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台灣《中國時報》12月2日文章,原題:美國爲何放棄改變中國體制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稱美國尋求與中國“共存”,而非遏制中國或發動新冷戰,拜登政府無意重蹈改變中國體制的覆轍。在習拜視頻會上,拜登表達類似說法。拜登政府的說法符合北京7月對來訪的美國常務副國務卿舍曼提出三條底線之一的“美方不得挑戰、诋毀甚至試圖顛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美方高層的表態究竟是對華長期政策轉變抑或一時的安撫、妥協,有待觀察,是否因而牽動美台關系,則值得進一步思考。
沙利文資料圖
美國幹預甚至企圖改變他國政權早已不是秘密,背後除了維護自身霸權利益,還有意識形態根源。自中美建交以來,美國除了利用中國牽制蘇聯,還看上(中國)豐沛低廉的人力資源,更有不少西方人認爲隨著經濟發展創造大量中産,中國會出現(西方)民主化。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交往是美對華政策的主流。
但事與願違,中國經濟發展創造的新富階層,不但沒成爲反對中共的主力,反而因在經濟發展中獲利,成爲中共政權最堅定的擁護者。經濟發展帶來的資源也讓中共的治理能力與監控效率大幅提升。隨著中國國力快速提升,美國對中共政治體制感到焦慮。到了特朗普時期,除了發動貿易戰與科技戰,(更是)毫不掩飾企圖改變中共政權的野心。
拜登上任後,延續了特朗普強硬的反中路線,並利用多邊關系構建反中同盟。但是,沿襲特朗普的貿易戰不但收效甚微,面對美國國內經濟情勢的惡化還(令拜登)備感壓力。(美國)在全球性議題上又需要中國合作,所以放棄改變中國體制不只是釋放善意,也因爲面對中國實力與中共治理能力的現實。
最近在新加坡舉辦的研討會上,資深外交官及學者馬凱碩指出,一個人口只有中國1/4、曆史只有250年的國家,不可能對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國家進行演變。中國有自己獨特的政治曆史和傳統,十分清楚什麽有利于中國。反觀美國體制,出現嚴重問題,陷入金權政治。大約一半美國人生活水平過去30年沒太大改善。中國人注意到造成美國體制失靈的因素,正試圖避免陷入類似情況。
美國認識到現今中美實力的變化,要改變中國體制,無異癡人說夢。美國需要的是尋求一個有利于美國利益和價值觀的國際環境,與中共和平共存,而不是寄希望于類似于冷戰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