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幣分離(the separation of money from state )簡單來說:政府不再“單獨”享有和“壟斷”貨幣發行權!央行發行法幣是一種公共契約,實行寬松貨幣救市是執行公共契約,目的是實現公共利益。但實際上,市場中並不存在“公共契約”,也不存在“公共利益”,市場的本質上只有私人企業與私人利益,這一道天然的鴻溝隨著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出現,政幣分離行動已經慢慢開始了。貨幣也可以是一個市場呢?
一,通貨膨脹真實的故事——金圓券
(國統區海報:“鈔票滿天飛,人人活不了”)
故事還得從抗戰之前說起: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開打之前,也就是 1935年即進行了一次幣制改革,在全國範圍內發行流通所謂法幣,並同時大量增加了法幣的發行額。法幣從一開始發行,就已經埋下了隱患。
真正的災難,就是從1939年左右開始的。災難的起源還是來自于戰爭,在抗戰早期,國民政府的軍隊無法阻擋日本的侵略,導致沿海省份和一些重要的工業城市區落入敵手。而國民政府本身也退到重慶大後方,相當于被切斷了與其他國家的聯系通道。在此基礎上國民政府依然要應對大量的軍事開支,故而逐漸的入不敷出。
1937年下半年和1938年全年的時間裏,國民政府開支達到39.2億元,而收入卻只有7.6億元,如此巨額的虧損讓國民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
其一:國民政府發行大量的救國公債,其中只有少數是居民募集認領的款額,而大部分由四大銀行(中央,農業,中國,交通)押借。而四大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又是依靠貨幣的發行,因此國民政府爲了拆了東牆補西牆不得不增加法幣的發行數量,以保證能從銀行手裏得到現款:自1938年以後法幣發行量迅速增加並達到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八十七點二,而1942年以後更甚,則達到了百分之一百三十二點五。
曾經有人統計過100元法幣的購買力:
1937年買兩頭牛,46年兩個雞蛋,
46年六分之一塊肥皂,
47年可以買一個煤球,
48年可以買五分之一兩大米,
49年解放前夕,能買五十萬分之一兩大米。
一筆戰前可以買2500斤大米的資産,1948年只能買起一根油條。
如果說,大量發行法幣還是不得已而爲之的手段,那麽接下來國民政府幹的就是自掘墳墓的勾當,他們自己走上了一條惡性循環的道路:國民政府增加各種捐稅款項,實際上幾乎摧毀了小民族工業和農民産業。同時其征購農産品的價格遠遠低于市價,甚至還不用現金收購,而是給農民一些轉眼就失去價值的征購代價卷之類的東西——這是一種本質上的掠奪和欺騙行爲。
最後的結局曆史已經告訴了我們!
二,負利率是世界經濟的良藥?
(圖:聯邦基金利率走勢圖,來源:興業證券)
美聯儲連續推出四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長期處于0-0.25%的最低水平。美國這種接近零的利率維持了6年之久。人類正式進入零利率(名義利率)時代。
如今,零利率甚至是負利率大勢所趨,歐洲各國紛紛加入負利率大軍,開啓負利率時代。目前,世界各國已有超過16萬億美元的負收益率國債。比利時、德國、法國和日本等國的10年期主權債券收益率都已經進入了負值區域。
(圖:歐元區、丹麥、瑞士、瑞典的利率,來源:Wind)
不過,銀行圈、資本圈對負利率普遍悲觀。“負利率是毒藥”,“負利率是量化寬松的延續”,“負利率預示著危機即將到來”,這類言論成爲主流。負利率,是拯救經濟的良藥?還是反映出世界經濟已到了“黔驢技窮”的危險境地?
零利率,已違反了市場規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商品或服務,可以零價格出售或出租。但貨幣,如今以零價格出租,且規模供應。貨幣超發能夠緩解一時之痛,但無法回避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懲罰。
負利率,至少可以說明這幾個問題:
一、負利率,說明央行貨幣政策已經黔驢技窮;
二、負利率,經濟增長極度依賴貨幣寬松政策;
三、負利率,說明邊際收益率已極度低迷,負債率極高,經濟極爲脆弱。
如此,距離經濟危機還有多遠?
三,貨幣改變與發展
現在每天使用的貨幣已完全轉變爲監視和控制的工具。隨著公共場所無處不在的監控攝像頭的興起,全部與AI驅動的實時分析聯系在一起,所有交易都立即與個人聯系在一起,很少一部分人以以前無法想象的方式控制其他所有人。“守法”思想最終導致了奴隸制。這是數字時代的平庸之惡。
金融隱私實際上也已經消失,更很難談金融自由,什麽是金融自由:數據私有權、數字資産私有權,享有私有權才有自由,才有隱私權和收益權。
哈耶克的《貨幣的非國家化》在這本書中,哈耶克將其一生堅持的自由主義貫徹到底,大膽地提出以市場競爭機制打破國家貨幣壟斷,引入競爭性貨幣和私人貨幣,攻破自由市場的最後一個堡壘。
從貨幣上講,除了哈耶克等少部分自由主義者質疑過法定貨幣壟斷權問題,大部分人還是默許了這一存在,或許沒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超主權貨幣”和“非主權貨幣”的提出與試驗不得不說:“超主權貨幣”和“非主權貨幣”是有差異的兩個概念。
所謂的 “超主權貨幣”並沒否定“主權”的存在。例如,歐元屬于以歐盟成員國原本“主權”貨幣(德國馬克、法郎、意大利裏拉、奧地利先令,等等)爲基礎的“超主權”貨幣。所以,“歐元”具有清楚的“法幣”基因和傳統。
但是,“非主權貨幣”則是指與原教旨的“法幣”沒有基因傳承的,其産生與發展與國家和政府不存在關聯性。所以,“非主權貨幣”最接近哈耶克的“貨幣非國家化”的理念。如同“法幣”一樣,“非主權貨幣”也是“無中生有,只是“法幣”需要國家和政府背書,而“非主權貨幣”則是使用者和受益者背書。不僅如此,“非主權貨幣”的“無中生有”需要以一個規則、一個算法、一種技術爲基礎。
比特幣爲代表的數字貨幣去中心化方式獲取了很多人的擁戴,讓市場選擇自己的貨幣,這是否是一種比美聯儲更優越的發行機制呢?時至今日,比特幣突破萬元美金大關,發展勢頭強勁,全球采用率也在不斷提高,盡管存在障礙,但爲世界經濟的發展和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參考資料
【1】我們離經濟危機還有多遠? 智本社
【2】2019年,世界貨幣體系終于面臨改變 數字資産研究院CIDA
【3】區塊鏈經濟:數字貨幣能否成功? 清和
【4】十五個億很多嗎?從一張五百萬金圓券說起 百度
文:小閘蟹
圖片:網絡
排版:烴貝mini
烴貝簡介:
烴訊率屬于上海烴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www.tingbei.info):專注于區塊鏈産業研究和行業價值發現,區塊鏈第一商業評論,打造成爲最有影響力的管理者社區!目前聯合500多家區塊鏈圈內和傳統媒體爲的區塊鏈管理者提供快訊和深度專業的行業解讀,打造數字經濟發展聯盟生態,爲項目方提供快訊/軟文/社群聯合推廣,全案營銷,項目孵化,項目品牌宣傳,策劃和推廣,交易所上幣,市值管理,量化交易,大會營銷,線上發布會,創意海報,營銷文案撰寫,場外交易,礦場礦機礦池和海外媒體報道等全方位服務。
文字涵義:烴(ting):由碳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的有機化合物,是天然氣和石油的分餾産物、煤的幹餾産物都屬烴類,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貝:古代代表金錢,受益權益證明;圖形涵義:象形,六角形,鏈狀結構如同區塊鏈的區塊和節點。
法律聲明:
知識産權聲明:凡注明作者“烴訊”的所有文字稿件,其版權均歸上海烴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授權,任何機構、組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帖或以刪減、截取等其他方式複制發表。
免責條款:
本報告中所載的所有內容系由 “烴訊區塊鏈”獨有的數據和分析資源制作而成的,旨在爲區塊鏈行業從業者提供技術參考。本公司文章僅作參考使用,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果用戶依據本公司資訊進行投資或交易買賣而遭受損失,本公司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對于訪問者根據本公司出具的報告所做出的其他行爲,除非有本公司的明確書面承諾,否則本公司不承擔任何形式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