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爲一個彈丸小國,在幾十年時間,經濟一直穩步發展,從立國之初的貧窮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成爲世界矚目的發達國家,2005年新加坡人均GDP達到25384美元,居世界23位,亞洲第五位,按購買力計算,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人均GDP更是達到30000美元以上。擁有了世界最大的貨櫃碼頭,世界第二大鑽井平台生産基地,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世界最大的計算機硬盤生産國,世界第四大外彙交易中心,亞洲第二大金融中心,上個世紀就被譽爲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經濟長期穩步發展,除了它穩定的政治環境和良好的政府管理外,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和科學的産業政策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新加坡自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獨立以來,面對的情況是十分困難的。當時人均GDP不到600美元,基礎設施匮乏,人才奇缺,資本奇缺,除了天然的地理位置外,可供利用的自然資源更是無從談起,各種生産原料包括糧食等生活必需品全都要從國外進口。當時,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後還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失去了可提供生産原料的廣大腹地。二是失去了龐大的産品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尋找經濟發展的道路是擺在李光耀等開國領袖們面前的一道難題,當時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脫離出來時,馬來西亞當局料定新加坡根本無法生存下去,甚至會認爲新加坡不久就會哭著求馬來西亞收留他們。從李光耀的回憶錄中我們也感覺得到當時新加坡所面臨的嚴重的生存危機。
針對當時的情況,李光耀和他的政治夥伴們認真分析了新加坡面臨的困境,制訂了“生存第一,經濟立國”的明晰的發展戰略,實行全面開放的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人民行動黨決心“創造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吸引外資和人才,同時制定符合國情的産業政策,從20世紀60年代制訂勞動密集型産業政策開始,到90年代重點發展以電子、通訊爲代表的高新技術産業。人民行動黨根據國情變化制訂合適的發展模式,先後擬定了四五個經濟發展計劃、十年計劃,包括以出口替代爲主的五年計劃、以高科技爲導向的十年計劃、以公積金爲基礎的國民福利計劃等,40多年來,該黨在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中適時制定恰當的經濟政策,將發展計劃穩步向前推進,使新加坡經濟不斷登上新的台階,黨的執政地位也得到了不斷鞏固。
我們在新加坡學習期間,曾做過新加坡政府多個部的部長的楊林豐博士在與我們交流時談到,道路的選擇決定著國家的興衰成敗,亞洲一些國家,比如緬甸,在選擇經濟發展道路時,走的是自給自足式的封閉發展道路,導致經濟幾十年停滯不前。亞當.斯密稱市場機制爲看不見的“右手”,凱恩斯稱政府宏觀調控爲看得見的“左”手,新加坡在經濟上走的是一條改良式的道路,人民行動黨既反對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也不贊成僵化的計劃經濟,而追求國家控制與市場調節比較完美的結合
全面開放的外向型經濟。在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中,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生産要素,即土地、資本、勞動和企業家才能的潛在存量和實際投入的流量。以新加坡的自然條件而論,其土地和自然資源十分有限,雖然通過圍海造田使其國土幾乎增加了一倍,依然是彈丸之地。而與土地資源相關的自然資源,包括石油、天然氣及各種生産資料基本依賴進口,甚至喝的水和建房子的黃沙都需要從馬來西亞進口。所以,在封閉的經濟環境下,新加坡要保持持續的經濟增長是不可能的。
正因爲如此,新加坡在建國之初就確立了市場開放的基本國策。一是大力吸引外資。新加坡針對自身的不足,在經濟上一開始就決定了其通過全面開放,大力吸引外資的策略。將招商引資作爲國家的重要經濟發展戰略,並且將其作爲國家經濟發展局的重要職能。二是在招商引資上注重方法和質量。比如在美國、歐洲、日本、香港等世界各地常設招商引資機構,派駐得力人員,收集信息,拜訪著名企業的領導,說服投資者到新加坡投資。同時利用總理、部長等政府高官外出訪問之機,推動招商引資工作。我們接觸的許多新加坡官員給我們介紹,如果沒有外資的進入,就沒有新加坡今日的經濟地位,外資是新加坡經濟的引擎。
同許多發展中國家一樣,剛開始招商的時候,新加坡對外打的王牌是廉價的勞動力,以低廉的勞動力來吸引外國資本。早期的投資商主要是來自香港、台灣、泰國,開辦的企業大多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産業,如紡織工業、制鞋工業等。這對于解決新加坡六、七十年代的失業問題大有好處。但是,當外資進來一段時間以後,勞動力的成本不斷上升,吸引外資的優勢不再存在。大約在六十年代末,一些外資便開始離開新加坡,流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更爲嚴重的是,本地資本也開始出現外流。這對新加坡經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意味著再也不能以勞動力價格低廉來招商了。
面對舊有優勢的失去,必須創造新的優勢,並以新的優勢來吸引外資。他們是如何創造新的優勢的呢?首先,新加坡政府大搞勞動力培訓,形成勞動力的技能優勢,以彌補勞動力工資上升所産生的不利影響。他們與職工總會達成一致,組建職工技能培訓基金,多渠道、多層次開展職工技能培訓,使新加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勞動大軍。他們要讓外資有這樣一種共識,不錯,新加坡的勞動力價格是在上升,但是勞動力的技能上升更快,由于技能提高給外資帶來的好處,遠遠大于工資上升帶來的壞處。同時加強科技研發,包括南洋理工大學在內的圍繞經濟發展的一大批應用型科技平台的組建,爲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政府主導型的經濟。新加坡一方面對外開放,實行自由市場經濟,一方面又加強對經濟生活的幹預和調節。國家擁有相當一部分土地、資本和勞動力,並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管理。目前政府擁有的土地占全國土地的70%,並可根據發展的需要,以一定的價格征用其他土地。國家除直接控制部分商品價格外,還通過稅收優惠提供高效率的基礎設施服務等手段,影響産品的相對價格,調節資源的分配。
在勞動力方面,通過全國工資委員會對工人的工資增長進行調節。國家壟斷全國的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當然這些也是通過正規的商業手段來完成的。國家直接參與經濟活動,與私營企業進行合作和競爭,國家成立了大批國有企業和與私人合資的企業。如新加坡開發銀行,其股份大部分由政府控制,主要從事商業銀行活動,並在許多私人企業中擁有投資。新加坡政府成立了許多專門的機構,負責制定和執行經濟社會生活的有關政策,如經濟發展局負責制定、執行各種投資優惠計劃和政策,並通過實施稅收優惠、補助和股份參與等,影響私人投資。
新加坡政府的控制是無所不在,如楊林豐博士在給我們講座時談到,爲了解決新加坡交通堵塞問題,政府進行了各種調控管制措施,如先是通過搞擁車證書的制度,要買車,先要去拍擁車證,這樣還是沒有徹底解決堵塞問題,近年來在繁華地段搞了電子閘門,只要在特定的時段進入特定的區域,就會被收取擁堵費,當然這些都是由電子控制的設備自動完成,對計程車的調控更是采用了經濟的辦法,下午5點以後加收35%,早上高峰期加收50%,通過政府的一系列調控手段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
當然政府在設計這些方案時都是反複研究,同時把民衆的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盡管有的政策會影響民衆的短期利益,但老百姓基于對政府的信任,都能夠接受和理解。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能夠真正按科學規律辦事,很少出現失誤,這樣政府與老百姓就形成了良性的互動,整個社會就在這種互動中不斷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