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是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特聘院士、新加坡前常駐聯合國代表。成長並工作于新加坡這個文化大熔爐中,他深受亞洲傳統與文化熏陶;先後在華盛頓與紐約任職十余年,他又深谙西方——尤其是美國——的文化與政治。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采取的對華政策致使中美關系遭遇嚴重困難。在此背景下,這位資深外交官的專著《中國的選擇:中美博弈與戰略抉擇》在中國出版。
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特聘院士、新加坡前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經濟部記者、金融采編室主任王恩博近日對話馬凱碩。馬凱碩認爲,中美關系可以實現雙贏,不同曆史經曆不應成爲中美加深相互理解的絆腳石。中華文明的崛起或複興並不會對西方文明構成威脅,各方應通過加強現有全球框架與多邊機構的能力,達成一套共同價值觀以應對全球性挑戰。
以下爲對話全文摘編:
王恩博:您的著作《中國的選擇:中美博弈與戰略抉擇》英文版書名爲“中國贏了嗎(Has China Won)?”。在您看來,中美關系裏需要一個贏家嗎?
馬凱碩:《中國贏了嗎》這一書名確實具有一定挑釁意味,但閱讀這本書時,大家會發覺我並不主張中美關系中應該有一位贏家。相反,我認爲中美關系可以實現雙贏。作爲兩國的朋友,我正努力鼓勵兩國進一步加深相互理解,同時也防止兩國關系出現最壞的情況。
《中國的選擇:中美博弈與戰略抉擇》。馬凱碩 著
王恩博:中美兩國遠隔重洋相互審視,對彼此的理解似乎皆有偏差,導致有時各執一詞。出現這種偏差的原因是什麽?雙方是否天然缺乏共鳴?
馬凱碩:中美兩國間缺乏相互理解是可以理解的。兩國過去200年的不同曆史經曆決定了其不同觀點。過去150年間,美國取得了巨大成功。相比之下,中國從1842年到1949年飽經屈辱。因此,中國一直非常專注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鑒于這些曆史經驗,美國對其在未來10-20年內可能變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一前景深感不安。因此,許多美國人認爲美國應極力阻止中國回歸。而中國的主要目標則是徹底洗雪百年屈辱,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確保中國受到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尊重。
從理論上講,不同曆史經曆不應成爲兩國加深相互理解的絆腳石,但事實上,正如我在書中所述,兩國存在著大量誤解。例如,美國對中國的一個重大誤解是美國人認爲中國人對其現狀不滿意。
所幸,斯坦福大學的一位美籍華裔心理學研究員範瓊(Jean Fan)記錄了這種看法爲何是完全不正確的。如其所說,中國正以一種深刻而內在的方式發生變化,而且變得很快,如非親眼所見,這種變化簡直讓人難以理解。中國的文化、自我觀念與士氣正在迅速地轉變——大多是朝好的方向轉變,這與美國的停滯不前形成了鮮明對比。”
王恩博:對于中美之間未來會否發生重大地緣政治競爭,您在書中的答案是:既不可避免,也可以避免。如何理解這種矛盾?
馬凱碩:說它不可避免,是因爲這場競爭是由深層次結構性力量所驅動的。在過去200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中國和印度始終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只有在過去的200年間,歐洲、緊接著是美國才超越了中國和印度,開始成爲世界曆史的主導者。因此,中印的回歸只是使這一反常現象結束,但美國卻拒絕接受這一現實。
說它可以避免,是因爲中美兩國在全球問題上有著共同利益。近來,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等重大全球挑戰,表明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兩國能夠攜手應對這些問題。中美在增進人民福祉方面也有著共同利益。例如,多年來,美國在中東地區發動了數場不必要戰爭,浪費了數萬億美元,這使得美國亟須改善其國內基礎設施,而中國恰好擁有建設此類基礎設施的財政和體制能力。由于中國已成爲基礎設施超級大國,中美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合作符合雙方利益。
資料圖:中國高鐵。劉玉良 攝
王恩博: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在聯大發言中表示美國“不尋求新冷戰”,但即便西方媒體也對此持懷疑態度。您如何評價拜登的表態?中美會不會出現“新冷戰”?
馬凱碩:拜登總統表示,美國不尋求與中國進行新冷戰,這是一項非常積極的進展。但盡管如此,許多深謀遠慮的美國觀察家指出,拜登政府並沒有扭轉特朗普政府推行的許多消極政策。兩位富有遠見的美國觀察家也提出了同樣的看法。《華盛頓郵報》時事評論家法裏德•紮卡利亞 (Fareed Zakaria) 表示:“拜登的外交政策是對特朗普外交政策的忠實延續,是對奧巴馬外交政策的否定。”《金融時報》專欄作家愛德華•盧斯(Edward Luce) 指出:“拜登與特朗普在處理中國問題上沒有什麽實質性區別。”因此,如果拜登政府能夠取消一些特朗普政府實施的消極舉措,將是積極的進展。
資料圖:美國總統拜登。
王恩博:部分西方政客和智囊在理解中華文明時,往往基于一些文化偏見作出非此即彼的判斷。例如將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誤判爲新帝國崛起,將太平洋足夠大能容下兩個大國的東方智慧誤判爲與美爭霸。在您看來,中華文明對西方文明是一種威脅嗎?
馬凱碩:中華文明的崛起或複興並不會對西方文明構成威脅。中國相信,中華文明、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等多種文明能夠和諧共存。中國不相信“文明沖突論”,相反,中國相信文明對話,包括向西方文明學習、吸收西方文明精華等。
許多美國人認爲,中國文明與西方文明的本質一樣——當其愈變愈強時,將渴望征服其他領土。這是一個誤解。事實上,令人驚歎的是,在漫長的中華文明史上,中國沒有征服過地理上與自身接近的領土。十五世紀初,在哥倫布試圖找到一條通往所謂“香料群島”的路線之前近100年,中國海軍就已經在鄭和的領導下七下西洋,其乘坐的船只比葡萄牙或西班牙的船只大得多,他帶領的船隊最遠到達非洲。但值得注意的是,他沒有征服或占領任何越洋或遙遠的領土。這反映了中國古代思想家孫子的偉大智慧:“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來自埃及的Abdelfatah Abomohra一家人展示親手制作的中國傳統雜染作品。苗志勇 攝
王恩博:人類共同面臨的疫情流行、生態危機、貧富分化等問題,正考驗不同文明的生存韌性。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我們應當如何淬煉出一種人類共同價值?
馬凱碩:過去,當世界上78億人生活在193個獨立的國家時,他們就像生活在193條獨立的船上。但現在,世界已經縮小了。78億人生活在同一條船上的193個船艙裏。如果一個船艙著火,就會影響到整條船。新冠疫情和氣候變化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疫情非但未被限制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內,反而在短短幾個月內即演變爲全球性醫療緊急事件。同樣,解決新冠疫情和未來此類大流行病以及氣候變化問題,也不能局限于個別國家。全球性挑戰的解決方案必須是全球性的。要想制定此類解決方案,需要加強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等全球多邊機構的執行力與公信力。通過加強現有全球框架與多邊機構的能力,各國能夠達成一套共同的價值觀以應對這些全球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