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上午,“第十八屆(202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終評結果在北京揭曉,上海博物館“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從來自全國105個展覽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進入28個入圍終評項目,最終榮膺唯一一個“國際及港澳台合作獎”。同一天,該展覽還榮獲“2020年度上海市博物館陳列展覽推介精品獎”。
2020年初至今,全球都處于新冠疫情的陰霾之下,不少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只能艱難進行。去年9月15日,由上海博物館和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館揭幕——這是上海博物館受疫情影響恢複開放後首個國際合作展。展覽策劃曆時三年,因疫情四度調整,在持續101天的展期內,盡管博物館限流,參觀人數幾近25萬人次,超過2020年度總體參觀人數的三分之一。
這次展覽爲何如此吸引人?據介紹,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是海外收藏最精美、體量最大的一批中國唐代文物遺存,品類極爲豐富,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共收藏53000余件黑石號文物。爲了此次展覽,上海博物館與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一同從中甄選了168件/組珍品,包括完整的唐青花、獨一無二的江心鏡、精美的金銀器,以及國內看不到的白釉綠彩器和長沙窯外銷瓷。
“黑石號”出水的完整唐青花
“籌備這次展覽好像走鋼絲。”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曾這樣形容籌備過程。原定于當年4月揭幕的展覽,在籌備階段就因疫情打亂了原定的腳步。展覽時間從原定的4月推遲到5月,再推遲到6月、7月,最後定在9月,“盡管受國際疫情影響,變數很多,但辦好這次國際合作展的初心沒有變過。”
疫情陰霾之下舉辦這樣一場展覽,是勇氣,也是專業。楊志剛特別感謝兩位當時未能到場的人——負責押運這批文物前來的兩名新加坡的文物專家。經過中國和新加坡兩國相關政府部門的反複溝通,兩位專家押運文物到達上海後,一下飛機即進入防疫的“閉環管理”,清點交接後直接按上海防疫相關規定進行隔離。
黑石號的布展陳列別具匠心。步入展廳,大屏幕上一段短片再現“黑石號”當年的海上際遇,屏幕一側是“黑石號”模型浮雕,模型根據真實的“黑石號”制作,船身沒有釘子和榫卯,以棕榈繩纏繞連結,這樣的造船工藝常見于阿拉伯國家的船只。
展覽現場的“船”元素(圖片來源:上海博物館)
繞過模型,數十只“黑石號”出水的“長沙窯”陶瓷碗陳列在一起,除了鳥、魚、行書漢字等圖案外,還有一只碗描繪了高鼻卷發的西方人物頭像。上海博物館陶瓷研究部副主任彭濤介紹,“黑石號”上這批出水陶瓷物,很可能是專爲阿拉伯國家和地區生産的:“很多碗口處四個褐斑,是比較典型的中東紋樣。”
展覽中有一個細節:展出的文物說明卡分兩種款式,小鳥紋樣背景是爲從新加坡前來的文物設計,藤蔓花紋背景則是國內收藏的文物,展出的248件/組文物,來自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邱德拔展廳的“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168件,剩下的則來自上海博物館館藏及國內9家文博場館借展的陶瓷、金銀器、銅鏡等各類文物。
在此次展覽最重要的展品之一——“黑石號”出水的鞏義窯唐青花花卉紋盤一側,擺著另一只同樣來自鞏義窯、花紋相似的瓷盤,這只瓷盤于2002年出土自揚州一處工地,現在被揚州博物館收藏。楊志剛表示,正是希望通過將“黑石號”文物與同時期國內其他文物對比展出的方式,讓參觀者們了解唐代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感受中外溝通交流的悠遠曆史。
這些巧思,受疫情影響成了辦展要解決的一大難題——每次展覽時間變動,上海博物館策展團隊不僅要和新加坡方面緊急聯絡,還要和國內借展的文博單位重新協調時間。“每次調整計劃,我們就要跟所有博物館溝通,重新簽署合作協議、保險條例、運輸協議等。我這段時間就在不停地簽字,這是過去從來沒遇到過的情況。”當時開幕式上,楊志剛還感謝了出借文物並到場的陝西曆史博物館館長侯甯彬和揚州博物館館長束家平:“每次我都跟他們說,請他們一定要留出時間到上海,結果他們調整了四次行程。”
“黑石號”出水瓷器上卷發高筆的“胡人”
“黑石號”爲證,千年前古絲綢之路上,人類商業和文明溝通互鑒已具規模。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提到了這艘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千年沉船。2018年,在新加坡召開的中新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第14次會議上,“黑石號”沉船文物展覽作爲一項重要的文化外交項目被首次提出。
去年時逢中國和新加坡建交30周年,上海博物館與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聯合舉辦“黑石號”沉船文物展,被視爲繼2019年上海與新加坡開啓全面合作新機制之後,進一步深化人文藝術方面的互通互鑒。楊志剛坦言,博物館受到疫情的沖擊跟其他行業不同,尤其是國際化程度高的博物館。“面對疫情,我們仍然堅持國際文化交流,堅持博物館間的聯合力量,只要一點可能性就繼續推動合作。”
順著布展的走向,參觀者會回到“黑石號”模型處。旁邊的海洋布景上,用中英文寫著一行小字:“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惠互鑒,因互鑒而共榮發展。”
“千年曆史已經證明,沒有什麽能阻擋人類文明互鑒的步伐,疫情不會,某些人也不能。”一些參觀者感慨,近年來國際上單邊主義有擡頭之勢,這一展覽再現的千年前人類交往,恰似一次無聲的證明。
欄目主編:施晨露 文字編輯:簡工博 題圖來源:上海博物館
圖片攝影:除署名外 蔣迪雯 攝
來源:作者:簡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