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指出,盡管多數垃圾種類去年的回收率都比疫前高,但我國在邁向“零廢國家”願景方面仍有進步空間。藍色回收箱目前有約四成物品因受廚余和液體汙染而無法再循環,當局因此提醒公衆,不要把衣服和絨毛玩具放入藍色回收箱。
隨著經濟活動複蘇以及商業和社交活動重啓,我國去年的垃圾丟棄量和回收量雙雙增加,但回收率仍低于冠病疫情暴發前的水平。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昨天在新加坡國際水源周和新加坡潔淨環境峰會的聯合開幕式上致辭時說:“要在2030年之前實現把埋置垃圾減少三成的目標,我國必須推動更具可持續性的消費和生産方式。”
非住家垃圾回收率從68%增至70%,住家垃圾回收率則維持在13%。隨著居家辦公趨勢延續,去年的住家垃圾丟棄量增加了,在全國再循環計劃下回收的住家垃圾也比前年多14%。
環境局將繼續透過宣導活動,鼓勵公衆養成正確的回收習慣,並計劃在今年較遲時候爲每戶家庭分發回收桶。有關詳情日後公布。
食物垃圾回收率則從18%微升至19%。傅海燕說,從2024年起,制造大量食物垃圾的工業和商業設施須把廚余分開處理,並向當局呈報已分類的廚余數量。
至于其他類別的垃圾,木材廢料回收率從前年的64%增至去年的76%,園藝垃圾回收率則從80%升至83%。
新加坡自去年7月起規定大型電子産品制造商和進口商須負起制造商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住家垃圾回收率維持在13%
另182萬公噸爲住家垃圾,比前年的177萬公噸略增3%。這些住家垃圾來自家庭住戶、學校、巴刹和小販中心等場所。
紙張和紙板的回收率從前年的38%微升至去年的39%,不過,與2019年的44%相比仍遜色。環境局說,紙張和紙板垃圾的丟棄量雖然有所增加,但出口的可回收品卻減少了。
永續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昨天在潔淨環境領袖峰會上透露,截至上月底,受委業者歐綠保集團(ALBA Group)已收集約4200公噸的電子垃圾。
去年的塑料垃圾回收量雖然增加六成,但回收率依然偏低,僅從4%微升至6%。
去年制造的垃圾有大約312萬公噸被丟棄,比前年多10%。其余383萬公噸獲再循環利用,整體回收率爲55%,高于2020年的52%,但仍低于2019年的59%。
根據國家環境局昨天公布的2021年度報告,本地去年制造約694萬公噸的固體垃圾,較2020年的588萬公噸增加18%,但比起疫情暴發前2019年的723萬公噸,少了5%。
“藍箱”約四成物品因受汙染無法再循環
當中,512萬公噸是來自工業和商業設施的非住家垃圾,較前年的412萬公噸顯著增加24%。
環境局指出,由于去年建築活動放緩及可回收品出口市場的需求減低,因此垃圾回收量比疫前少,尤其是建築和拆建垃圾、木材及有色金屬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