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陸佳麗
一踏進這間名爲“1932故事”的咖啡座,就猶如回到上世紀60年代的新加坡。咖啡座的前身其實是前武吉知馬火車站員工辦公樓,重修後充滿複古氣息。前武吉知馬火車站站長維傑亞如今已經87歲了,他說很開心看到這個地方得到修建。
經過兩年的修建和提升工程,武吉知馬火車站社區活動交彙點正式開幕。
建于1932年的火車站現已搖身一變,成爲鐵道曆史展館,展出軌道切換杆、售票櫃台等物品。舊員工辦公樓則改造成充滿懷舊氣息的咖啡座,預計本月初開始營業。
49歲咖啡座創辦人王綏善。(圖:陳良同)
49歲創辦人王綏善是一名家具設計師和懷舊物品收藏家,在他的巧思打造下,保留了原有的家具,還原了這個舊員工辦公樓兼宿舍的複古氣息。
而咖啡座名稱上有1932這個年份,背後有其用意。“1932”正是武吉知馬火車站啓用的年份,他也拿出自己的珍藏在這裏展出,當中包括具有曆史意義的1932年疫苗證書。
“我小時候,公公和婆婆是住在這裏這個武吉知馬八英裏的甘榜,當我看到這個地方重新發展的時候,我很想把這個回憶投入進咖啡座,一些家具已經不適合用了,但我把它重新翻新過,又能使用。”
他也說,這裏的部分家具是自己修複的,另一部分則是以本地雨林原木制成的,別具意義。
他透露,自己投資了20萬元,花了五個星期布置這個可容納85人的咖啡座,裏頭最吸引眼球的應該是爲此打造的“售票櫃台”和攪碎咖啡豆儀器改裝而成的火車車頭。
維傑亞 (右)與兒子拉瑪(左)。(圖:陸佳麗)
87歲前武吉知馬火車站長重遊舊地 一家三代“鐵路人”
曾在1979到1982年擔任武吉知馬火車站站長的維傑亞(Vijayaragavan)如今已經87歲了,他今天趁著武吉知馬火車站社區活動交彙點正式開幕,和53歲兒子文科塔拉瑪那 (Rama Venka,下稱“拉瑪”)一起故地重遊。
維傑亞的父親也從事鐵路工作,他回憶起當年擔任站長住在宿舍,熟識的乘客和同事們都會前來串門子的歲月。他說,當時需要和副站長輪班,副站長也是他唯一的鄰居,兒子拉瑪則常和鄰居的孩子一起玩。
在耳濡目染下,兒子拉瑪也對交通系統産生興趣,讀書時修讀土木工程,目前任職于陸路交通管理局負責南北廊道線工程。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主持開幕儀式時,把他們三代形容爲“鐵路人”。
53歲的拉瑪回想起小時候和副站長一家的互動時表示,當時兩家人就形成了一個“甘榜”,感情非常好。
“住在這裏時,爸爸就算在工作,也常從火車站監督我們,我就在火車站做功課,讀中學時,爸爸被調到裕廊火車站當站長,我們才搬走。我們當時在自己園裏種蔬菜、養雞,過著甘榜生活。”
咖啡座。(圖:陸佳麗)
77歲畫家趕在開幕首日繪圖留念
開幕儀式後,城市書寫組織的成員就寫生留念。年紀最大的是77歲的業余畫家蕭晉強,他說,自己出生于馬來西亞西部,年少時在吉隆坡讀書,每個星期都會搭火車回家,偶爾也會從吉隆坡搭火車到新加坡來,而這段旅程曾需幾乎一天一夜的時間。
“我們就坐鐵路早上10點從吉蘭丹搭火車過來,第二天的早上6點多才到,那時候還是燒煤炭的火車,特別是我們回吉蘭丹的時候,就很多的山洞,搭火車的時候,你過山洞,那時候整個鼻子都是炭灰。”
三年前火車站關閉進行修建和提升工程時,他也曾經前來作畫留念,這是因爲火車站裝載了他的年少回憶。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說,今年9月將推出交互式的中部鐵道走廊網絡地圖。地圖將涵蓋鐵道走廊各入口處的資訊、有關建築遺産和本土植物的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