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教育部兼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政務部長孫雪玲早前在國會回答白沙-榜鵝集選區議員楊涴淩的詢問時指出,家庭服務中心所處理的涉及虐待年長者案件有增加趨勢,從2019年的232起增至2020年的283起,再增至去年的338起。
觸愛家庭服務資深輔導員陳漢錫也認爲,對疫情的焦慮感和看護者的壓力導致更多家庭暴力事件,最重要的是每個人應正視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不應該把消極情緒發泄在別人身上,尤其是家人,而是學習讓自己冷靜下來。
冠病疫情也可能增加虐待事件的頻率,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指出:“冠病疫情進一步導致許多家庭面對更大的不確定性,許多人不得不在家庭責任和工作承諾之間進行權衡,從而可能導致家庭關系緊張或家庭暴力。”
飛躍家庭服務中心資深社工陳敦琳指出,過去一年碰到有更多案例的受害者揭露自己受到虐待或忽視,如果情況不緊迫,中心可自行處理。
本地虐待成年人的情況似乎有惡化趨勢。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旗下的成人保護服務處去年接獲的詢問量激增,從2020年的1196通增至去年的1948通,虐待和忽視等調查數量也反彈至疫情前水平,從166起增至205起。
調查案件中有120起的受害者是65歲及以上的年長者,另外85名受害者年齡介于18歲至64歲。數據顯示大部分案例涉及身體虐待或自我忽視,其中自我忽視案例就從2020年的57起增至去年的86起,其他案例則涉及精神方面的虐待、性虐待,以及疏于照顧等。
根據社會及家庭發展部網站公布的數據,成人保護服務處去年接獲的詢問增加,包括對虐待、家暴事件和不涉及暴力事件的咨詢。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指出,詢問量增加是由于在2016年推出的“打破沉默,阻止家暴”(Break the Silence)以及去年2月推出的全國防暴及性騷擾熱線提高公衆的意識。
疫情導致家庭關系緊張 可能增加虐待事件
成人保護服務處去年開展的調查數量高于2020年,但與2018年的212起和2019年的221起相近。社會及家庭發展部解釋,2020年的調查數量之所以會下降是由于自2020年起社區機構有能力處理中等和低風險個案,服務處則專注于較急切危險或需要法定保護的個案。由于詢問量增加,2021年的調查數量也增加。
根據社會及家庭發展部網站公布的數據,成人保護服務處去年接獲的詢問增加,包括對虐待、家暴事件和不涉及暴力事件的咨詢。
她說:“他們當中主要是特需人士,包括有身體障礙的成年人或患失智症的年長者,家人在照顧他們時經常會碰到一些困難,而疫情期間要遵守防疫措施,時刻戴口罩以及減少外出也加劇這一問題,增加看護壓力。一些施暴者過去可能只有晚上或周末才需要面對,但居家辦公則意味著他們必須長時間面對。”
不過一些特需者也可能是施暴者,在面對虐待和忽視時,家人最關鍵的是要懂得如何尋求協助,包括一些專門協助看護者應對壓力的機構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