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粉絲向我咨詢,孩子被打後只會哭怎麽辦?這應該是很朋友都會遇到的問題了。
其實引導孩子從小培養界限感,學會保護自己,並逐漸掌握處理人際沖突中的一些小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而這需要我們家長從小做好引導和示範。特別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孩子的社交圈擴大,更需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下面分享一些方法,希望能幫助家長引導孩子更好的去表達和保護自己:
01 幫助孩子習得合理有效的言語表達
第一個肯定是言語表達,平時在生活中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表達自己想法、並且敢于堅定地說不。
比如我家兩個孩子目前都能夠比較自如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以下都是學齡前孩子可以做到的自我意識的表達方式:
“這是我的玩具,我想/不想分享給你”。能夠坦白表達歸屬權,並且表達自己的意願。
“你不可以打我,我會生氣的!”。不畏懼對方的強權,並且敢于表達自己的感受。
“打人是不對的,你放開我”。提出自己的判斷力,並且主動解決問題。
這些表達方式都需要層層遞進地練習,核心是教會孩子用語言表達意願,必要的時候甚至需要我們據理力爭,讓孩子學會談判,試圖爲彼此的矛盾提出合適的解決方式。
這些方式都需要我們有足夠寬容的環境,孩子才能夠萌發這個意識。一個能夠在沖突面前不卑不亢、有理有據地保護自己的人,顯而易見,才會更加受到尊重,因爲這是一個正面、積極的方式,也是我們社會道德和准則的一部分。
02 引導孩子學會向大人尋求幫助
除了言語表達之外,引導孩子學會向大人尋求幫助也很重要。
比如我也會時常告訴我家的孩子們,“出現了處理不了的困難一定要找大人尋求幫助”。很多人對“尋求幫助”也同樣也有誤解,比如如果孩子被另外一個孩子打了,然後去告訴老師或者父母的話,可能就會出現另外一種聲音,“你爲什麽打小報告”,但其實打小報告和尋求幫助,完全不是同一個概念的東西。
自己受到了傷害,被欺負了,不知道如何回應,尋求心智和觀念更爲成熟的成人的幫助,是孩子最早期安全地基的來源。因爲在那一刻,孩子是確信大人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孩子也相信可以和大人一起來解決問題,這是一種安全依戀關系。
相反,一個如果在外面遇到任何無措和困難,都不願意告訴父母或者老師的孩子,才是最需要我們擔心的狀況。很多時候,孩子這個行爲背後反映的,是他們內心根本不相信父母或者老師會願意傾聽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和自己站在同一邊的,也不相信大家可以一起來面對和解決問題,這個才是不安全的依戀關系。
03 家長的介入方式很重要
家長們也需要看到,並不是所有孩子之間的矛盾都需要介入,有的時候孩子之間發生矛盾,也是鍛煉他們應對技巧、提高社交能力的時候。下面說一下需要家長介入的情況:
第一,觀察孩子們的狀態,如果發生沖突時預料到會有危險和傷害,父母應該及時介入;
第二,當沖突發生時,是可以預留一些觀察的時間,這也會讓你對自己孩子的社交技能有一定的了解,但當事情往不正確的方向發展時——比如孩子之間搶玩具沖突升級,或者孩子由于沖突情緒崩潰,這時候,父母應該介入;
第三,父母的介入始終是一種示範和引導的意義,而不是法官,所以不應該對孩子們加以評判。
04 遇到處理不來的事情,別讓孩子硬扛
坦白來說,我不認爲學齡前的孩子在沖突的當下,需要去硬扛自己不能處理的人際關系問題。
比如孩子遇到沖突還不曉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意願,不知道如何說不的時候,我也看到過一些家長可能就會堅持把孩子往前推,反複要求孩子一定要說不,“你要學會說不,來,像我一樣,我們走過去和那個哥哥說不”。
我們引導孩子去面對沖突,也應當要考慮孩子當下的心理狀況,如果孩子本身的狀態並不合適,我們勉強孩子去做,也是徒添孩子的壓力和煩惱。比如鼓勵一個不大擅長言語表達的孩子,立刻能夠做到用言語表達來談感受的事情,這個壓力可能比沖突本身更讓孩子不舒適。
教養的節奏需要我們懂得放長線,看到孩子整個成長線中所遇到的問題,如果孩子當下不懂得如何說不,也比較抗拒積極地說不,那也沒關系啊,我們完全回到日常後來解決。比如和孩子玩“過家家”的遊戲,和孩子模擬演習,平時可以“裝備”好一些基本常識,那麽到真正要用的時候,孩子才能有意識地運用起來。
另外,孩子很喜歡聽大人的故事,那麽我們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小時候和別的孩子相處的狀況,我們是如何去處理沖突,我們做了什麽事情,以及怎麽做才是積極正向的方式,這些也是我們可以在平時做起來的好的“言傳身教”的方法。
大家都知道,我們不可能永遠保護孩子,所以啊,教會孩子自我保護方法、社交防禦能力很重要,而這些都是要靠我們日常一點一滴的滲透,最後希望這些方法能幫到有需要的朋友。
【END】
作者萌芽,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啓萌】創始人,全球婚姻療法和情緒訓練權威機構約翰戈爾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 公衆號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專注于早教啓蒙和親子溝通,是百萬媽媽信賴的育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