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總優兒學府母語部課程策劃總監林美蓮博士。 圖:陸佳麗
職總優兒學府爲本地學前孩童量身定制首個具本地特色的華文教材,通過本土化的語言和題材,讓零到六歲的學童樂學華文。
職總優兒學府母語部課程策劃總監林美蓮博士和團隊從2017年開始,就編寫具本地特色的華文教材,至今已出版了62本繪本,創作了45首兒歌。這些繪本故事采用生活化的題材,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也讓他們理解並包容社會的不同階層。最新推出的系列《歡樂的節慶》就介紹了本地不同種族的節日。
除了繪本和歌曲,教材也附上遊戲讓激發孩童的學校興趣。 圖: 陸佳麗
林美蓮博士說,在這之前,本地學前教育中心采用的華文教材多數來自中國和台灣,用語未必適用于本地環境,和孩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文化和用詞也有落差。
“很少有繪本的背景圖是巴士轉換站,尤其在學前這一塊,當然這是他生活上每天都會看到的,所以孩子就會覺得非常親切,如果他第一眼都不愛上那本書,那你怎麽激發他去看,激發他去說,怎麽激發他自己拿出那本小書去閱讀?”
配合插畫,林博士也希望創作編寫100首朗朗上口的兒歌。
老師認爲這些教材讓他們在教學時,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圖: 陸佳麗
林美蓮博士希望通過“活學活用”,爲幼兒制造說華語的機會,通過遊戲和模擬真實情境,鼓勵他們用華語表達。
家長吳敏怡就觀察到,孩子上課後會主動跟她說華語。
“上學後他會很主動地要求我們給他看華語相關的電影和書籍,像剛過去的農曆新年當中,他會主動地要求我們帶他去牛出水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