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低收入家庭收到的關懷禮包都是以環保袋包裝的。明年中購物袋收費條例生效後,他們上超市購物時可善用這些環保袋,來減少支付購物袋費用的額外開銷。
環境局強烈鼓勵業者把收到的款項捐助慈善,或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項目。
環境局經過廣泛咨詢後,決定把每個袋子的最低收費定在5分,確切金額由個別業者決定。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受訪時回應說,低收入家庭也能加入環保的行列。
對于定價和業者是否會趁機自肥,傅海燕解釋,收費主要是作爲一個提示,讓消費者索取購物袋時想想是否可以避免不拿,不希望對大家造成太大影響。由于業者必須公開相關數據,若沒有交代款項流向,可能會影響品牌形象,這應該足以推動超市做出正確的決策。
“我希望提醒公衆,種下的因會有它的果,如果我們把垃圾隨地亂丟,我們的衛生和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傅海燕指出,多年來當局在社區派發的關懷禮包都是使用環保袋包裝的,所以低收入家庭絕對不缺環保袋。我國並非全面禁用塑料袋,公衆上巴刹或到小販中心購物時,仍能取得袋子。此外,新條例生效前,也歡迎社區組織分發環保袋給公衆。
籲公衆全面考慮問題
購物袋收費的條例宣布後,有公衆上網宣泄不滿,稱若無法免費取得袋子,就會直接把垃圾丟入垃圾槽。
國家環境局規定,明年中起,年營業額超過1億元的實體連鎖超市集團必須爲購物袋收費,每個至少5分。有公衆因此擔心,在生活費持續上漲的大環境下,這會加重低收入家庭的經濟負擔。
永續部將在條例生效前,向國會提呈法案,修改可持續資源法令(Resource Sustainability Act)。
對于這些負面評語,傅海燕呼籲公衆應該全面地考慮問題。收費不是爲了讓政府賺取額外收入,而是因爲意識到氣候變化的嚴重後果,所以希望人們能夠改變生活習慣。
她解釋,當局的目標是要改變大家的生活習慣,以及對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態度,減少濫用和浪費,珍惜地球資源。例如,打包食物時塑料袋可以收起來,而不是用餐後就跟著飯盒一起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