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如此,因疫情惡化和兼職員工的減少,導致企業人手連續兩個月下降。然而,因訂單量增加和供應鏈中斷的原因,企業積壓的工作急速增加,連續積壓達20個月。由此而導致的企業交貨推遲問題加劇,交貨期延長至31個月,惡化速度高于平均水平。
7月數據顯示,全球疫情緩解後,在海內外強勁需求的推動下,私營部門的産量和訂單量大幅增長。其中,産量增速處于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訂單量也以第二快的速度增長。
標普全球(S&P Global)星期三(8月3日)發布的7月份新加坡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我國整體PMI從今年6月的57.5,上升至58。
指數高于50,意味經濟處于擴張狀態;反之,則表示經濟陷入萎縮。
價格方面,通貨膨脹引起的成本壓力依舊嚴重。除基本工資上漲外,加班費和獎金的增加導致員工成本上漲達五個月的最高點。此外,運輸、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漲,致使采購價格通脹率處于曆史最高水平。企業加大成本轉嫁,造成銷售價格通脹達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位。
新加坡采購經理指數根據約400家私營企業組成的小組問卷回複編制而成,並按一定比重綜合了新訂單、産值、就業率、供應商交貨時間和庫存等因素,得出經濟表現指標。
産量和新訂單的持續增長推動行業加速恢複,我國私營經濟領域連續20個月增長,增速是曆來第二快的。
報告指出,由于對生活成本上升和全球經濟低迷的擔憂,私營企業7月的商業信心水平較上月大幅下滑,不過,隨著疫情的緩解,市場需求增長強勁,企業情緒仍總體保持樂觀。
爲應對不斷增長的需求,企業加大采購力度並繼續提高庫存,包括産前庫存也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