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報道,受冠病疫情影響,各家醫院的探訪條例時緊時松,而且也嚴格限制人數,不少臨終病患擔心若住院,可能得孤獨離世,因此選擇留在家中,接受臨終療護,在家人陪伴下安詳辭世。
除了一些個別案例,如與家人不和,一般年長者相信都希望在生命盡頭得到善終,也就是有家人陪伴,走完人生最後旅程,而在溘然長逝時,親人也能隨侍在側,親視含殓。如果在風燭殘年罹患絕症,或是老年癡呆,無法自理,人們也希望能得到親人的照料,在家終老。
一般年長者相信都希望在生命盡頭得到善終,也就是有家人陪伴,走完人生最後旅程。(聯合早報檔案照)
但是,由于文化因素,在生前談後事仍然是許多人的忌諱,許多人因此也無法好好安排自己或親人的身後事,這是須要改變的。因爲這是做好善終准備必須跨過的第一道心理障礙。近年來,這種傳統的忌諱和舊觀念已有逐漸改變的迹象,因此,臨終護理的概念也獲得越來越多人的接受。
所謂臨終護理,主要是幫助臨終病人控制好病痛,盡可能得到較好的護理,改善他們的生活素質,知死亡之將至,能直面死亡,同時過好剩下的每一天。這也包括協助病人的家屬更好地應付和管控情緒,培養正確心態,把迎生送死當作生命的必經過程,等同視之。
新加坡的臨終護理服務最早出現于1980年代中期,這些年來由于獲得民間團體的推動和政府的重視,因此在短時間內已有長足的發展。根據經濟學人信息部的臨終質量指數,我國在40個國家與地區中的排名,從2010年的第18位升至2015年的第12位。目前新加坡在亞洲排名第二,僅次于台灣。
衛生部長王乙康前天出席由新加坡慈懷理事會主辦的2021年新加坡臨終護理研討會時也透露,過去10年,本地有超過2萬7000人安排了預先護理計劃,這個人數還在持續增加。這顯示有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預先爲病重情況做好護理安排的重要性。
王部長也強調,我國必須更注重改善慈懷療護這一領域,以滿足本地人口迅速老齡化的需求。的確,根據我國人口趨勢預測,到了2030時,每四人當中就會有一人年屆65歲或更老。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一代都已步入老年階段,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老年人常見的病症,包括絕症和老年癡呆。因此,原先以癌症晚期病人爲主要服務對象的臨終護理,現在也已擴大服務涵蓋面。
雖然理想的安排是居家護理,由護理機構提供定時登門護理服務,但由于傳統大家庭早已分化,一般年輕人婚後都申請組屋自組小家庭,老年夫妻和家人同住者已越來越少,也不是所有家庭都請得起幫傭,因此,臨終護理的最大需求應是護理設施。
當然,不少人相信也會選擇先住進護理設施,直到確知臨近命終時才轉移到家中。據本地主要臨終服務機構之一的HCA慈懷護理的數據,在2017年至2019年,每年有約51%至52%的病患選擇在家中過世,去年則增加至58.6%。
臨終護理設施近年有所增加,但是否趕得上人口老齡化的需求,值得政府密切關注。如何確保這類設施的收費是一般人負擔得起的,也是重要一環。這需要結合政府和民間的力量。目前,很多慈懷設施是民辦的,政府未來肯定須要在這方面作更大的投入。政府在2012年就已擬定全國臨終護理策略,包括培訓合格醫生與護理人員,相信我國的臨終護理和其他醫療領域一樣,必能逐漸臻于至善。
文章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