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一則緬甸前總統溫敏和前國務資政昂山素季被緬甸軍方發動“政變”逮捕的消息在互聯網上迅速發酵,引發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早在2015年,以溫敏和昂山素季爲首的全國民主聯盟,成爲緬甸曆史上第一屆通過自由民主選舉上台執政的政黨,當時,整個國際社會還普遍對昂山素季政府表示了看好。
甚至有的國際政治專家提出,緬甸終于結束了多年來民族對立鬥爭、內戰不止的混亂局面,向著和平發展的道路穩步前進了。
但好景不長,僅僅只過了不到6年時間,隨著緬甸軍隊的政變和軍政府的再次掌權,緬甸國內又陷入了內戰混亂的局面。
可以說,近代緬甸的曆史幾乎就是一部相互傾軋、此消彼長的內戰史,而作爲偏居東南亞一隅的小國,這些年在國際上聽到緬甸的消息幾乎也都與戰爭有關。
常年的內戰和過度的內耗,也導致了國家的動蕩和經濟的落後。
按理說,緬甸無論是國土面積還是國內的礦産、森林資源,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都是首屈一指的,但緬甸的經濟發展,卻遠遠落後于近鄰越南和泰國,這裏面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爲內亂。
那麽我們不禁會感到好奇,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個國家如此的動蕩不安呢?
其實,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而緬甸的國內矛盾也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中最首要的還是曆史地理的原因。
從地圖上看,整個緬甸的東部、西部和北部都是群山環繞的山地或者高原,只有中南部靠海的地區是海拔較低土壤肥沃的平原。
從高空俯瞰,整個緬甸地形呈現“馬蹄鐵”的形狀,而特殊的地理環境,也導致了緬甸異常複雜的民族形勢。
由于屬地山川溝壑衆多,地形支離破碎,曆史上,緬甸的土地上就一直居住著衆多相互獨立的民族,這些民族雖然相隔不遠,但彼此的宗教信仰、文化傳統卻完全不同。
據統計,在緬甸國土上,登記在冊的民族就多達130多個,這是一個什麽概念呢?
和我國作一個對比,我國960萬平方公裏的廣袤土地上,也一共才生活著56個民族,但在國土面積不及我國一個省的緬甸,這個數字幾乎是我們的兩倍,而複雜的民族構成,也導致曆史上緬甸很少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大一統國家。
在我國的史料記載中,當時建立在緬甸國土上的衆多小國,大多都是依附于我們中原王朝的附屬國或者藩屬國。
這些小國基本都是互不往來、各自爲政,經常爲了爭奪土地和人口大打出手,因此彼此之間一直處于相互敵對、相互防範的狀態。
直到我國明朝時期,緬甸才出現了一個相對比較強大,有能力掌控衆多民族的統一政權——東籲王朝。
東籲王朝鼎盛時期,基本上統治了現在緬甸的大部分疆域,國內也一度出現過短暫的繁榮強盛的氣象,甚至還多次擊敗過當時在東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強國暹羅(即如今的泰國)。
但僅僅靠武力的強盛是無法長久的,因爲東籲王朝上層主要是以緬族人爲主,因此王朝對國內的其他主要民族,例如傣族、撣族、若開等都采取了奴役和高壓的政策。
雖然對外征戰有所建樹,但國內矛盾卻並沒有得到緩解,相反,就像一個高壓鍋一樣,隨時有爆發和炸裂的可能。
隨著東籲王朝開啓了北上挑戰我們明朝的“作死之旅”,王朝的氣數也就迎來了盡頭,在被明朝軍隊痛擊一頓之後,這個緬甸曆史上罕有的統一王朝也迅速土崩瓦解了。
很快,緬甸又回到了小國林立、互相征伐的原狀,直到近代外部侵略者的到來。
首先來的是英國人,幾乎不費一兵一卒、一槍一炮,緬甸就淪爲了英國的殖民地。
就像在印度的所作所爲一樣,英國殖民者最擅長利用殖民地當地的民族矛盾來制造事端,以期讓各個民族相互對立爭鬥來實現統治的平衡。
自此,緬甸的幾個主要民族在英國殖民者的輪流“拱火”之下,矛盾愈發激化,相互之間的襲擊、屠殺和戰鬥幾乎都成了家常便飯,而殖民者則“坐收漁翁之利”,趁機從緬甸掠奪了大量的資源和財富。
第二個以征服者姿態來到緬甸的是日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以解放者的姿態擊敗英國人成爲了緬甸實際上的宗主國。
但由于日本當時主要的精力都是在對付美國和侵略中國,所以日本人對緬甸的民族矛盾同樣是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態度。
在日本人看來,只要能順利從緬甸掠取戰略物資以供其在太平洋和美國進行較量,即便當時緬甸內部征戰不斷,日本人也樂“作壁上觀”。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前文講到的昂山素季的父親——緬甸開國元勳昂山將軍率領緬甸革命軍趕走日本者順利建國後,情況才開始出現了轉機。
常年在緬甸各地作戰抗擊侵略者的昂山將軍,對各民族仇恨對立的局面深感痛心,于是在他上台執政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緬甸各民族代表共同協商緬甸的治國之策。
最終,在昂山將軍的極力促成之下,緬甸各民族代表共同簽訂了緬甸近代史上著名的《彬龍協議》。
這個協議不僅賦予了各個民族平等的公民權利,還開明地采取了民族高度自治的政策,這一舉措真正贏得各民族的支持和諒解,事情開始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但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令所有人滿意,這個民族政策出台後,占緬甸人口將近70%的緬族人不幹了,他們不僅沒有理解昂山將軍的良苦用心,甚至還認爲昂山是他們緬族人的叛徒。
最終,受人尊敬的昂山將軍,在不久後就被緬族的極端民族主義分子給刺殺了,他生前力主的民族融合政策也戛然而止。
昂山的繼任者們,幾乎都是堅定的大緬族主義者,他們甫一上台就立刻將《彬龍協議》全部作廢,進而出台了一系列打壓和攻擊少數民族的政策,妄圖把緬甸建設成爲緬族一家獨大的民族沙文主義國家,把其他少數民族變成奴隸和附庸。
這一下,衆多的少數民族不幹了,本來統一和諧的大好局面也不複存在了。
這些少數民族都各自都建立了自己的軍隊和武裝力量,這下,他們更是肆無忌憚地占山爲王,公然和政府軍對抗了起來。
最早舉起反政府旗幟的是曆來被緬族人欺壓得最慘的克倫人,他們在1949年就建立了自己的少數民族武裝,並利用山地利于隱藏的地理優勢和政府軍長期打遊擊,政府軍拿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後來,緬甸軍方通過發動政變上台後,索性直接廢除了聯邦制,更加赤裸裸地推行緬族獨大的民族獨裁政策,並加緊對各少數民族武裝進行打壓和清繳,妄圖通過武力解決問題。
哪知道,這樣不僅沒有起到穩定局勢的作用,反而迫使其他少數民族團結起來,與政府進行更爲激烈的對抗,國家的形勢也就急轉直下。
自軍政府上台後,各地方武裝與政府軍的武裝沖突就幾乎沒有斷絕過,整個國家也就長期處在內戰分裂的狀態,各種暗殺、爆炸、屠殺更是家常便飯,人民連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更別說發展經濟了。
要知道,在二戰中被日本占領前,緬甸在英國統治下曾經在整個東南亞經濟水平都是非常靠前的,緬甸的前首都仰光更是舉世聞名的大都市,就連新加坡的國父李光耀在新加坡建國之初倡導的口號都是“學習緬甸模式,爭取向緬甸看齊”。
但在軍政府的殘暴統治和國內頻繁的內戰消耗之下,緬甸國內經濟迅速地衰落下去,到現在已經淪爲了世界上最爲貧困的國家之一。
所以,歸根結底,導致緬甸長期分裂內戰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源于緬甸建國後激進的民族政策和軍政府的殘酷暴虐。
而在此背景下,緬甸各地尤其是緬北地區基本都是長期處于“地方武裝割據”的狀態,而盤踞在緬北最主要的幾股勢力分別是:講漢語寫漢字的果敢族、全民皆兵的克欽人、號稱緬甸“第二特區”的佤邦以及勢力範圍最大、軍力最強的撣邦。
果敢人其實是生活在緬甸北部的漢族人,他們的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
傳說,明朝被清朝取代之後,偏居一隅的南明小朝廷眼看複國無望,一部分文臣武將就率領軍隊從雲南一路退守緬甸,最終在緬北地區落腳。
雖然後來這股勢力遭到了投降清朝的吳三桂的多次打擊,但一部分軍隊還是保留了下來,並通過與當地人通婚逐漸定居了下來,這些人不僅保持了過去漢族的語言文字、就連官方語言也都是中文。
如今,我們要是有機會來到果敢軍隊控制區的城市,你就會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這裏的大街上所有的店面招牌用的都是漢字,人們說的也都是漢語,就連人民幣在這裏都屬于通用貨幣暢行無阻。
果然同盟軍曾經也是一支實力非常剽悍的地方武裝,在上世紀60年代-90年代很長一段的時間裏,果敢軍都是緬甸政府軍避而遠之不敢招惹的對象,果敢也一直處在一個高度自治的狀態。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2009年,隨著政府對果敢地區和果敢族態度的逐漸緩和,果敢與緬甸政府的關系也逐漸從對立轉爲融合。
在經曆了一系列的談判後,一部分支持政府的果敢同盟軍被政府名義上收編,果敢在保持部分獨立的情況下也承認了緬甸政府的合法地位。
在果敢地區西面將近1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盤踞著克欽族及其武裝力量,居住在這裏的克欽族人大概有100多萬,傳說中他們來自遙遠的蒙古草原,屬于蒙古人種的一個支脈。
也許是繼承了蒙古人骁勇善戰的血性和血脈,克欽邦與緬甸政府軍的軍事對抗和戰爭,一直以來都是最爲激烈的。
就在前兩年,由克欽人自發組建的克欽獨立軍,還曾與緬甸軍政府爆發過激烈的沖突,戰火甚至一度蔓延到我國雲南邊境線上。
爲了防止自己的“領土”被政府軍趁機占領,克欽一直實行的是全民兵役制,男子只要年滿16都必須到軍隊接受嚴格系統的軍事訓練,熟練掌握各種武器操作技巧和分隊作戰要領,幾乎做到了全民皆兵,這也是他們幾十年來保持較高戰鬥力的原因。
而要說諸多緬甸地方武裝中哪個最著名,大家腦海裏一定會浮現出“金三角”這幾個字,在各種影視作品的描述中,這裏不僅遍地是毒品,到處是毒枭,更是犯罪的天堂。
而這個傳說中的“金三角”地區有很大一部分就隸屬于緬甸的佤邦。
佤邦自治區,是與我國雲南直接接壤的一片廣袤土地,生活在佤邦的佤族人其實大部分人祖上也都和我們同宗同源,在曆史上很長一段時間,佤邦都屬于中原王朝的領土。
直到英國人的到來,佤邦才逐漸被蠶食鯨吞成爲了英屬緬甸的勢力範圍,1948年,一小部分從雲南敗退而來的國民黨殘部來到了這裏,與當地武裝合並組成了著名的佤邦聯合軍。
作爲緬北最強的武裝力量,緬甸政府對這裏基本上是鞭長莫及的,于是部分國民黨殘部就利用這裏特殊的氣候環境和地形位置做起了鴉片生意,後來又逐漸和號稱“世界第一大毒枭”的坤沙合作,這才有了臭名昭著的“金三角”的存在。
而經過近年來新的佤邦領導人上台後的一系列政策,當地人依靠種植罂粟爲生的情況逐漸得到了改變。
而撣邦曾經是緬甸地域最大的一個自治區,區內60%都是撣族人,曾經,撣族一度和緬甸政府走得比較近,撣族的領袖還曾經在軍政府擔任過要職,撣邦也被納入過政府軍的勢力範圍。
但隨著緬甸軍政府緬族獨大的極端民族政策的出台,緬族與撣族作爲緬甸的兩個人口最多的民族矛盾也逐漸加深並積累了起來。
此後,圍繞撣邦的土地和民族問題,政府軍和撣邦地方武裝之間爆發了很多激烈的軍事沖突,雙方各有勝負,誰也奈何不了誰。
直到1993年,撣邦甚至直接單方面宣布脫離緬甸聯邦,成立獨立的撣邦共和國。
這一下就觸碰了緬甸軍政府的底線,隨後,緬甸政府軍聯合佤邦和果敢地方武裝,對撣邦展開了緬甸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清剿行動。
盡管撣邦的軍隊戰鬥力很強,但畢竟架不住幾方軍隊的聯合進攻,最終在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和代價之後,于1996年向緬甸政府軍投降,撣邦也被正式納入了政府軍的管轄範圍。
但事情沒有因撣邦軍隊的投降而完結,96年之後,一小部分撣邦殘留軍隊2003年在撣邦南部地區又再次組建了撣邦獨立軍,與政府軍進入了對峙的狀態。
可以說,自1948年昂山將軍等聯合衆多部落和少數民族組建聯合政府以來,緬甸長期都是處于分裂內戰的“非和平”狀態。
作爲緬甸國內人口占絕對優勢的緬族人,自建國起就一直想要作爲“高人一等”的存在,對其他各民族也一直是采取敵對和打壓的政策,這也就導致了國內各方勢力的長期對立。
而緬甸政府軍雖然一直致力于打擊和削弱地方武裝力量,但由于自身軍事能力的欠缺和國內經濟落後的現狀,在曆次的“清繳”戰爭中都是輸多贏少。
而且,緬甸的地方武裝也的確是太多了,政府軍經常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根本是應接不暇、也無力回天。
沒有一個國內安定的政治環境作支撐,地方武裝要想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就不得不長期從事鴉片種植、毒品、軍火買賣等非法活動來賺取金錢,最終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而這種種惡行在國際社會上,也給緬甸帶來了長期的負面影響,很長一段時間內,緬甸都被國際社會打上了軍事獨裁、犯罪橫行的標簽,國際地位一直處在一個十分尴尬的境地。
好在隨著中國、越南、泰國等周邊國家近年來不遺余力地扶持和幫助,這種國家分裂、毒品泛濫、民生凋敝的狀態開始逐漸出現了明顯的好轉。
2015年,緬甸還首次以民主選舉的方式通過投票選出了昂山素季爲首的民選政府上台執政,那段時間,甚至連一向仇視緬甸的美國態度也開始有所緩和,美國總統奧巴馬還專程訪問了緬甸,與昂山素季展開了友好的會面,似乎一切都在朝著一個好的方向在發展。
但隨著去年軍政府的再次政變上台,民選政府被強制解散,一切又似乎回到了原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緬甸要想徹底結束內戰混亂的局面,也絕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達成的,緬甸的複興之路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