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導報訊 5月23日下午4點15分,正在日本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倡導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正式宣布啓動。拜登總統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面對面方式出席,其他與會國家以在線方式參加。
宣言主張通過“公正且強韌的貿易”等促進地區內的經濟發展,強調對普遍受惠的新經濟圈的協作,內容包括:(1)貿易、(2)供應鏈強韌化、(3) 清潔能源、去碳化及基礎設施、(4)稅收和反腐等四大支柱,將啓動分別簽署政府間協定的談判。
岸田首相和拜登總統、莫迪總理在“印太經濟框架”啓動會議上。
“印太經濟框架”未涉及美國國內反對意見根深蒂固的下調關稅,而是通過制定跨境數據移動規則等來推進自由貿易,將深化在半導體和清潔能源等重要技術上的合作,強化競爭力和經濟安全。通過了即使不完全贊同也允許參加一部分領域的做法,力爭實現涵蓋面更廣的框架。
據美國政府透露,IPEF的磋商有美國、日本、韓國和印度等13個國家參加。13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之和占全球約四成。
美國退出TPP後,中國引領RCEP生效,並申請加入TPP,穩步擴大在亞太經濟區的立足點。另一方面,美國國內對自由貿易的抵制在中西部鐵鏽工業區(Rust Belt)根深蒂固,拜登政府無法應對回歸TPP等自由貿易協定,降低進口關稅的做法。
“印太經濟框架”啓動會議。來源:日本首相官邸FACEBOOK。
IPEF的13個初始成員是美國、日本、印度、韓國、澳洲、印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新西蘭和文萊。緬甸、柬埔寨和老撾等東盟成員沒有參加。
13個成員國中有11個國家(除印度和美國之外)都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 (RCEP) 的成員,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框架,占世界GDP的30%,中國也屬于RCEP。
13個成員國中的7個,包括日本、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澳洲和新西蘭,屬于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全面和進步協議 (CPTPP)成員,美國于2017年退出該協議。
IPEF是拜登政府因自由貿易談判難以進行,又不甘心在亞太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上落後于中國而提出的有別于自由貿易的經濟框架。
IPEF 由四大支柱組成:(1) 公平和有彈性的貿易;(2) 加強供應網絡(供應鏈),供應鏈強韌化;(3) 基礎設施、脫碳、清潔能源;(4) 稅收和反腐敗。
“印太經濟框架”未涉及美國國內反對意見根深蒂固的下調關稅,而是通過制定跨境數據移動規則等來推進自由貿易,是一個旨在通過加強半導體和先進技術等重要商品的供應網絡,同時納入TPP中包含的處理與貿易和數字貿易相關的勞工和環境問題等規則的框架,旨在“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強化競爭力和經濟安全。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高官表示,在貿易領域,將就數字、勞動和環境制定新的規則。將放寬要求企業設置服務器、將數據保存在本國內的“數據本地化(Data localization)”限制的等。
在目前的13個成員國中,退出RCEP談判的印度和不是TPP成員的東盟國家印度尼西亞包括在內,參與國範圍的擴展可能比TPP和RCEP更廣。
IPEF與TPP和RCEP的決定性區別在于,它不是相互取消關稅的“自由貿易協定”,這導致參與國只會加入某些領域。如果許多國家只參與某些領域,作爲經濟夥伴關系框架的效果可能達不到TPP和RCEP的效果。
一直在尋求美國回歸TPP的日本如何評價IPEF?日本一位貿易主管表示 :“我們沒有看到東南亞新興經濟體加入 IPEF的好處,IPEF不涉及關稅削減,也沒有給其他國家機會進入美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