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心中有很多感謝,想感謝很多人。”
今天上午,由上海博物館和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館揭幕——這是上海博物館受疫情影響恢複開放後首個國際合作展。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站在展廳前感慨萬千:“籌備這次展覽好像走鋼絲,這一刻終于走到一個節點了。”
千年前的瓷碗上,畫了“卷發高鼻”的人像
步入展廳,大屏幕上一段短片再現“黑石號”當年的海上際遇,一大批文物隨船沉入海底,光瓷器就有6萬余件。屏幕一側是“黑石號”模型浮雕,模型根據真實的“黑石號”制作,船身沒有釘子和榫卯,以棕榈繩纏繞連結,這樣的造船工藝常見于阿拉伯國家的船只。
模型再現了千年前商船“黑石號”的樣貌:以棕榈繩纏繞連結,沒有釘子和榫卯結構
繞過模型,數十只“黑石號”出水的“長沙窯”陶瓷碗陳列在一起,這些碗的花紋各異,除了鳥、魚、行書漢字等圖案外,還有一只碗內描繪了高鼻卷發的西方人物頭像。據上海博物館陶瓷研究部副主任彭濤介紹,“長沙窯”開創了彩瓷新時代,以豐富紋飾和低廉價格取勝。“黑石號”上這批出水陶瓷物,很可能是專爲阿拉伯國家和地區生産的:“很多碗口處四個褐斑,是比較典型的中東紋樣。”
“黑石號”出水的長沙窯碗花色多樣,但很多碗口有四個褐色紋樣,是阿拉伯世界的紋樣
以“黑石號”爲證,千年前古絲綢之路上,人類商業和文明溝通互鑒已具規模。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到了這艘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千年沉船。2018年,在新加坡召開的中新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第14次會議上,“黑石號”沉船文物展覽作爲一項重要的文化外交項目被首次提出。
今年時逢中國和新加坡建交30周年,上海博物館與新加坡亞洲博物館聯合舉辦“黑石號”沉船文物展,被視爲繼2019年上海與新加坡開啓全面合作新機制之後,進一步深化人文藝術方面的互通互鑒。
這只千年前的陶瓷碗上,描繪了高鼻卷發的西方人形象
四次更改時間,多家博物館合力確保展覽進行
原定于今年4月揭幕的展覽,在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就因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原定的腳步。展覽時間從原定的4月推到了5月,再推遲到6月、7月,最後定在9月,“盡管受國際疫情影響,變數很多,但辦好這次國際合作展的初心沒有變過。”
楊志剛特別感謝了兩位未能到場的人——負責押運這批文物前來的兩名新加坡的文物專家。經過中國和新加坡兩國相關政府部門的反複溝通,兩位專家押運文物到達上海後,一下飛機即進入防疫的“閉環管理”,清點交接後直接按上海防疫相關規定進行隔離。
展出文物的說明卡片有兩種底紋,是策展團隊一處巧思
展覽中有一個細節,展出的文物說明卡片分成兩種款式:一種以小鳥紋樣爲背景,另一種背景則是藤蔓花紋。這是策展團隊的一處巧思:前一種背景的說明卡,是爲此次從新加坡前來的文物准備,而後一種則代表國內收藏的文物。據悉,這次展覽共展出248件/組文物,其中來自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邱德拔展廳的“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168件,剩下的則來自上海博物館館藏及國內9家文博場館借展的陶瓷、金銀器、銅鏡等各類文物。
此次展覽最重要的展品之一——“黑石號”出水的鞏義窯唐青花花卉紋盤一側,擺著另一只同樣來自鞏義窯、花紋相似的瓷盤,這只磁盤于2002年出土自揚州一處工地,現在被揚州博物館收藏。“這種中間棱形、四周由棕榈葉組成的圖案,是‘黑石號’出水文物上常見的紋飾,但不是中國傳統紋飾。”彭濤說,這樣的比較,足見唐代中國與其他文化的交互和影響。楊志剛也表示,正是希望通過將“黑石號”文物與同時期國內其他文物對比展出的方式,讓參觀者們了解唐代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感受中外溝通交流的悠遠曆史。
中間及右側的兩個唐青花盤,是“黑石號”出水的三個唐青花瓷之二,右側是揚州出土的同時期青花盤,近似的紋樣見證唐代中國與其他文化的交互和影響
這樣的巧思,卻因疫情影響成了辦展的一大難題——每次展覽時間變動,上海博物館策展團隊不僅要和新加坡方面緊急聯絡,還要和國內借展的文博單位重新協調時間。“每次調整計劃,我們就要跟所有博物館溝通,重新簽署合作協議、保險條例、運輸協議等。我這段時間就在不停地簽字,這是過去從來沒遇到過的情況。”楊志剛又感謝了出借文物並到場的陝西曆史博物館館長侯甯彬和揚州博物館館長束家平:“每次我都跟他們說,請他們一定要留出時間到上海,結果他們就調整了四次行程。”
配合此次展出,上博向陝西博物館、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借來同時期金銀器
此次展覽是上海博物館受疫情影響恢複開放後首個國際合作展,而疫情之前舉辦的“美術的誕生:從太陽王到拿破侖——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珍藏展”“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鑒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的文物至今仍在撤展中。楊志剛坦言,博物館受到疫情的沖擊跟其他行業不同,尤其是國際化程度高的博物館。“面對疫情,我們仍然堅持國際文化交流,堅持博物館間的聯合力量,只要一點可能性就繼續推動合作。”
唐代“中國制造”爲何難歸故土?
據悉,“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是目前海外發現最大體量、最精美的唐代文物收藏,此次展覽是這批收藏在中國的首次公開亮相。重歸故裏的“中國制造”,讓不少專家感慨萬千。彭濤透露,當年上海博物館就有意收藏這批文物,卻在最後關頭失之交臂。
上海博物館爲此次展覽制作的短片再現當年情境
1998年,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海域勿裏洞島的一些漁民,從16米深的海底打撈上來一些陶罐,一家在印尼從事沉船文物打撈的德國公司聞訊趕來,出水了陶瓷器、金銀器、銅器、鐵器、錢幣、玻璃器、各類香料以及生活用具等大量文物,其中陶瓷器數量高達6萬余件,越窯青瓷、邢窯白瓷、長沙窯彩繪瓷、白釉綠彩器等,涵蓋唐代南北方窯場。
瓷器上的帆船圖案昭示亞洲古代對海洋的探索
資料顯示,從2002年開始,中國幾家博物館曾先後向印尼方面提出購買意向,但因爲種種原因,最終由新加坡聖淘沙公司于2005年籌資3200萬美元購得這批文物。據新加坡媒體報道,新加坡已故酒店業富商邱德拔的後人爲此捐出巨款,購得的所有文物目前均爲新加坡政府擁有。
水下沉船寶藏歸屬權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此次商業化操作的打撈行爲備受爭議。楊志剛在展覽的《前言》中寫道:“必須指出的是,‘黑石號’沉船的打撈出水及貨品分配,並不符合國際文物保護的基本准則。”他也希望通過“黑石號”文物展覽,能讓參觀者在欣賞文物、感悟曆史的同時,進一步加深對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的認識。“當前,反對一切水下文化遺産的非科學性操作和商業性打撈已成國際共識。”
順著布展的走向,參觀者會回到“黑石號”模型處。旁邊的海洋布景上,用中英文寫著一行小字:“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惠互鑒,因互鑒而共榮發展。”有參觀者感慨:“千年曆史已經證明,沒有什麽能阻擋人類文明互鑒的步伐,疫情不會,某些人也不能。”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簡工博 題圖來源:攝影:蔣迪雯
來源:作者:簡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