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俊鵬
大鵬視野戰略策劃中心 主任
注冊城鄉規劃師、高級工程師
圖片來自網絡
新加坡,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是繼紐約、倫敦之後的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亞洲乃至全球領先的城市型國家和“世界第一花園城市”。
新加坡在城市規劃建設、産業發展、園區管理等領域一直處于領先水平,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新加坡經驗”。
在中國,無論提起城市管理、産業發展,抑或園區運營,在選取國際對標案例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新加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雖然各地看似都在熱火朝天地學,但真正取得斐然成績的鳳毛麟角,究竟爲何?
學習新加坡,我們最應該學習什麽?
騰飛之路:從制造中心到創新中心
新加坡是城市型國家,土地稀缺,但過去50多年通過快速工業化,實現經濟持續發展。新加坡早在上世紀60年代經濟剛剛起步時期,人均GDP僅爲香港的70%、日本的60%、美國的15%,然而經過快速發展,在2004年人均GDP超越香港,2010年超越日本,2011年超越美國,目前新加坡早已跻身于世界發達國家和全球城市行列。
在新加坡的發展曆程中,工業和園區經濟對新加坡的騰飛起到了重大助推作用,總結下來,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共經曆了五次産業轉型和跨越:勞動密集、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科技密集、創新&人才密集共計五大發展階段。
1.0 時代:勞動密集型産業(1960-1970年)
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工業基礎薄弱,采取“進口替代”策略來培育新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建立工業基礎,達到快速工業化。工業全球化浪潮開始,跨國公司尋求低成本的加工組裝基地進行投資,新加坡重點吸引勞動密集型的跨國企業,石油開采設備制造、服裝、玩具、食品生産、皮革、造船等産業迅速發展。
2.0 時代:技術密集型産業(1970-1980年)
上世紀70年代時期,國際發達國家産業結構調整、産業轉移,新加坡不願過于依賴生産附加值過低的産品,鼓勵發展電子、化學、機械以及運輸設備制造等資本、技術密集型新興工業。這一時期,新加坡著力實施爲期3年的工資增加政策,積極推動企業提升生産技術和工藝,逐步淘汰勞動密集型産業,向技術密集型産業轉變,使新加坡的産業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方向發展,其中重點抓住快速增長的電子信息行業,實現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産業的跨越。
3.0 時代:資本密集型産業(1980-2000年)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新加坡經濟逐步進入成熟期,增速放緩,資源的短缺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逐漸顯露。大力引進石油工業、精密儀器制造、化學工業等資本密集型産業,並注重金融和服務業的發展。實施石油化學工業集群戰略,把石油化工企業集中到裕廊島。
4.0 時代:科創密集型産業(2000年至今)
進入新世紀後,高新科技産業成爲世界發達國家爭相發展的重點領域,新加坡爲占據經濟增長的戰略制高點,聚焦生命科學、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領域,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在此期間著力打造科技園區,其中代表性園區有緯壹科技城(one-north)和實裏達航空園等。
空間演變:從工業區到科技園
1.工業區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新加坡最早開始建設工業園區,發展服裝玩具、船舶制造、工程機械、物流等産業。
- 代表園區:雙溪加株工業區
雙溪加株工業區地處新加坡北部海灣地區,主要發展家具制造業,成爲國際性家具制造和交易中心。
2.科學園
上世紀八十年代,新加坡重點圍繞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理工學院等高校建設一系列科學園區,如新加坡科學園、國際商務園(IBP),與後來建設的緯壹科技城形成高科技走廊。
- 代表園區:新加坡科學園
新加坡科學園始建于1984年,重點發展生物科技、微電子學、機器人等,打造世界最富盛名的科學工業園之一、東南亞地區最適宜從事研發的理想之地,極大加速新加坡全球競爭力提升。
3.臨港(空)園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新加坡利用海岸線和空港,發展臨港和臨空産業。1990年代初用填海方式將7個小島連接成人工島嶼——裕廊化工島,總面積32平方公裏,發展石油精煉、裝倉、石油化學産品的生産、專用化學品的制造、石油交易、鑽井設備的制造等。
圖片來源:新加坡園區發展經驗(裕廊),無憂文檔
4. 科技園
爲了推動科技園的發展,新加坡將原國家經濟發展局工業園區部改組爲裕廊集團(JTC),實行公司化運營模式,經營運作更加企業化,在科技産業園區市場競爭中更靈敏,更靈活,裕廊集團成爲科技産業園區領域的典範。
- 代表園區:新加坡緯壹科技城
知識經濟時代來臨,2000年新加坡計劃依托國立大學等高校規劃建設緯壹科技城,重點發展生物醫學、醫藥研發、信息産業、信息傳媒等等知識密集型産業,打造一個宜人的工作、學習、生活、休閑硬件環境,構建科學研究,創新技術和創業社群,成爲新加坡中部充滿活力的創新技術、研發和娛樂中心。
緯壹科技城功能分區
新加坡園區升級路徑及分布圖
經驗啓示:該向新加坡學什麽?
1.善于搶抓戰略機遇
從新加坡曆次産業升級以及園區的空間演變曆程來看,每次産業轉型都能抓住國際機遇,並結合國情,堅持科技創新,瞄准最具新興産業,以創新帶動産業升級,不斷引入和培育新興潛力産業,加速産業升級,每十年總結提出創新性産業發展理念。
2.園區設計理念領先
新加坡各類園區在開發之前就明確其戰略定位,無論是工業區還是科技園,均有明確的戰略定位和明晰的産業方向;同時注重功能複合,除了建造工業廠房外,還注重塑造良好生活環境,打造集研發、辦公、居住、休閑、教育于一體滿足工作生活娛樂全方位需求的“社區型園區”。
案例鏈接——設計理念超前的緯壹科技城 以號稱“亞洲硅谷”的“緯壹科技城”爲例,早在2000年,新加坡提出集“工作、學習、生活、休閑于一體”的活力社群概念,發展知識密集型産業,還提出了“一棟建築就是一個創新社區”的概念,在垂直方向對工作、生活、娛樂、學習功能進行疊加,讓建築全天候都充滿活力。 圖片來自網絡 |
3.注重品牌海外擴張
新加坡作爲島國,區域內部資源是極度匮乏的,發展空間不免狹小局促,爲此,從90年代以來,爲了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新加坡大力加速海外投資發展。
裕廊集團在全球116個城市共拓展衆多園區,總面積近12萬平方公裏,相當于再造171個新加坡,被譽爲亞洲“工業園區孵化器”。在多個國家複制新加坡裕廊工業園發展模式,尋求到更多資源和市場,破解本土發展物理空間瓶頸,打造“裕廊品牌”核心競爭力。
4.創新集群産業策略
新加坡一直堅持制造業集群發展,將制造業作爲金融、貿易等高端服務業的根基,並把同一産業鏈的企業布局在一起,這樣既節省土地資源,又能夠産生規模效益。同時,爲了加速高科技産業發展,出台技術培訓基金政策,迫使企業使用高技能人才,促使企業升級。
5.營造成熟親商環境
新加坡成熟的營商環境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曆經了50多年的曆史沉澱及發展演變,堅持打造親商環境和服務型政府,提供資金支持和優惠政策來不斷降低企業成本、吸引人才,精簡的機構和嚴明的法律來保證服務,被世行稱爲是“世界上最容易做生意的地方”。
圖片來源:攝圖網
結語
雖然說中國衆多城市傾向于學習借鑒新加坡發展經驗,但中新兩國存在很大差異,兩者國情不同、人口地域規模差距較大,新加坡作爲城市國家,並沒有農村,然而中國還有衆多人口生活在農村,且正在向城市流動,城鄉二元結構依然存在,並且中國的區域發展並不平衡,由于中新種種差異的存在,使得衆多城市在觀摩新加坡先進經驗時熱血沸騰,但是回到國內卻感覺無從下手、力不從心,成爲一種困惑,這也是近年來國內前往新加坡參與“培訓班”熱度降低的原因之一。
因此,照搬新加坡經驗到中國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宜行通的,新加坡經驗可以有針對性地借鑒,但不能完全複制。換句話說,學習新加坡精神,比學習新加坡經驗本身更重要。
參考資料:
1. 新加坡五大優勢産業!
2. 新加坡園區發展經驗(裕廊).
3. 裕廊工業園模式解讀——寶劍鋒從磨砺出.
4. 學習新加坡經驗不能庸俗化.
圖片來自網絡
文中部分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會及時刪除。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一家之言,文責自負。
李俊鵬
大鵬視野戰略策劃中心 主任
注冊城鄉規劃師、高級工程師
擅長區域和城市發展戰略、政府和企業決策咨詢、國土空間規劃、産業規劃研究、文旅項目策劃、鄉村振興戰略,甲級院從業10余年,操盤省市縣各級各類實戰案例100多項,獲國、省級獎10多項。
—- 往期推薦 —-
1. 鄉村振興:繞不開的悖論與困局
2. 世人皆知”胡煥庸線”,誰人可知河南版”胡煥庸線”更爲神奇?
3.“鄭開同城化”只是假象,背後是一盤大棋
4. 再論鄭開同城化,開封究竟該怎麽辦?
5. 河南彰顯“中原雄心”,中國“第五極”呼之欲出
6. 洛陽“撤縣設區”風生水起,鄭州究竟該怎麽辦?
7. 爲什麽鄭州6大主導産業之和不如1個阿裏巴巴?
8. 廿載風雲巨變:河南18地市,誰快速崛起?誰加速衰落?
9. 河南18地市和105縣地名極簡史:誰最大氣?誰最神秘?
10. 河南最大的短板是什麽?
11. 河南150個開發區,路在何方?
12. 河南179個産業集聚區究竟該何去何從?
13. 資源型城市:“轉型增長”OR“持續收縮”?
14. 南北差距拉大,黃河流域的未來在何方?
15. 鄉村振興:“農業大國”中國究竟該向“農業強國”日本學習什麽?
16.“中國第一園”:蘇州工業園爲什麽這麽強?
17. 僅2.49%!深度解讀56個已公示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有何神奇發現?
18. 六大怪象!深度解讀107個國土空間規劃戰略定位,有何驚人發現?
19. 六大隱憂!110個國土空間規劃公示,中國産業密碼如何破解?
20.“胡煥庸線”破防?潛藏于112個國土空間規劃中的大變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