷,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所在。所以,我們專注于精深科技。”
精深科技回避市場風險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對不少起步公司造成沖擊。
陳誠錦在2月時就對公司內部發出警告,冠病疫情可能演變成全球危機,遠比沙斯嚴重,所以公司必須保留資金。他預見起步公司要向投資者籌資也將比之前困難。
據他觀察,冠病對科技業的沖擊並不一致,純數碼領域的業者如Zoom需求大增而備受追捧。另一方面,須跟人密集接觸的共享經濟業者如Grab則大受沖擊。
他有信心,公司投資的精深科技業者不受顯著影響,原因是這些科技的市場不受冠病疫情影響。
以公司在本地投資的RWDC Industries爲例,這家公司研發可生物降解(biodegradeable)的塑料替代品,可在土壤及水裏分解,將來可替代一次性塑料用具,對環境保護有巨大潛能。
陳誠錦說:“這種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替代品掉進海洋、淡水及在土壤裏都會分解,但成本卻跟一般塑料差不多,用途和質感也相差無幾。這樣的科技一旦問世,市場需求是確定的。換句話說,沒有市場風險。”
冠病疫情在全球暴發,各國醫藥科研業者加緊研發疫苗,跟時間賽跑。
偉高達投資的一家英國疫苗研發公司Emergex也在研發冠病疫苗。
陳誠錦透露,該公司已針對有關疫苗進行了動物試驗,預期在7月申請在瑞士和巴西展開臨床試驗,也可能會考慮在本地進行。
建議應對冠病疫情 對不同人群分而治之
冠病大流行,多國采取嚴厲的封鎖措施,許多商業停擺,經濟損失慘重。
對于冠病的應對策略,陳誠錦有自己的見解。
他指出,目前數據顯示,冠病對年長人士的致命性明顯比青壯年高,而且許多年輕感染者都沒有症狀或只是輕微症狀,生命不受威脅。
基于這一點,各國可將應對措施分成兩個部分:一、把65歲以上的年長者集中在絕對無病毒的特定設施中嚴密隔離;二、同時讓青壯年繼續工作,保持所有經濟活動開放,目標是形成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最終,死亡風險最高的長者也能因全國實現群體免疫而免受病毒威脅。
他強調,這個建議著重保護風險最大的年長者,與一些歐洲國家相對開放的防疫策略並不一樣。即便一些實施嚴格封鎖的國家,也阻擋不了民衆群聚,如出席選舉集會。
他說:“直到人們獲得免疫力,冠病不會消失。通過注射疫苗獲得免疫固然最理想,但疫苗的問世至今充滿不確定性。因此,經濟重開即等于面臨新一波疫情及再度關閉的風險。周而複始,損失將愈加慘重。”
不過他坦言,社會雖已接受流行性感冒的死亡風險,不會因此而關閉經濟,就像人們不會因爲公路會發生車禍而把公路關閉,但社會仍不能接受冠病的死亡風險。
短暫公務員生涯遇見創投業“真愛”
陳誠錦30歲出頭就擔任投資銀行高盛旗下的大宗商品交易分公司J. Aron & Co的亞太區主管。
他在1997年出任貿工部第二常秘,過後也擔任當時的國家科技局(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Board,現爲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副主席,負責推動本地科技發展。
他說:“我當時提出的三個建議都被接納。第一是設立一個10億元的創投基金來帶動本地創投界;第二是成立一個跨部門委員會來探討修改相關法令和准則,協助起步公司發展;第三是設立一個以科技業爲主的區域中心,就在波那維斯達一帶。”
他透露,自己就是在推展政策的過程中跟創投業接觸,並愛上它的。“這個行業是科技與金融的結合,同我的職業技能和興趣完全匹配。我本身是工程學博士,有科技背景,之後在金融業發展,也有金融背景。”
“創投業就是我要追求的事業。”
陳誠錦2000年離開公共服務部門,媒體報道引述了當時擔任貿工部副常秘的王瑞傑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局長尚達曼對他的評價。
尚達曼指出,政府需要靈活機智的人提出新觀點或發掘潛藏的機遇,同時也需要思慮周全有紀律的人來組織起項目發展的優先順序。他說:“很少人同時兩者兼備,這也是爲什麽從私人界引進像誠錦這樣的人,對組建擁有不同背景和本能的團隊如此重要。”
在創投界也能爲國貢獻
王瑞傑則說:“誠錦提出了相當獨特、有價值的觀點。他思考課題的方式與衆不同,部分原因來自他的背景和履曆。”
2001年大選前,媒體一度揣測已回到私人界的陳誠錦可能加入人民行動黨,參選從政。
詢及這段往事,陳誠錦坦言,並不覺得自己適合從政。
他說:“要從政,不只是當一名決策者,還要跟選民建立良好關系,才能贏得選票。而我現在的位子,不需要選票,別人喜不喜歡我並不重要,只要我的投資能賺錢就夠了。對我來說,這簡單多了。”
他認爲自己投身創投業,以新加坡爲總部,和其他聯合投資者累積投資了超過2億美元在本地的起步公司,創造了超過30億美元的價值,這也是爲國貢獻。
馳騁創投界20年,58歲的陳誠錦依舊英氣勃勃。他給自己多10年拼搏,過後將把時間專注在自己和妻子設立的基金會,到非洲、印度,以及其他貧困國家從事慈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