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
1991年中國與東盟正式開啓對話進程,如今中國與東盟的合作關系已步入“而立之年”。2021年11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指出,“這30年,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格局深刻演變的30年,是中國和東盟把握時代機遇、實現雙方關系跨越式發展的30年”。中國與東盟的合作關系在這30年中不斷提質升級,並最終建立了“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系”。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一個占全球GDP總額近1/3的超大自由貿易區將中國與東盟的命運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今天,中國東盟關系無疑已經樹立起了亞太合作的典範。
自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系以來,雙邊貿易迅速升溫,實現了跨越式發展。1991年雙邊貿易額僅有79.6億美元,但隨著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成,雙邊貿易規模呈現井噴式增長。2011年雙邊貿易額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在20年間增長37倍之多。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嚴重沖擊下,雙邊貿易額逆勢增長至6846億美元。也是在這一年,中國和東盟互相成爲對方的第一大貿易夥伴。
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的快速增長,是雙方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産業互補所形成的必然結果。當前,中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經濟這輛高速行駛的列車爲包括東盟在內的世界各國和經濟體提供了無可替代的發展機遇。例如,2016年中國與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泰國共同啓動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旨在打造瀾湄流域經濟發展帶。5年來,中國提供資金支持湄公河國家開展了互聯互通、電站電網、經濟開發區等40多個重大基建項目,通過瀾湄合作專項基金,支持六國提出的500多個惠民項目。另外,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持續向縱深推進,中國和東盟國家間的互聯互通水平也不斷提升。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正式通車,讓老撾由過去的“陸鎖國”變爲如今的“陸聯國”。與此同時,中泰鐵路、雅萬高鐵、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等一大批項目也正在穩步推進。
更值得一提的是,RCEP的正式落地爲中國與東盟的産業鏈和供應鏈重組提供了絕佳契機。當前,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和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的疊加影響下,全球産業鏈和供應鏈的脆弱性日益突出,使得産業鏈和供應鏈的本地化、區域化的趨勢愈加明顯。中國與東盟由于地理位置鄰近,經濟互補性強,在産業鏈和供應鏈重組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RCEP締約國均承諾將區域內超過90%的貨物貿易降爲零關稅,此外還制定了統一的原産地規則,強化了貿易便利化條款,減少了通關時間和商品流通程序。因此,RCEP成員國之間的高比例零關稅政策將爲中國與東盟之間貨物自由流通提供絕佳的制度條件。
在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合作基礎不斷得到夯實的同時,我們也需注意到,域外國家小動作不斷,試圖幹擾雙方經貿合作的大局,以遏制中國的發展。美國政府持續炒作南海議題和“中國威脅論”,炮制所謂“債務陷阱”,鼓吹“一帶一路”倡議將形成以中國爲中心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其離間中國與東盟的意圖昭然若揭。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共同開辟和平發展之路,共同謀劃互利共贏之道,這是中國人民和東南亞各國人民的根本訴求,也是我們的最大利益所在。正如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去年在出席中國-東盟(10+1)外長會時所言,“南海不是也不應成爲大國博弈的角鬥場”。如今,南海問題當事國已審議通過了“南海行爲准則”框架,其“前言”部分已達成初步一致,二讀正在有序推進。而且東盟國家也無意充當大國博弈的棋子。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曾公開表示,不願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中國與東盟山水相連,友誼源遠流長,只要雙方堅持互信對話和平等磋商,域外國家挑撥離間的圖謀就必定失敗。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經過30年的平等對話,中國與東盟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推進,構建更爲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步伐不斷加快,雙邊關系正處于曆史上的最高水平。實踐充分證明,中國與東盟國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開展更高標准與更高質量、更大規模與更大效益的務實合作,機遇無限,前程遠大。可以相信,無論未來還有多少風險和挑戰,還會遭遇多少困難和挫折,中國和東盟都能始終堅持對話與合作的大方向,克服重重挑戰,共同爲地區和世界的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責任編輯:戚易斌 唐華 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