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萊國際機場不大,在有限的幾家購物店裏,只有一家銷售旅遊紀念品,而它也是斯裏巴加灣爲數不多能買到旅遊紀念品的地方。店裏售有長鼻猴的玩偶、鑰匙扣,印有文萊標志性建築的筆記本、杯子,以及寫有“I love Brunei(我愛文萊)”的服裝等等。
這些物件雖小,但都非常精致且充滿創意。而這些小物件都出自文萊一家本土企業——文萊AEWON有限公司。
AEWON 開設的 BWN 紀念品商店
AEWON位于斯裏巴加灣Jalan Dato Ratna路的門店,是一排不算起眼的兩層白色小樓,一樓展示的産品卻囊括了公司同時經營的服裝、旅遊紀念品、勞保用品等。記者從公司市場經理方炳強那兒了解到,文萊大多數公司、學校使用的制服大多都來自AEWON。2018年9月,AEWON又一家BWN紀念品商店開業,文萊發展部長拿督蘇海米親自到店剪彩。
從2006年一家由12人組成的T恤生産商起家,到如今擁有多元化産品的本土企業,AEWON現已擁有員工120多人,總産量達300萬件襯衫。
放在文萊,AEWON足以稱得上頗具規模,但放眼國際市場,AEWON卻只能算一家中小企業。而在東南亞,有許多像AEWON這樣的企業,它們或受制于有限的國內市場,或因爲處于發展初期,企業的體量都不大。但它們涉及諸多行業,與民生息息相關,因此,也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特別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東盟國家對于中小企業的重視不僅體現在東盟經濟共同體的建設上,也體現在與中國等戰略夥伴的雙方合作中。而了解東盟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舉措,聆聽當地中小企業發展的故事,或許是中國—東盟互鑒學習,推動中小企業間合作的重要一步。
中小企業對于東盟有多重要?
什麽樣的企業算是中小企業?對于這個問題,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對不同行業都會有千差萬別的答案。
一家中國的中小企業放在馬來西亞就有可能被視爲大企業。所以中小企業的概念都是相對的。東盟各國對于中小企業的界定標准主要有銷售額、就業人數、固定資産等等。在新加坡,曾經將“至少持有30%本地股份,固定資産投資不足800萬新元,雇工不足50人”的企業界定爲中小企業;2000年,這個標准又改爲“至少持有30%本地股份,不超過1500萬新元的固定資産,雇工不足200人”。
盡管對于中小企業的界定標准在不斷改變,但21世紀以來,東盟各國對于中小企業的重視態度基本都一以貫之。這不僅是國家出于國民經濟合理健康發展的考慮,也是既有市場造就的現實選擇。
“馬來西亞的企業有98%是中小企業,而中小企業對國家的國內生産總值(GDP)貢獻非常大,並爲國家貢獻了65%的就業機會。”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局(MATRADE)負責人在2018年末的一場活動中這樣透露。而在印尼,中小微企業占到市場主體總數的99%,創造了近1億個就業崗位。
而放眼整個東盟區域,中小企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根據大華銀行和商業數據公司鄧白氏2018年發布的一份聯合報告顯示,東盟中小企業對該地區GDP的貢獻率達到50%,並帶動了該地區30%的出口業務。該報告調查的範圍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越南6個東盟國家。
“東盟中小企業主要分布在旅遊、紡織、農作物産品、林業産品、魚類養殖等領域,是東盟經濟發展的穩定器。但它們也普遍面臨資金不足、技術落後、市場競爭力弱小、信息不足等挑戰。”中國—東盟區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李好博士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表示,東盟官方應該在融資、稅負、創業、人力資源開發等領域對中小企業予以支持。
實際上,東盟國家政府已在政策制定、平台搭建等方面作出積極努力。
官方多措並舉 爲中小企業保駕護航
記者第一次見到陸洲時,他正在一個活動現場跟嘉賓交換名片,筆挺的西裝襯著年輕的面龐。
他遞來的名片上寫著“極盛遊艇俱樂部董事”。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這位新加坡華裔商人介紹道:“我們公司簡單來說做的是一個遊艇共享平台,通過平台可以租賃各家的遊艇,選擇高端定制的旅遊産品,爲遊客提供一種全新的遊玩體驗與選擇。與此同時,平台也能提高遊艇的利用率,讓‘遊艇旅遊’這種方式更接地氣。”
極盛遊艇俱樂部提供租賃的遊艇(之一)。部分産品$68/人即可體驗
2017年,28歲的陸洲因爲看到中國遊客在新加坡強大的消費力,以及新加坡遊艇共享平台的市場空白,決定將這個創業想法付諸實踐。
這一創業實踐得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科創有限公司(NTUitive)的孵化支持。該公司以支持大學發展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爲使命。“我們的項目還獲得了一些創業獎項,包括南洋理工大學創新中心創新獎,2018年入圍了深圳羅湖大梧桐創新創業大賽新加坡賽區的決賽。”畢業于南洋理工大學的陸洲,目前還是南洋國際俱樂部的副總秘書長。據他介紹,極盛遊艇俱樂部並不是他第一次創業,在校期間他就已經是一名“創客”,曾經成功實踐過“共享冰箱”等創業項目。
極盛遊艇俱樂部獲得 NTUitive 的孵化支持。左爲陸洲
目前,陸洲的團隊有6個人,平台能夠提供40艘遊艇的租賃,舉辦過遊艇晚宴、遊艇婚禮等活動。“我們2018年成功舉辦了東盟首屆遊艇旗袍大賽。眼下,大家正在緊張籌備3月要舉行的南洋國際俱樂部新春項目交流會,這將是一個在遊艇上舉辦的創業路演活動。”陸洲說,“我選擇創業一方面有家庭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因爲新加坡有比較好的創業環境,政府對中小企業有一些支持。”
事實上,新加坡99%的企業爲中小企業,因此,除了聯動高校鼓勵創新創業,新加坡政府在較早之前就設立了專門的部門——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IE Singapore),以及新加坡標准、生産力與創新局(SPRING Singapore)等,來推動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發展。2018年4月,IE Singapore和SPRING Singapore正式合並爲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以下簡稱企發局)。
“兩個機構的合並,有利于企業向單一機構尋求在能力建設和拓展海外市場方面更廣泛的援助。”據新加坡貿工部長(工業)易華仁介紹,爲了方便企業得到經濟援助,政府還不斷整合現有津貼,簡化申請過程,並上線了企發局官網ESG和企業津貼網BGP,以方便企業在線操作。
而在馬來西亞,政府主要通過MATRADE在全球各國設立的辦事處,幫助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通過馬來西亞科技與創新部爲本地中小企業提供多種資金援助。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則希望通過制定相關促進法案對中小企業予以支持。
盡管東盟各國對于本國中小企業的支持舉措不盡相同,但大體上都能“急企業之所急”。根據經合組織、東盟與東亞經濟研究所(ERIA)以及東盟秘書處于2018年9月共同發布的《東盟2018年中小企業(SME)政策指數》顯示,東盟國家在推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
該報告涵蓋了與中小企業發展相關的8個政策領域,並指出,東盟國家近年來愈加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大多數東盟國家在制定中小企業政策時,采用了一般措施和特定措施相結合的方法:一般措施包括減少繁文缛節,簡化商業登記;特定措施包括提高中小企業勞動生産率、拓展融資渠道等。
而東盟國家政府及官方機構出台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的背後,無疑是希望在廣大中小企業中逐漸形成並保持一種富有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精神的文化,推動和幫助東盟中小企業成爲具有活力的學習型和外向型企業機構;鼓勵和促進東盟中小企業之間,以及它們與域外中小企業之間建立協作和網絡關系,從而增強它們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競爭能力。
但要成長爲一家具有活力且富有競爭力的企業,東盟的中小企業除了靠官方的支持,更需要自己的努力。
迎接挑戰還是安于一隅?
“東盟中小企業有一些較爲鮮明的特點。”李好說,“例如安于現狀的保守思想,在老撾等佛教國家就比較明顯。再者是東盟中小企業中的家族企業較多,這在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非常普遍,他們凡事都親力親爲,缺乏專業咨詢和職業經理人。不過,在較爲發達的東盟國家,中小企業都能緊跟市場導向。”
墨騰創投創始人、CEO李江玕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我之前在東南亞做一個外賣APP的地推時,問一家餐廳要不要入駐外賣平台來增加自己的銷量,店家擺擺手說不需要,他們好像覺得做堂食就已經足夠了。但過了幾天,我們又去這家餐廳,告訴店家他們隔壁的餐廳已經入駐了,問他們要不要再考慮一下時,店家就撓撓頭,覺得要認真考慮這個事了。”李江玕認爲東南亞不少中小企業安于現狀的原因之一是缺少競爭和壓力。
盡管融資、人才、管理等仍然是中小企業發展要面臨的主要壓力,但身處今天這個時代,數字化、信息化帶來的顛覆性變革,正將全新的機遇與挑戰擺在各國中小企業面前。是刻意回避,還是主動應對?當那家東南亞小餐廳的經營規劃被一個外賣APP打亂時,對于不想被時代淘汰的企業而言,這個問題就已經只剩一個答案。
顯然,越來越多的東盟中小企業意識到了創新與科技的重要性。
在上述大華銀行與鄧白氏發布的聯合報告中,有高達78%的東盟中小企業在自我規劃上傾向于軟件和服務投資,如改善網頁和開發手機應用程序。他們認爲通過創新可以打造更好的客戶體驗,提高客戶忠誠度。
而在科技投資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中小企業需求最大;總體上,約60%的受訪企業已意識到,科技投資相較于傳統固定資産投資更具緊迫性,他們願意加大科技投資力度,以此推動企業業務增長。
AEWON 公司的網站頁面
當我們打開AEWON的官網,特定的頁面已經開通了在線購物功能,這家位于加裏曼丹島的文萊企業,正希望借助網絡的力量將産品賣到世界更多地方。而陸洲的極盛遊艇俱樂部,不僅可以通過公司的官網www.zenithyachtcharters.com、Instagram平台以及微信公衆號“極盛遊艇俱樂部”等渠道預約租賃遊艇,還能通過微信支付輕松買單。科技創新正在實實在在地改變著一些東盟中小企業的發展路徑。
“近年來,東盟國家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型或新經濟型中小企業嶄露頭角。緬甸、老撾等國的年輕人開始自主創新創業,並積極向日本、歐美機構尋求孵化合作。可以預見,一個極爲年輕的企業家階層正在東盟形成。”李好這樣說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看來,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中小企業”:一方面,中小企業不應稱自己爲中小企業,而是跨國企業或大型企業的前身,政府希望培養新一代中小企業有朝一日成爲新一代跨國企業。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面對的競爭也同新加坡所面對的挑戰相似,即未必具備規模,以及需要超越規模的大小與地理位置,來進入其他市場並取得資源。
可以說,“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既是新加坡政府對中小企業的美好期許,也是企業突破市場局限的一種選擇。而對于大多數國內市場有限的東盟國家而言,“走出去”的確已成爲一些中小企業的認真實踐。
“培育世界眼光和全球思維,積極進行國際拓展和布局,是東盟中小企業發展經驗中,值得中國中小企業借鑒的地方。”據李好介紹,目前,越南、柬埔寨、文萊等國的市場空間已從“深植本土”變爲“走向全球”。當地企業不再受限于傳統的地理區位、交通條件,而是直接面對全球化市場、全行業競爭,並深度參與國際分工,進行全球價值鏈的經濟技術合作。
“除此之外,東盟國家爲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也值得我們學習,因爲市場經濟本質是‘環境經濟’。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主要就是通過降低制度成本、提高投資貿易便利性來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爲廣大中小企業提供創新創業發展的豐厚土壤。”李好還強調了加大技術、模式、理念等創新,走創新驅動式發展道路的重要性。
依托“互聯網+”萌發出的電子商務、個性定制、智能營銷等層出不窮的新模式,中國與東盟的中小企業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來源:《中國—東盟博覽》“政經版”
文:黎敏
值班校對:雷藝翎
審定: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