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街鹵面攤位從中午12時排起20多人的長龍,老板娘王麗華(54歲)形容這是“兩年多來沒有看到過的場景”。
銀記腸粉店昨天的生意量提升15%,恢複到冠病疫情前的七成。經理黃奕雯(30歲)猜測,一些公司應該想等到冠病疫情進一步緩解,因此並未立即讓所有員工返回公司。
位于菲立街的濱海食閣在解除安全距離措施後座位多了約兩成,魚湯攤主吳金財(42歲)說,整體人潮多了15%,堂食人數也隨之增加。他說,午餐人潮比前天持續了多一小時,因此接下來將多進兩成的魚肉。“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鼓勵,也感覺生意恢複的步伐正在加快。”
在廈門街熟食中心幫女兒照顧沙拉店的王亞南(76歲)說,除了等待公司的安排,不少上班族也可能因爲來臨的長周末,選擇在本周請假,因此要過了下個星期三後,情況才會穩定下來。
“現在進入小販中心不須要使用合力追蹤應用登記,桌椅也恢複到疫情前的樣子,讓我覺得更接近之前的正常生活。”
《聯合早報》記者昨天(4月26日)走訪市中心時看到,由于公衆無須保持安全距離,多家食肆已除去原有的封條,開放所有座位。廈門街熟食中心、老巴刹和馬吉街熟食中心到了午餐時間都出現人潮,幾近滿座。
部分受訪店家則認爲,許多公司還未確定最新的辦公安排,因此接下來情況可能會變化。
自2020年冠病疫情來襲,全國交通工友聯合會數次視情況收緊措施,只允許員工在食堂用餐,公衆則只能打包食物。今年3月29日起,陸路交通管理局允許公衆在工友聯合會的食堂用餐,不過每桌限兩人。
昨天到馬吉街熟食中心用餐的曾妮(33歲,銀行業務人員)說,人潮增加導致排隊時間多了五分鍾至10分鍾,不過因爲桌椅解封,因此更容易找到座位。
她說:“好幾個上班族熟客都感歎他們‘終于回來了’,還有人是隔了兩年才回來的,小販中心的食客多了30%左右。”
延伸閱讀無須掃描合力追蹤進出自如 防疫措施松綁 生活走向正常
王麗華也說,物價上漲導致成本提高三成到五成,其中油和雞蛋的價格都翻倍。昨天放寬防疫措施首日她的生意增加了三成,這令她很欣喜。
另一方面,全國交通工友聯合會的所有食堂,昨天起也允許更多公衆堂食,每桌四或六人,視座位而定。爲了確保公共交通工作人員仍有用餐空間,食堂從上午10時至下午1時之間會劃出員工用餐區。
所有雇員昨天起可返回工作場所,加上堂食座位“解封”,帶動中央商業區人潮,餐飲業者的生意普遍增加至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