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知道,監理是工程質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不忘初心,勇于擔當,努力做好監理工作。同時,我們又要緊跟形勢變化,積極改革發展。
改革發展的關鍵是創新。創新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技術創新,還有業態創新、模式創新、集成創新以及理念創新和思想解放等等。基于改革發展創新的理念,小賽將從以下十個方面展望監理行業的改革與發展。
工程監理行業改革發展展望
1、進一步明確監理定位和職責
監理的重要性不容懷疑。近幾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幹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等一系列中央文件都強調了工程監理的重要性,表明中央對監理行業的重視。
現階段質量安全形勢依然很嚴峻,而工程監理是工程質量安全的重要保障。“放管服”既要“放”又要“管”。如果“弱化監理”、“取消監理”,只放不管,一放了之,後患無窮,那不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監理”一詞顧名思義:一是監督,二是管理。監督是政府監管職能的延伸,是體現社會責任、法律責任和政府關注的痛點。管理則是爲業主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當前,全國安全生産形勢嚴峻,但全國質監、安監人員很少,總數只有5萬多人,與大規模的建設任務相比,不堪重負。而全國的監理人員已近117萬人,沒有理由不去發揮好這支專業隊伍的作用。
我們既要和政府緊密聯系,協助配合政府承擔監管的一些專業工作,又要爲業主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監督和管理並不沖突,監理行業今後要 “兩條腿”走路,兩者並重,不可偏廢。
2、推進行業轉型升級,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
全過程工程咨詢是監理企業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方向。有條件的監理單位在做好施工階段監理的基礎上,要向上下遊拓展服務領域,爲業主提供覆蓋工程建設全過程的項目管理服務以及包括前期咨詢、招標代理、造價咨詢、現場監督等多元化的“菜單式”工程咨詢服務。企業還可通過兼並重組等方式提高企業整體能力和水平。
如果我們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到位,爲業主創造的價值得到充分認可,企業的效益也會大幅提高。
國外這方面的服務取費一般占投資的5-10%。比如蘇州工業園區的一個美國企業投資6億元的制藥項目,業主付給新加坡顧問公司的服務費爲6千萬元。業主投資方願意支付高達10%的費用,一定是認可顧問公司的服務價值。如果不能爲業主創造價值,業主絕對不會付這麽多費用。
全過程工程咨詢的發展打破了過去行業分割的局面,兄弟行業也在提升能力搶占市場。市場競爭不講情面,高付出方得高回報,沒有權力搞不了全過程。設計去做全過程工程咨詢是順流而下,正如李白的這首詩:“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順流而下,才可能一日千裏。而監理去做全過程工程咨詢則是逆流而上,不進則退,我們需要比設計行業付出更多的努力。
因此,監理企業開展全過程工程咨詢,從長遠來看,最好有設計資質;如果沒有設計資質,那就要有設計能力;如果沒有設計能力,那也要有設計管理能力,否則就談不上什麽全過程。
爲彌補設計方面的短板,有的監理企業與設計企業建立戰略合作;有的與設計企業組合爲一體;有的與設計企業共同出資,組建一個新的企業。這些探索都值得鼓勵。
3、加強科技創新
監理企業要加強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創新能力,提升創新增值服務,延伸核心競爭力。
當前,有的企業應用互聯網+工程管理的模式,還有的企業依托可視化的視頻監控系統,加強了對項目的遠程支持,提高了現場管理能力,通過改變傳統的監管模式,實現了監管模式的創新,彌補了現場管理力量不平衡的問題。
監理企業如果不加強總部對各項目的支持和管理,還是像過去一樣“以包代管”,只靠各項目部各自爲政,遲早會出問題,管理水平也很難提高。
因此,通過科技應用在企業實施“強後台-精前端”的管理模式改革,對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方面必將産生重要作用。
4、提高BIM等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
現在大家都在應用BIM技術,設計、施工等兄弟行業都在行動,時不我待。我們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要從監理生存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看BIM。BIM的應用,不僅僅是個技術問題。
對于監理轉型升級來說,它是具有戰略意義的一項工程。如果不迎頭趕上,監理的“三控兩管一協調一履行”無法同步落實,全過程工程咨詢也邁不開步。BIM的靈魂是信息。
當今市場,誰掌握信息,誰就掌握全局。監理企業只有發揮自身優勢,以BIM應用爲切入點,全面掌握工程建設全過程信息,才有利于我們掌控全局,爲業主和項目提供科學、高效、全面的服務,才能實現監理行業一直追求的所謂高端服務的價值。
5、探索監理文化建設
大家知道,規劃是龍頭,設計是靈魂,施工是主體,各行各業都有其自身鮮明的文化特征。那麽,監理的文化是什麽呢?我們還缺乏全面深入地研究探索。業內不太明晰,社會上更不了解。
因此,我們要積極研究探索監理文化,找准監理的文化特征,努力提高監理的社會地位,提升監理從業人員對行業的認同,讓人們對監理行業有准確的認識,樹立起監理行業品牌,擴大社會影響力。
6、加快推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爲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進一步發揮信用在創新監管機制、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監理行業應著力打造行業誠信體系,加快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平台建設,完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記錄,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機制,積極推動地方、行業信息系統建設及互聯互通,構建市場主體信息公示系統,實行信息公開。
探索制定工程監理企業、監理人員信用管理辦法,推進工程監理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提高工程監理行業的社會公信力。
7、打造學習型組織,培養高素質人才
監理是智力服務型行業。要引進培養留住人才,向人才要效益,在實踐中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能力,同時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理念,與企業實際相結合,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有些企業,通過組建企業大學、集中培訓等方式開展人才培養,開展技術交流,成效頗好。
8、鼓勵監理企業拓展業務
鼓勵監理企業在政府購買服務中發揮作用。監理企業的一大優勢在于監督管理。監理企業應積極拓展監理業務範圍,代表政府監管部門履行現場監督檢查等職責。
比如,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委托北京市建設監理協會代表政府開展“混凝土駐廠監理”服務;重慶市大渡口區建委爲解決政府監管力量薄弱的問題,購買監理專業團隊服務,爲在建工程提供安全隱患巡查服務;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通過招標來委托監理企業開展工程質量安全巡查,簽訂政府采購合同,成效很好,僅兩輪檢查即發現現場隱患問題3505項。
這些問題上報省住建廳後,再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四川省協會也受省住建廳委托開展項目檢查,行之多年,成效顯著。吉林省監理協會與政府部門關系密切,各市縣質監站、安監站是省監理協會的會員,形成了“同盟軍”的關系。
9、完善法律法規
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建立法治社會的目標,監理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法治建設。
國家正在從轉變政府職能、簡化行政審批、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等方面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
中央部署的掃黑除惡鬥爭,重點打擊工程建設領域的賄賂、恐嚇、欺騙、威脅、暴力等黑惡勢力行爲,加大懲罰力度,保護建築市場的良性發展。這些都是加強法治建設的具體舉措,也是對監理工作的有力支持。
10、下大力氣加強標准化建設
全面制定監理行業的技術標准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加強標准化建設,有利于明確監理工作職責、內容和深度,有利于抑制監理任務委托與承攬中的不合理壓價,有利于考核評價監理工作質量,有利于判別事故中的監理責任。
據對近年來發生的質量安全事故分析,其中大約70%的事故中監理方負有責任,另外30%監理方則沒有責任。因此我們要通過標准來科學合理地界定監理在質量安全管理當中的責任。
履職盡責的可以依法依規減責、免責,履職盡責不到位的就將依法承擔責任。而不是在發生事故後簡單地一概而論監理有責還是無責。總之,一方面要提高監理服務能力和水平,一方面要合理界定監理責任。
通過標准化建設來規範行爲、改進工作,促進監理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孔子說:“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結合我們的工作實際,也就是說:智者不惑是發現問題,仁者不憂是直面問題,勇者不懼就是解決問題。現在再回頭看“一小二弱三缺”,針對這些問題,“小”就去擴規模,“弱”就去強能力,“缺”就去補缺陷。
在當下全過程工程咨詢如火如荼的發展形勢下,兄弟行業都在奮發努力,都在轉型升級,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不求進取。建築行業應該不忘初心,抓住機遇,揚長補短,改革創新,砥砺奮進,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爲建築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