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聯合早報
社冠病疫情兩年來,突顯職場心理健康必須融入本地工作文化的迫切性。
所謂職場心理健康,也就是老生常談的工作壓力。不同時代,國人面對的壓力有所不同,反映到健康問題上,就是情緒多變、酗酒、高血壓、憂郁症等等,可大可小,就看雇主和員工個人如何應對。一般認爲,工時長、競爭日益激烈、科技發展太快讓人跟不上,以及生活成本高漲等等,都可能引發或加重今日員工的焦慮。
作者認爲,勞資政三方必須共同面對雇傭關系改變帶來的挑戰,尤其要重視員工的壓力問題。(圖/pixabay)
新加坡人的工作狂熱在國際上出了名,在不同的調查中,國人的快樂指數並不高,工作壓力是關鍵因素。
“大辭職潮”是時下的“潮流詞彙”,疫情是催化劑,帶動了本地年輕人的跳槽風氣。疫情之前,跳槽主要是考慮薪水,但是今天跳槽的因素不一而足,新一代人的工作價值觀跟上一代有很大的差異。
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年輕人追求理想,希望自己的才華獲得更多發展機會並不是壞事。
相比起來,年長或者屬于夾心層的中年員工就沒有條件那麽“潇灑”,即使對工作不滿或感到壓力加重,更多會選擇努力適應,因爲他們一般得養家或養自己,而不敢輕易離職。就算決定了換工作或轉換跑道,也終須面對未知和風險,而這又是另一種壓力來源。
(網絡圖片)
在疫情之下,有更多企業關注員工的職場心理健康,勞資政公平與良好雇傭聯盟(TAFEP)和一些社會組織、以及學者專家已更廣泛地討論這個課題。
大企業對這個課題認知較高,本地中小型公司面對經營發展的問題,要求員工做超時工作的現象普遍存在。但年輕一代的工作態度已有所不同,工作壓力過大留不住他們。
成立于2006年的銀絲帶(Silver Ribbon)組織起初主動接觸企業,推廣職場心理健康時屢遭拒絕,顯示當年的大環境對職場心理健康缺乏理解和重視。
如今,越來越多企業與銀絲帶接洽,有意展開各種活動,包括爲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舉辦分享會、慶祝每年10月的世界心理健康日、爲職員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輔導等等。更多企業開始實施更扁平的組織結構和文化,促進開放性的溝通、靈活的工作時間。
有些機構規定下班後,上司或主管人員不能通過簡訊、電郵與員工談論工作。
另有些雇主的做法別出心裁,值得企業界參考,如積極心理學學院(The School of Positive Psychology)去年年中開始,每個月爲職員提供兩天的“心理健康假日”,讓他們在情緒紊亂、無法工作時不必出示任何醫療證明就能請假。
非盈利組織商聯中心(Bizlink Centre)同樣致力于把心理健康的認知推廣到企業中,讓它成爲職場文化的一部分。
全球科技巨擘甲骨文公司(Oracle)在去年7月至8月期間,針對本地1000多名員工、經理和人力資源主管進行年度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有近七成打工族認爲2021年是有生以來壓力最大的一年。高達92%受訪者對以往“事業成功”的定義徹底改觀,不再以追逐名利雙收爲首要目標,反而更看重那些能爲自身帶來價值和舒適感的工作。選擇工作時,他們會優先考慮:工作與生活平衡、心理健康,以及工作場所的靈活性。
(網絡圖片)
這項調查結果證實,我國已出現工作文化轉型的趨勢。
居家辦公是疫情間的應變模式,有利有弊,其最大的特點是模糊了員工的上下班時間。受薪者的一個普遍反饋是,工作時間更長了,而且還要兼顧家裏的瑣事,無法集中精神工作。
在“與冠病共存”的抗疫策略下,政府鼓勵雇主讓更多員工回公司機構上班,今後一段時間本地極可能是兩種工作模式並存。不管是上班或是居家工作,工作與生活平衡是不可忽視的環節。特別是雇主和人力主管必須意識到,企業要成長和取得成功,擁有健康的員工團隊是要素之一;反之,如果公司如同一個“壓力鍋”,充斥著負能量,員工們上班各個郁郁寡歡,怎麽會有生産力,又怎麽去市場競爭?
勞資政三方必須共同面對雇傭關系改變帶來的挑戰,尤其要重視員工的壓力問題。更健康的職場文化和更健康的國民,應是我們不斷努力追求的目標。
文章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