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陸交局網站,我國的電動車輛逐步增加,從2017年的314輛,增至2018年的560輛,2019年有1120輛,2020年1217輛,去年共2942輛。目前電動車共計約3600輛。
她提到,交通部和陸交局正優先解決以上顧慮。這包括推出系列獎勵計劃,和調整電動車的路稅,讓電動車更負擔得起。陸交局也展開大型招標,委托業者在下來幾年,爲組屋停車場安裝另1萬2000個充電樁。
去年,新注冊的車輛當中,電動車占了3.8%,比2020年多了近19倍。今年第一季,新注冊的電動車則占所有新車的8.1%,是去年新注冊電動車輛總數的超過兩倍。
本地電動車充電設施逐步完善,駕車人士對電動車的接受度漸漸提高。今年首三個月注冊的新車當中,電動車占了近一成,是去年全年新注冊電動車輛的超過兩倍。
“要是早上趁工作時爲電動車充電,到午餐時段就應把車移開。至于徹夜充電的駕駛者,這不代表要三更半夜起床移車,而是隔天起床後再把車移開。”
“就像目前大部分的駕駛者,要是車輛還有半桶油,就不會到汽油站添油。”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今天(4月9日)在交通部和陸路交通管理局舉辦的第三場綠色發展藍圖線上對話會上指出,我國已看到一些車主轉向電動車的初步迹象。
許連碹指出,大部分駕駛者暫時不考慮電動車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這包括電動車的前期費用整體比內燃式引擎車輛高、目前市面上欠缺電動車款選項,及駕駛者擔憂是否有足夠的充電設施。
她指出,電動車的電池要是充超過80%,充電過程將慢下來,變得沒有效率。電動車駕駛者也應避免在車輛完成充電後,繼續長時間占用充電樁。
按照計劃,到2025年,每個組屋停車場將備有三到12個充電樁,數量將按需求和電力負荷能力而異。
許連碹也指出,開車者在駕駛電動車時,須調整思維、習慣和行爲。例如,根據日常活動規劃電動車的充電時段,以及知道電動車的剩余電力不需要時刻都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