鲈魚是什麽魚呢?“江上往來人,但愛鲈魚美。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古人爲吃鲈魚也夠拼搏的。《嘉佑本草》載:“鲈魚,多食宜人,尤良。”鲈魚肉質潔白肥嫩,細刺少、無腥味,味極鮮美,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可入藥,是一種極其珍貴的補品。鲈魚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鲈魚有這多的藥效,那麽我們怎麽吃,才更營養呢,味更美呢?
1、清蒸鲈魚加黑豆豉:鲈魚一條,洗淨除內髒及魚鱗,(但要小心魚翅很硬,稍不小心就紮手,我被紮手很多次,緊急處理:擠出被紮傷口處的淤血,多流幾滴,知道血色鮮紅爲止,用氯化碘消毒,然後用雲南白藥粉敷在患處,壓迫止血,用紗布包紮固定,一天就好了。紮傷的傷口不處理好,感染後患無窮,小心行得萬年船。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瀝水30分鍾,然後在魚的背部劃幾刀,用蒸魚豆豉腌制20分鍾,放適量姜片,大蔥絲,黑豆豉,女兒紅,在蒸鍋裏,大火蒸15分鍾即可,食之前再滴入適量豆豉蒸魚汁即可。清香,魚肉細嫩。
2、清蒸鲈魚加黑木耳:做法同前,只是蒸魚時將黑豆豉去掉,加入適量黑木耳即可。甘甜可口,鹹甜適中,唇齒留香,色味俱佳。
那麽我還是介紹一下豆豉的益處吧。豆豉是中國傳統特色發酵豆制品調味料。 最早的記載見于漢代劉熙《釋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紀的《食經》一書中還有“作豉法”的記載。 《本草綱目》:黑豆性平,作豉則溫。既經蒸署,故能升能散;得蔥則發汗,得鹽則能吐,得酒則治風,得薤則治痢,得蒜則止血;炒熟則又能止汗,亦麻黃根節之義也。也就是說豆豉性平,味鹹。歸肺、胃經。具有和胃,除煩,解腥毒,去寒熱的功效。清代陳曾首有詩贊,曰:“了無蹄迹蹴園蔬,風味清嚴勝旨腴”,說的就是豆豉調味之妙。
再說說女兒紅吧。女兒紅是紹興市的地方傳統名酒,屬于發酵酒中的黃酒,用糯米發酵而成,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營養豐富, 《本草綱目》雲:米酒氣味苦、甘辛、大熱,主治行藥勢,通血脈,潤皮膚,散濕氣,除風下氣,解馬肉、桐油毒性。清代袁绶《清平樂.女兒紅》寫道“登筵曾佐辛盤,浸來糖醋微酸”去魚腥,色味俱佳。
最後說說黑木耳吧。黑木耳是世界上公認的保健食品。我們民族早在4000多年前的神農氏時代便認識、開發了黑木耳,並開始栽培、食用。《禮記》中也有關于帝王宴會上食用黑木耳的記載。黑木耳幹品中蛋白質、維生素和鐵、鈣的含量很高,其蛋白質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尤以賴氨酸和亮氨酸的含量最爲豐富。中醫認爲,黑木耳性味甘平,具有清肺潤腸、滋陰補血、活血化瘀,明目養胃等功效。黑木耳可以抗血小板聚集,還具有補鈣的作用,長期食用可以降低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防止肢體抽筋。宋代朱熹有詩雲“樹耳黑垂聃,登盤今亦乍”。稱贊黑木耳。
不防您也試試這兩道菜吧,健康是吃出來,不能因爲我喜歡什麽就吃什麽,一定吃適合自己身體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