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於印度從未發生社會主義革命,許多歷史遺留問題,諸如,農村封建殘餘、土地占有極端不均衡、種姓制度、龐大的貧困人口等等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因此印度一直存在爆發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土壤。印度獨立時,和新中國建國時經濟發展水平在同一起跑線上,但到1980年,印度在工業、農業、國防各層面及人口平均壽命、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已經被中國遠遠落在後面。1991年後,尤其是進入新世紀後,新自由主義也開始在印度盛行,舊的沉疴遭遇新自由主義毒藥,其結果只能是社會矛盾的進一步激化。
2017年4月24日,印度共產黨(毛主義者)戰士在切蒂斯格爾邦的蘇克瑪地區向印度中央後備警察部隊發起一次攻擊,造成中央後備警察部隊25名人員死亡和7名人員受傷。這一事件再次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向了印共(毛)。正實現經濟快速增長、在國際上被廣泛譽為「明日之星」的印度,在國內一些地區事實上還存在著印共(毛)的平行政權。
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以後,將全國範圍內原有剿滅毛主義運動的「綠色狩獵行動2」升級為更為嚴酷的「綠色狩獵行動3」。2015年5月莫迪親赴居於毛主義運動核心地帶的切蒂斯格爾邦,對該地區的剿滅行動做出指示。切蒂斯格爾邦年底專門出台了針對印共(毛)「丹達卡冉亞」解放區的「2016任務」計劃(屬於「綠色狩獵行動3」)——旨在於2016年年底前,徹底擊潰「丹達卡冉亞」解放區(丹達卡冉亞穿越安得拉邦、切蒂斯格爾邦、中央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奧里薩邦,位於印度中部,覆蓋著茂密的森林,占地約8萬平方公里土地。該地區大約有2,000多萬人口,是一個部落民聚居的地區,印共(毛)在這裡有延伸非常好的組織體系,「人民政府」替代了印度政府對於該地區的管理和控制)。由此印共(毛)與政府的對抗不斷升級,2017年4月24日的襲擊就是在該背景下發生的。
後馬宗達時代的「納薩爾巴里運動」:碎裂與整合
印度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有三次武裝鬥爭高潮,分別是:1946年—1951年特倫甘納農民武裝鬥爭;1967—1971年納薩爾巴里運動;2004年至今,印共(毛)領導的席捲半個印度的「毛主義運動」。「納薩爾巴里運動」主要由印共(馬列)領導,以印共(馬列)書記查魯·馬宗達1972年被捕病死獄中為轉折點走入低潮。後馬宗達時代的「納薩爾巴里運動」以一系列衝突、分裂與合併為特徵,是21世紀印度「毛主義運動」復興的前奏和基礎。
馬宗達去世後,印共(馬列)不斷陷入新的分裂。以朱哈爾、納格胡珊·帕德耐克和威諾德·米什拉領導的非常有影響的印共(馬列)分支為例,儘管認為自己是印共(馬列)的真正繼承者,但實際上其政治路線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支黨1974年更名為「印共(馬列)解放」。1976年,該黨主張限制純軍事鬥爭,成立了一支由共產黨和非共產黨組成反國大黨民主陣線,並修正過去「完全拒絕議會政治」的立場。但是在接下來的3年中,該黨也陷入一系列分裂。康達帕里(安德拉邦)從該黨分裂出來,並於1980年組建了「人民戰爭集團」。人民戰爭集團完全拒絕議會民主體制,並主張發動旨在建立人民政府的「人民戰爭」。但人民戰爭集團嚴格限制「殲滅階級敵人」,強調發展群眾組織。「印共(馬列)解放」攻擊「人民戰爭集團」為「冒險主義」,「人民戰爭集團」批判其為印共(馬)拙劣的模仿者。
1989年「印共(馬列)解放」在「印度人民陣線」的旗幟下,首次在比哈爾邦參加選舉。儘管「印共(馬列)解放」並未完全放棄武裝鬥爭,但其在毛主義運動的政治版圖上開始系統性收縮,一步步失去領地和支持者,在大選中的表現也乏善可陳。
「人民戰爭集團」是後馬宗達時代「納薩爾巴里運動」所有的分裂派別中最重要的。因為今日印度毛主義運動所執行的主導路線就是「人民戰爭集團」的思想路線。今日毛主義運動成為印度國內安全的最大威脅以及「平行政府」的建立,都歸因於人民戰爭集團。「人民戰爭集團」導致了整個印度毛主義運動戰略的一系列調整。
「毛主義者共產黨中心」是印度毛主義運動光譜上的另外一支重要政黨。「毛主義者共產黨中心」成立於1969年10月20日,屬於納薩爾巴里運動的一部分,但由於與印共(馬列)之間的戰略分歧,該黨從未加入過被視為毛主義共產黨之母的印共(馬列)。「毛主義者共產黨中心」發源於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在將近30年間該黨吸收和團結了眾多印度的革命者和革命團體。該黨將武裝鬥爭作為主要鬥爭形式,將發動持久人民戰爭作為黨的主要任務。2003年「毛主義者共產黨中心」與「印度革命共產黨中心—毛主義者」合併為「印度毛主義者共產黨中心」。
「人民戰爭集團」始於安得拉邦和泰米爾納杜邦,在將近三十年間團結了幾乎全國各地革命者,其組織網絡延展至全國各邦。印度毛主義者共產黨中心發源自西孟加拉邦,在幾十年間,團結吸收了全國各邦的多個革命團體。2004年9月21日,「印共(馬列)人民戰爭集團」和「印度毛主義者共產黨中心」合併為印度共產黨(毛主義者)。關於此次合併的重要意義,印共(毛)書記賈納帕蒂闡述道:「印共(毛)的成立是印度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里程碑。成立一支團結的、基於馬列毛主義的毛主義政黨,是印度國內、南亞地區乃至全世界珍視革命理想和飽受壓迫民眾的強烈願望。如今這個夢想變成了現實。」印共(毛)雄心勃勃地宣稱要建立一個大革命區,從尼泊爾到比哈爾邦到安得拉邦及以外的地區……其目標是通過持久人民戰爭奪取國家政權。2007年印共(毛)「九大」的召開標誌著當代毛主義運動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此次大會解決了黨內政治問題的爭論,實現了印度毛主義者在意識形態上的進一步統一。
印共(毛)官方文件對革命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有著清醒的認識。「革命從不是一片坦途,革命道路千迴百轉……在最後的勝利,即實現共產主義之前,沒有最後的勝利。」
21世紀印度毛主義運動的根源
1947年印度獨立後,面對英國殖民者留下的凋敝、饑荒不斷的農村經濟,國大黨進行了一場非常失敗的土地改革,其主要內容是:廢除柴明達爾中間人制度,調整租佃關係;以及施行土地占有最高限額。儘管中間人制度表面被廢除,但柴明達爾等舊有的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得到保護。其一,其保留了大量自留地;如在北方邦土改前約有柴明達爾(包稅地主)190萬人,擁有自有地713萬英畝,土改後,他們保留了約700萬英畝土地,成為新的大地主階級。其二,他們獲得了巨額賠償金。據統計,全國給地主補償金的預定總額為66億盧比,而這筆補償金是由原柴明達爾制下的佃農負擔的。如果佃戶要把他耕種的土地購進為自己所有(私產),則需另向政府交納相當於柴明達爾原從該土地純收入的3-28倍的金額(補償金)。因此,在廢除中間人包稅制度過程中,柴明達爾獲得一大筆補償金,而佃農卻支付出一大筆補償金。
在基本廢除中間人制度後,從1959-1960年開始,印度土地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制訂有關「土地最高持有限額」的立法。從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印度各邦雖然都制定了這種立法並進行了多次修訂,但在具體執行中,在各邦政府中擁有強大影響的地主、富農和農場主階層竭力反對推行這項改革。因此無論是國大黨還是人民黨執政時期,這項立法始終沒有認真推行。印度名義上是實行三權分立的民主、自由的制度,但是在階級力量不均衡的情況下,地主階級比僱農甚至比政府能享受更多的民主、自由。在土改過程中,地主們往往通過司法訴訟阻止政府徵收限額外的多餘土地。印度法庭使得執行土改最為積極的西孟加拉邦政府無法徵收171,000英畝已經被確認的「剩餘」土地。在印度其他各邦,法庭這種阻礙土改的作用更為顯著。
印度土改失敗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印度的民主制度僅代表少數人的利益。美國大學實地考察團駐印度的高級學者、曾任加爾各答和新德里美國印度研究所所長的馬科斯·弗朗達,對印度幾十年的土改作了一個概括。他指出「幾乎在每一個方案中,這些改革都被用來提高中等自耕農的經濟和政治地位,而對持有較大面積土地的農戶來說,則比任何人都更為有利」。1969年8月30日《經濟與政治周刊》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通訊員報道說:「在邦里,國大黨的主要成份是富農、中農和絕大多數代表大的灌溉者的議會議員。」根據邁倫·韋納在六十年代中期時對古吉拉特邦凱拉區和卡納塔克的蘭杜爾格區的國大黨進行詳細調查後的結論,國大黨主要是從占有二十英畝以上土地的5%的人口中吸收黨員積極分子和領導人的,所以國大黨的積極分子是經營農業的上層分子的代表,而不是無地佃農和農業勞動者的代表。對於印度土改,1972年印度土地改革計劃委員會的《土地改革評論》做出結論說:「總的評價是,印度獨立以來所實行的土地改革法在土地關係方面並沒有實現應有的改變。」該委員會認為,「主要原因是缺乏政治力量……在大部分鄉村裡.應得到好處的農民是消極的、渙散的、無組織的……此外行政當局對貫徹執行土地改革的總的態度是冷淡的。事實上,印度的官僚們實質上是一些反對土地改革的勢力集團。負責實施土改法的下級人員住住也在那些有權勢的土地所有者支配之下,這些地主逃避已制定的法律,是既得利益者。」
土改過程可以看出,印度農村原有的柴明達爾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被保護下來,首先,他們保留了大量的自留地轉化為新地主,其次他們獲得了巨額的補償金。農村中其他有勢力的地主階級和富農(如部分轉租地主、上層永佃農及孟加拉的喬特達爾)則正式轉化為擁有土地所有權的新地主,他們也是土改的受益者。本質上,這是利益在上層階級中間的調整和分配,一部分土地從大地主手中轉移到中小地主手中,正是通過這個方式,國大黨既沒有從根本上得罪之前的柴明達爾等階層,同時又擴大了自己在中小地主和富農階層中的執政基礎。土改的受損者是農村的下層階級,即廣大的僱農、分成農和失地農民。因此土改後印度農村無地僱農的人數迅速增長。據估計,1951年為2,752萬,1961年增至3,148萬,1971年增至4,557萬,1981年增至5,600萬。……這是納薩爾巴里運動退潮後,毛主義者仍然能在印度農村紮根並不斷發展壯大,並在21世紀重新掀起鬥爭高潮的重要現實基礎。一定程度上說,正是印度歷史上土改的失敗,將今天印度共產黨(毛主義者)發動的印度農村土地革命推向了政治舞台的中心。連印度內政部都不得不承認,農村經過22年有計劃的發展之後,傳統的土地持有者仍有強大的勢力,而且「迄今已實施的各項計劃仍然是更多地有利於較大的自耕農,而不是更有利於較小的佃農。至於分成農和無地僱農,他們則經常被撇在一邊。其結果是……擴大了差別,加劇了社會緊張關係……」,從而使「某些政黨」(印共(毛)和印共(馬列))有機可乘。」
在印度獨立後的前30年里,依靠國有企業,印度迅速建立了包括冶金、機械、汽車、拖拉機、飛機、船舶、化工、建材、煤炭、電力、原子能、精密儀器及各種輕工業在內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這些主要是之前依靠私人資本無法建立的企業。但到80年代初中期,國有經濟在印度國內生產凈值中占1/4,其中主要是第二第三產業,而印度的國有經濟中有40%屬於行政部門的財政支出(如行政費、國防費等),這樣印度的國有企業僅占15%。而資本家階級所有的經濟占40%,其中包括一些規模龐大的壟斷財團。封建地主經濟及個體經濟占35%,其中封建地主經濟占國內凈產值的15%,和國有企業實力相當。在印度工業經濟中,私人壟斷財團占據統治地位,據1965年印度壟斷委員會的報告,印度前75家壟斷財團全部資產為260億盧比,在印度全部私營企業總資產中占46.94%。
印度獨立以來的國家性質本質上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甚至保留了大量的封建主義殘餘,但是由於印度國內存在廣泛的貧困人口和強大的左翼力量,印度國大黨在早期一直宣稱走民主社會主義式的第三條道路。儘管許多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政策無法真正落實,但是國大黨早期的左傾姿態或多或少是對印度國內大資產階級和大地主階級的一種威懾和制約。從1991年開始,這種局面發生了逆轉。1989—1991年間,社會主義陣營出現了巨大的混亂,蘇聯東歐劇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陷入低潮,新自由主義思潮興起。1991年7月初,拉奧政府宣布施行新經濟政策,標誌著印度國內右翼主張的新自由主義理念正式獲得統治地位。新經濟政策的具體內容有:以市場自由化推動競爭、國企逐步私有化、大力引進外資、降低關稅以推動貿易自由化等,以充分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系融入美國資本主導的全球化。21世紀以來,印度政府刺激經濟發展的第三隻手是大力引進外資。2005年印度國大黨通過了《經濟特區法案》,使建設經濟特區成為印度政府吸引海外戰略投資的核心戰略。這一法律的頒布使得印度各邦經濟特區建設蜂擁而上。由於《經濟特區法案》對土地使用要求過於寬鬆,許多地方打著經濟特區建設旗號,實際上從事土地開發。大批土地被廉價徵用,失地農民得不到應有的補償。由此引發的農民與征地官員之間的衝突事件不斷。有分析指出,印度的經濟特區是官商勾結盤剝農民的「圈地運動」,而征地法和《經濟特區法案》已經淪為地方政府與商人勾結起來進行尋租的工具。據印度經濟學家巴杜里估計,按照目前印度建立經濟特區的模式,這種經濟特區在每創造一個就業機會的同時,也毀掉了4個農民的生計。
印度的大規模新自由主義「圈地計劃」遭到了印共(毛)的極力反抗。印度大力引進外資、積極讓跨國公司跑馬圈地的很多地區,恰恰是相對貧困落後和印共(毛)活躍的地區。2007年2月1日的《印共(毛)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激烈抨擊了印度政府的圈地行為:自由化、私有化、全球化的政策正在向全世界的工人階級進攻,他們卑劣地想把勞動者的手腳捆住,以便於大資本的巧取豪奪……300個計劃內的經濟特區事實上是建立了300塊外國領土,這些外國領土劫掠我們大量的良田,這些外國領土裡充斥了無數國內外的政治騙子……印共(毛)九大號召人民盡一切可能捍衛土地與房屋,堅決打退這些毀滅性的野蠻的『資本遊牧部落』」。
印度施行新自由主義改革後,GDP不斷增長,但是普通人民大眾的生活越來越貧困。印度政治經濟制度的失敗在與中國的對比中表現得十分明顯,可以說,印度常年處於大饑荒之中:1961年,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時期,當年糧食總產量13650萬噸(不包括薯類),當年人口6.5859億,人均糧食207.26公斤。而印度1991至2004年的人均糧食產量在155至183公斤之間,可以說印度常年處於比中國1961年還要嚴重的大饑荒之中。世界銀行2008年的全球貧窮報告指出,全世界共有14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印度就有4.65億人,占印度總人口的42%,占世界貧困人口的33%。2010年10月,美國《紐約時報》推出了一份新的報告,印度最貧窮的8個邦中有越來越多的人陷入貧困之中,人數多達4.21億,比非洲26個國家的總人口之和還要多。
當代「毛主義運動」是對「納薩爾巴里運動」的繼承和延續,也是對全球化印度顯著社會經濟不公的回應。
21世紀印度毛主義運動的戰略戰術
早期納薩爾巴里運動衰落的主要原因:一是戰略上的失敗。未能建立一條包括窮人、無地農民和工人階級的統一戰線,且執行了錯誤的「殲滅戰役」戰略;二是缺乏合適的意識形態引領。後馬宗達時代的納薩爾巴里運動歷經起伏,並在不斷的曲折中獲得發展。較之納薩爾巴里運動,當代毛主義運動在思想理論、組織上和戰略戰術的應用方面,都更為成熟和優越。
1、印共(毛)的革命目標。印共(毛)《黨章》規定:印共(毛)終極目標或最高綱領是建設共產主義。新民主主義革命仍以土地革命,即實行持久人民戰爭奪取政權為中心任務,走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道路。
2、印共(毛)的組織特點。印共(毛)《黨綱》規定,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黨必須保持地下鬥爭狀態。黨在選擇黨員方面十分嚴格。首先,黨員必須完全接受馬列毛主義;其次,個人利益必須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黨組織可以根據地理區劃或者生產領域來建立。黨的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中央委員會是最高執行權威。與過去不同,如今毛主義者在大城市投入很多,他們認為一個穩定的黨組織在完成革命最後目標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如黨總書記賈納帕蒂所言:「如果沒有奪取印度大城市,革命將是未完成式。」黨組織在城市工作的原則是:「政治中心化」和「組織去中心化」。文件中有如下解釋:全體黨員和一切機構,特別是基層黨員,必須有可靠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基礎,因此他們可以獨立地工作,並根據黨的路線做出正確的決定。另外,其城市鬥爭策略還包括,利用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和資本家中的一些進步力量,與其他共產黨革命團體和大規模的民眾組織進行合作,同時介入一些社會公共議題的鬥爭,例如水資源問題、交通和社會安全問題等。在毛主義者力量在城市並不強大的時候,這些發展戰略都將是有效的。
印共(毛)通常在人口規模達到500—3000人的解放區建立人民政府。印共(毛)的人民政府通常由8個部門構成:財政、保衛、農業、司法、教育文化、衛生、森林保衛和公共關係。人民政府定期進行選舉。印共(毛)在高揚馬列毛旗幟的同時,尊重當地民俗傳統,「人民法庭」由於其高效率和充分保護人民利益,深受老百姓的歡迎。印共(毛)的武裝組織人民游擊解放軍在印共(毛)的革命鬥爭中居於極為重要的位置。印共(毛)的文件《我們的財政政策》揭示了其財政的三大主要來源:第一,黨員的黨費、黨稅和人民的捐獻;第二,沒收敵人的財產和對敵人的罰款;第三,通過進步的稅制系統,在游擊區和解放區收取稅費。
3、印共(毛)戰略戰術的應用。與過去印度左翼極端主義不加批評地接受「一刀切」模式不同,當代毛主義運動更加重視印度社會—經濟—文化的多樣性。基於對多樣性的理解和認識,毛主義者提出的戰略重點從一個邦到另一個邦都有極大不同。印共(毛)擇取的具體戰略取決於當地具體的社會經濟環境。例如,在安得拉邦,毛主義者致力於改變封建土地關係。而在位於部落民帶的奧里薩邦和切蒂斯格爾邦,毛主義者致力於維護部落民對森林產品的權利。對於毛派來說,在兩個或者三個邦之間的邊界建立游擊區和解放區非常容易。以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切蒂斯格爾邦交界處的加德切羅利地區為例,由於邦政府對自殺農民的冷漠,該地區的毛主義運動變得十分強大。
印度政府對印度毛主義運動的圍剿
1、印度政府圍剿毛主義運動的階段:自毛主義運動80年代復興以來,印度統治階級對其進行的圍剿一直沒有間斷過。從總體上看,大體可以分為層層遞進、規模不斷擴大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1991年「一月覺醒計劃」為代表的民團時期;第二個階段是以2005年「和平行動」為代表的邦政府時期;第三個階段是2009年11月開始的由中央政府發動的全國範圍的龐大、縝密和殘酷的「綠色狩獵行動」。這是一場全方位的戰爭,除了軍事進攻外,印度情報部門積極開展信息心理戰、情報戰、經濟戰等軟戰爭加以配合。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後,將「綠色狩獵行動」升級為打擊力度更強、手段更為殘忍的「綠色狩獵行動3」。
2、印度政府圍剿毛主義運動的戰略:印度中央政府剿滅印共(毛)的戰略深深打上了「低烈度戰爭」的烙印。印度版「低烈度戰爭」特徵如下:(1)投入大量軍事和情報力量對印共(毛)進行圍剿。印度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動用了各式專門對付毛派游擊隊的軍事和準軍事力量。這些武裝力量明目繁多,歸納起來,大概有幾類:警察部隊、準軍事部隊、突擊隊、軍隊和民團。這些軍事和準軍事力量具有如下特點:均被傳授以反對毛主義的理論、戰略和戰術;均配備現代化的武器和通訊設備;均受過特殊訓練。(2)對印共(毛)發動信息心理戰。持續對印共(毛)進行意識形態、文化和輿論攻擊,目標旨在分化反抗力量,瓦解其群眾基礎,動搖民眾對人民戰爭的信心以及引起印共(毛)戰士及民眾思想上的混亂等。(3)清除印共(毛)領導人是剿滅戰略的關鍵。一名印度安全部隊高級官員透露,「我們相信大約有50名高級領導人分散在全國各地。我們鎖定目標並施以嚴酷打擊,使之群龍無首」,「這樣對付毛派就容易多了」。剿滅印共(毛)領導人的手段包括製造「假遭遇戰」、出資誘降、採用各種秘密手段(包括啟用叛徒進行暗殺)等。2014年印度莫迪政府上台後,將印共(毛)從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到村級委員的人頭價格提升至原來的5倍。
3、印度政府圍剿毛主義運動的成效:(1)印共(毛)上層損失嚴重,但到2012年該局面已經得到遏制。迄今為止,印共(毛)損失的最高領導人是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阿薩德和金尚吉。阿薩德從事革命40 餘年,是印共(毛)卓越的理論家和新聞發言人;金尚吉是印共(毛)中央政治局的軍事領導人。二人分別死於2010年7月和2011年11月的兩場「假遭遇戰」。金尚吉的死亡直接導致了原本蓬勃向上的西孟加拉邦毛主義運動的衰落。2012年奧里薩邦領導人潘達的背叛使得該地區的運動大為削弱。鑒於敵人對領導層密集的殺害,印共(毛)將保護領導層和增強主觀力量提升至戰略的高度。2012年以來,由於應對得當,印共(毛)領導層被大規模捕殺的局面已經得到遏制。印共(毛)領導層很可能意識到,使用手機、衛星電話等現代化設備很容易被美國國家安全局和印度政府鎖定,因此轉移至密林深處。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有效地降低了領導層的損失。(2)作為「綠色狩獵戰爭」的一部分,印度政府對印共(毛)發動信息心理戰,將印共(毛)汙衊為「恐怖主義」,妖魔化印共(毛)的新聞造假在媒體上司空見慣。這種手段可以在一定時間段內有效地影響印度中間階級和其他國家的普通民眾,阻止印共(毛)外圍同情者及其支持力量的壯大,然而對印共(毛)直接聯繫和依賴的底層群眾的影響效果是十分有限的。(3)由暴力衝突導致的死亡人數銳減,但印共(毛)控制的核心區域保持完整,他們牢牢掌握著『紅色走廊』的核心區——賈肯得邦、切蒂斯格爾邦、比哈爾邦、奧里薩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在一些地區印共(毛)的實力反而得到鞏固和增強。例如,安得拉邦、切蒂斯格爾邦、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的毛主義運動處於活躍上升狀態。
通過對印共(毛)和印度政府這場新世紀的較量進行比較分析,可以了解到:從2004年印共(毛)成立到2009年印度政府發動「綠色狩獵行動」之前是印共(毛)迅速崛起和壯大時期。2009年末到2011年是印度政府發動「綠色狩獵行動」猛烈的戰略進攻時期,此時的印共(毛)處於被動守勢和持續的危險之中。2012年以來,印共(毛)逐漸渡過了危機,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2013年至今,印共(毛)初步恢復了力量,開始恢復活躍和生機。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以來推出了更為殘酷的升級版「綠色狩獵行動3」,但是迄今為止,雙方實力對比並未發生明顯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