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的巡禮
有人類就有醫學,甚至在人類還沒有進化到人時,就已經有了一些醫療了。即在人類出現之前就有醫學了,如有些動物的自體療傷本能。
中美洲有一種阿拉伯膠漿樹,樹皮內流淌著一種樹脂,當有些鹿或其它大的動物被印第安人的箭射傷後,這種動物能本能地找到那棵樹,跑到樹下,咬破樹皮,並把創口對准樹,讓樹脂流到創口上而進行自我救助。
關于人類起源有兩種學說,一種是西非起源說,認爲整個歐、亞、非洲均是在西非起源的,這是“一元說”。
另外還有多元說,人類不是單純來自西非,其他地方在西非出現人類的同時也有人類起源。
例如雲南發現了300萬年前的人類遺迹。隨著人類的進化,人類有了比較原始的醫學知識,在中華大地的人類遺址上,也有從猿人→直立人→智人的遺迹。
先後有元謀猿人(170萬年)→藍田猿人(50~60萬年)→北京猿人(40~50萬年)→丁村人(同期尚有馬壩人、長陽人,約10萬年)→山頂洞人(1萬8千年)→仰韶文化(同期尚有馬家窯文化等,4000年前)→龍山文化(尚有齊家、屈家岑、青蓮崗、良渚、大汶口、紅山等文化,約5千年)→三大部落集團。
即黃河流域姬姓(黃帝)、姜姓(炎帝)部落族,東方夷部落族太昊、少昊、蚩尤、弈部落,長江流域苗蠻部落族。
如北京猿人和山頂洞人就已經開始使用火和石頭。用火是具有醫療能力的象征。
石器時代是重要的、漫長的時代,比現在我們的文明社會還要漫長。用石頭(即砭石)治病是有記載的。
而且也已經有出土的砭石了。六十年代在內蒙發現了石器時代的砭石。砭石後演變成針刺。
神農嘗百草不是傳說,而是延續下來的口傳曆史。神農確有其人,但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世代的部落的人。
神農嘗百草是通過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有一些農作物,有一些草,具有治療的功效,這樣就開始有了藥。
如《墨子•貴義》所言“譬若藥,然草之本”,古代藥書稱“本草”。
因此中醫的起源大體上有兩個途徑:一是用石器爲治時産生了砭石,後演變成針刺;另一個是用藥治病的源頭。這二者都是遠古時代的醫療保健形式。
中醫理論的形成大約是在戰國時代。春秋戰國時代是世界文化史的軸心時代。
很多基本的知識、理論都是沿著那個時代的學術往下傳遞的。這個時代相當于希臘羅馬的那個時代,在西醫是希波克拉底時代。
中醫最早有記載的名醫是司馬遷《史記》中記載叫秦越人,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的人,他在趙國行醫之時,就有了當代扁鵲的稱謂了。
扁鵲是最早的醫家圖騰,是一個人首鵲身、用砭石治病、靈驗如鵲雀的醫者,稱扁(砭)鵲,此後爲神醫的敬稱。
在黃帝少昊金天氏的時代,用鳥作爲官名,扁鵲是黃帝部族的醫官,《素問•異法方宜論》言“砭石從東方來”,與此相合。
西方早期的醫學傳說,也有類似情況。古代人頭馬身的基戎是醫學世家的始祖,圖騰中的神醫。阿斯克勒比奧斯的醫術就是他傳承的,後來成爲奧林匹克聖山的醫神。
山東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幅鵲頭人身給人治病的扁鵲行醫圖。後來就以行業爲名,把名醫都稱爲扁鵲。
司馬遷所記載的扁鵲是脈學的鼻祖。古時傳授醫技首先要考察人品,也就是《內經》中一再說的:“非其人不傳,非其人不教”。
扁鵲是一個招待所的主任,當年他的老師長桑君經數年的考察,發覺他的人品不錯,就把醫術傳給了他。而且還讓他進行了一些訓練。
讓他飲上池水(露水),而且每日用上池水洗臉、擦眼睛,這樣可以增強診斷的能力。扁鵲在老師的指導下,刻苦學藝,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
四處行醫,名聲大震。最著名的是在虢國,國太子病逝,但扁鵲診視完後發現太子並未真死,而是假死,是暈厥。
先用針灸,讓其清醒,後用湯藥及保健方法使其痊愈。這些在司馬遷的《史記》中都有詳細記載。說明中國在戰國時代的醫療水平已經很高了。
戰國時代中醫的三派
01
扁鵲一派
後來這一派所傳授的書叫《難經》。現在有人經過考證指出,《難經》是繼承了扁鵲學派的學術思想,而且《難經》是《扁鵲內經》和《扁鵲外經》再整理而成的。
02
湯液經法派
《湯液經》是商朝輔佐成湯打天下的宰相——伊尹所著。伊尹原來是一個廚師,但很有計謀。他是廚師會經常調和百味,在調和百味過程中也就調和了百草,從而發明了現代的湯藥——包括中藥和方劑。
03
養生派
即道家學派。道家在發展到中期以後主要尊崇黃帝和老子。現在對老子有很多新的考察,得出了一些新的認識。現代研究認爲,《黃帝內經》中很多篇論就是道家學派傳下來的。
漢代首次把流傳下來的醫書重新整編,其中最著名的是《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白氏旁經》。
但後面的六部經書全部都亡佚了,僅有《黃帝內經》流傳下來。漢代以後就又出現了醫經學派,是以《黃帝內經》爲奠基的。
漢代還出現了一個著名的大醫學家——張仲景,他編著的書最早叫《傷寒雜病論》,後來延續流傳下來的內容被分成了兩本書——《傷寒論》和《金匮要略》。張仲景被尊稱爲“醫聖”。
我認爲,張仲景如果活到現在,從現代醫療水平的層面上看他也是名醫,也能治療非常疑難的疾病。很多難治的疾病在他的書中都有記載。
有些剛學中醫的本科生認爲張仲景不行,要是在現代社會連初中都考不上,他的理論已經過時了,這種觀點肯定是錯誤的。
對有創造性的曆史人物決不能如此評價,而且確實有一些目前名醫治不了的病,他都能治。關于這一點以後我們還可以再探討。
有一些先秦流傳下來的藥書,在漢代經過進一步的整編而成《神農本草經》。一年是365天,《神農本草經》載有365種藥。
中醫學的四大經典指的是,包括《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和《神農本草經》。
這四部經典中包含了講理論的、講方劑的、講藥的都齊備了。漢代人整理前人的理論和經驗,定形了這幾部著作,爲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也就是說這幾部著作的定形標志著中醫理論體系的形成。中醫基礎理論主要包括《內經》難經《傷寒論》及後世發展的各家學說的基本理論,我所講的中醫基礎主要還是以《黃帝內經》中的內容爲主。
《黃帝內經》對中醫的貢獻是非常大的,最大的貢獻可以歸納爲以下幾點:
1、創意造言,大始之德。很多的醫學名詞和原理是從《內經》中來的;
2、奠定了中醫理論體系的構架;
3、著教方法,昭示規律,傳承醫術;
4、科學的載體,哲學的別裁,文化的品味,恒久的價值,不可代替。
現在仍然可以這樣說,《內經》是常讀常新;而且還可以這樣說沒有一個人敢說已經全部明白了內經的內容,很多內容可以有很多解釋,還有的內容目前也沒有人弄通。這點也是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之處。
對西醫的內容來說,現在再回頭去看以前的知識有很多都過時了。現在有些人把九十年代的西醫書都當廢紙賣了,九十年代的人則把七十年代的書都賣了。
西醫學的治學傳統就是不斷地追逐新的東西,抛棄過時的東西。而中醫學則不然,反而是越回頭看,越覺得老的東西有味。
所以很多人在從醫多年後仍然覺得《內經》句句真言、字字珠玑,一句抵一萬句,時至今日還這麽有滋味,這麽有價值。
在汗牛充棟的中醫書籍中,有經典著作之說,在中國學術的傳承中,把具有典範意義的經書稱爲“經典”。
班固在《白虎通德倫》中說:“經,常也,有五常之道”;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言:“聖賢彜訓曰經”。典,也指常道、准則的經籍。
經典的價值有五:一是從無始有的原創性,二是以其根柢性明道示本,三是精辟簡練、言近旨遠,四是彌久不變、與時引新,五是富蘊啓發、緯待延伸。
在中醫理論體系中,中醫把重要的學術、有價值的東西稱爲“經典”,經典是中醫理論發展的關鍵。後世的理論也都是沿著以前的體系,並不斷地進行補充。
關于中國的治學傳統,清代學者王夫之總結得很好,他在《周易外傳》中的一句話就是:“學成于聚,而新故相資新其故”。
這也是中國解釋學的一個特點,大體上可以概括爲:經——注——疏,疏是指給注釋加的注解。例如《內經》的注文有很多,而《神農本草經》除了注外還有疏,這是一個解釋體系。
另外還有一個解釋體系是“傳”。例如《周易》,就有《易傳》,是用傳的形式解釋《周易》。此外還有一種橫向的解釋體系叫“緯”。
總之,經——注——疏、經——傳——緯是中國的解釋學特征,與西方的解釋學有很大的區別。
從漢代以來《內經》就爲中醫奠定了理論基礎,後世人多數都是在這一框架下不斷地發展它的內容,並發展新的東西來進行補充。
醫學的發展大體上是以需求爲啓動點的,這是發展的一個契機。醫學就是解決治療疾病的需求。
這種需求是醫學的生長點。出現了一種疾病,當然大家就都開始研究治療這一疾病。在古時最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就是傳染病。
如張仲景在《傷寒論》的序言中提到他家200余口人自從建安以來已死十之八九,因此他就開始研究傷寒。
古時的傳染病叫“瘟”或者“疫”,也叫“傷寒”。在傳染病發病最高峰時,醫家積累的經驗也最豐富。
中國和印度雖然都比較貧困,但出了一批很優秀的臨床大夫。因爲醫生見的病人多,治療的病人多,也就有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例如協和醫院張孝骞教授這樣的名醫在國外就真的找不出來。全國的急、重症都到他這會診,他見的病例就非常多。
而且他的查房不是一般的查房,而是包括病理科、放射科、檢驗科主任都到場的大查房,並隨時進行問答,是一個有特色的科學場景。這種查房非常長學問和見識。
在傳染病高發期會産生名醫。曆史上有兩個傳染病的高發期,一個是漢代(東漢末年)産生了張仲景這樣的名醫。
另一個是明末清初,在這個高發期又産生了吳又可、葉天士這樣一批名醫。就如這句話所說“國家不幸,詩人幸;病人不幸,醫家幸”。
漢代之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沖破了經學。這個時期雖然是玄學統治,但也有積極的一面,人們得到了一些寬松的環境,敢于隨意地發表言論,沖破了經學統治。
此時正好隨著佛教的西來引進了很多外科技術,在這一曆史條件下,外科手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那時的中醫並不像現代,偏重于大內科,而是治療各種疾病,而且什麽方面都要學習。
當時可以做很多手術,包括眼科的白內障手術等,可以說魏晉南北朝對于中醫學來說是一個自爲的時代。並不像漢朝那樣被經學所束縛。
南北朝後到了隋唐時期,這一時期主要是集大成時期。唐代社會發達,經濟強盛,但是唐代不以理論創新稱著。
但楊上善撰《太素》,唐王冰次注《素問》,大有氣象,主要湧現的是集大成的人物。
當時出現的最重要的人物是孫思邈,他是老壽星,代表著作爲《千金方》。他長壽,目前可考證的、有記載的他的年齡至少是102歲。
也有人考證是148歲的。他的醫術非常高,醫德也高尚。他既相信道家的理論,也相信一些佛家的理論。因此他的方中是沒有動物藥的,也就是尊崇佛家的不殺生。
有很多關于他的傳說流傳下來。例如過去走江湖行醫的大夫,也就是走方郎中拿的那個鈴串,實際上是開口器。
據傳說是一只老虎的口腔受了箭傷,它知道孫思邈是名醫,就趴到了孫思邈的門口,孫思邈看見了,就做了一個開口器把虎的口擴開,以防拔箭時把他自己的手咬傷。
他除了醫術高明外,道德也很高尚,其《大醫精誠》是系統的醫德規範。從隋文帝楊堅時就招他做官,他拒絕了,後來又拒絕了唐太宗的冊封。
唐代還有一個名醫就是王焘,編著了《外台秘要》,他也是集大成的醫家。比他們兩個人稍早點的有一部專門講病理的書,是隋代巢源方著的《諸病源候論》。
這本中的許多東西,包括認識方法等與西醫的觀點相似。這本書也是這一時代的標志。
隋唐後經過五代十國到了宋代。宋代雖然對外軍事能力薄弱,但宋代卻是中國古代文化最高峰的時期,隨著文化的發展,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而且宋太祖時期的一些政策使得學術環境很寬松。宋太祖是通過杯酒釋兵權奪得的天下,他對武將很有戒心,但對文人非常重用。
因此,他助文、愛文,使得當時的文學達到繁榮。而且他從來不搞文字獄,以此形成了一個開放的文化環境。
宋朝這一學術開放的風氣,一直延續了很長時間,使得宋代的科學、文化、藝術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宋代還有一大特點是皇帝都熱愛醫學。例如宋徽宗雖然是亡國之君,但對醫學、藝術都很有貢獻。
他自己領銜編著幾部醫書,如《太平聖惠方》、《聖濟經》等,有的還寫了很好的序言。
除了寬松的環境,宋朝最主要的是出版業發達。五代十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雕版印刷,並開始印制了重要的經書。
這一印刷技術在唐代時只能印幾本佛經而已,到了宋代則可以大量地發行書籍。國家成立了校正醫書局,專門有大臣(五品官)來進行學術編著,出版了大量的醫書。
宋代以前的醫書主要是靠口傳和抄錄,非常不方便,容易亡佚。可以使用紙張印刷後,大量的文獻才得以流傳。宋朝的醫學教育也非常發達,州府內都有醫學教育。
宋代醫學發展最有標志性的學術是:《傷寒論》始有注家,對傷寒六經已有不同的解讀和發揮;南宋時治熱病已經有用溫熱與寒涼的不同。
金元四家的學術成就。金元四家是指張仲景後有很強的突破意識和開創性的四大名家——劉完素(因爲是河間人,也叫劉河間)、張子和(河南人)、李東垣、朱丹溪。
四個人各主一派,各有各的學問:劉完素專主火,在他之前都認爲傳染病等都是“寒”,而他認爲是“火”;張子和主要用攻下法,用下藥來治療傳染病;李東垣是補脾;朱丹溪則以滋陰見長。
劉完素和張子和這一派叫河間派,李東垣和乃師張元素叫易水派,朱丹溪既繼承了河間派的理論也繼承了易水派的理論。
此時的中醫出現了鮮明的派系。派系之間有互相爭鳴、互相駁斥,但也互相吸收。這四家對張仲景的理論和診治方法都有進一步的發揮和創新。
這一時代是一個關鍵的時代叫“宋金元時代”。此際開始,學派林立,學派各有宗師、學人和代表著作,呈現一種新鮮的學術潮流;此後中醫的學術發展,也就由先後崛起的學派來引領了。
宋代之後的元代,雖然蒙古人只統治了97年,但元代非常重視醫學和醫家,給予醫生的待遇很高。其中朱震亨(即朱丹溪)、滑壽是元代中醫理論界的代表人物。
元代後的明、清中醫進入了一個繼興發展時期,這是明清時代的一個特點。即沿著前代人的脈絡,並且在不斷地發展。
明代有薛己、孫一奎、趙獻可、張介賓等人的溫補學派。最重要的一個標志是溫病學派和溫補學派(重視補脾和補腎)的形成。
産生了一些大家,如吳又可、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等等。
溫病雖然也是指傳染病,但與傷寒還不太一樣。可以這樣簡單講,傷寒學派當初所治療的病症都是以寒爲主要特征的,因此都用一些辛溫的藥來發汗治療。
但溫病學派所治療的重點病多數是熱性、發疹性的傳染病,因此得用辛涼、發散的藥物治療。
此外,從治療的思路、辨證論治的框架也不一樣。傷寒學派是六經辨證: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厥陰病、少陰病,也就是按照六經的框架來治療。
而溫病學派形成了以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爲核心的辨證施治體系,可以說溫病學派是一大創新;但是明清的醫學,從醫學思想、發展趨勢上還是徑相異趨的。
明代醫學,從多種命門學說的創立,從人痘接種預防天花,《瘟疫論》傳染病理論的革新,外科和針灸理論之成就等,都展示了明代醫學思想的革新傾向。
而清代醫學,除初期溫病學派創立以後,其他如外科趨于保守,道光以後太醫院取消針灸科,理論研究轉向文獻等;都表現了中醫學在清代中葉以後的學術思想是保守的,致使其演進呈停滯或倒退。
清末民初時期是中醫學一個恐慌時代。中醫學本身有其不足之處,雖然有一些解剖學基礎,但後來沒有再發展。
西方醫學則是以解剖爲基礎發展起來的。從希波克拉底到蓋倫,再到文藝複興時期,都是以解剖學爲根基的。
當時著名的醫學院校在做解剖時都對外售票。而且學生進入解剖室得對屍體鞠躬,表示對其的尊重,這一傳統至今還有一些院校沿用。
沿著解剖這一脈絡,後來發展産生了生理學、分子生物學等等。
當然中國古時也有解剖,“解剖”二字就見于《靈樞•經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
以穴位和內髒聯系爲特征的表面解剖學,不僅構建了經絡理論,而且有治療價值。
中國古書不乏對解剖的記載和故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殷纣王剖比幹心,驗之是否有七竅。
《漢書•王莽傳》記誅翟義之徒,使太醫與巧屠,以竹筵導其脈、度量五髒等。在宋代尚有據實所繪的《五髒圖》及醫官王惟一設計制造的針灸銅人。
我國第一代西醫病理學家梁伯強和侯寶璋在研究《內徑》和《難經》等的解剖內容時,都得出了我國解剖知識在先秦時代已達到很高水平的論斷。
但是中國古代的解剖,第一沒有自成體系,第二沒有成爲一門專門的學科,第三僅僅提供爲構建藏象學說的原型。
沒有使中醫理論的“道”和“器”(解剖結構)成爲一元的體系,而且在宋明以後黯然中歇,這也影響了以手術治療技術的發展。
以至明末清初的顧炎武疾呼“道無器不行”,清代王清任親自觀察解剖,記錄所見,著《醫林改錯》。
清末民初的多位學者都注釋殊重解剖的《難經》,冀求通過對《難經》的注釋,而補阙增益。表明了開始重視實證,重視分析的傾向。
18世紀西醫學外科手術的操作範圍已經超越了中醫,但當時內科還沒有超越。以後西醫的外科又帶動了一大片相關學科的發展,顯示出了領先的位置。
但到了十九世紀時還沒有發明抗生素,所以中、西醫在內科治療方面相差不大。對于一些外感病的治療,中醫還是很有療效的。
到了二十世紀,特別是四十年代時發現了青黴素、鏈黴素和激素,這時從治療範圍和覆蓋面來說西醫又超前了。
在清末洋務運動時,包括輿論在內都是說西醫好,一些國人對中醫的看法也就偏激了。當然在此時中醫也要應對,所以産生了一些彙通學派。彙通學派可以說是中西醫結合的前身。
民國以後出現了一些消滅中醫、反對中醫的觀點。經過這樣一些時期後就進入了現代。
目前是中醫曆史上的一個轉型期,不但名詞術語、解釋都發生了改變,有一些概念也發生了變化。當然其中有些是對的,有些還有爭議。
但總的來說,醫院和醫學家看病的模式也發生了改變。現在看病是以醫院、病房爲主體,得有病房才叫真正的臨床。
中醫也進入了一個新的臨床時代,也接受了很多西醫中有用的東西,如查房、會診制度等。
其實中醫過去也有會診,會診稱爲“打公堂”,但就是效果不好。我所看過的醫案,都是越會診治療越差,因爲意見太多、太雜。
醫生與醫生相互之間還都有意見、分歧,所以成功的會診很少。慈禧太後得了急性痢疾,但經禦醫們會診沒有統一的意見,以致連烏梅丸都不敢用,一天就死了。
現在中醫進了大醫院,而且吸收了很多西醫有效的東西,如X線和化驗等,這一狀況也就得到了改善。
中醫有一些傳統的技藝是很奇特的,但現在國內做得並不好。如針刺麻醉是中國發明的,但國外目前開展的比國內還多。
在新加坡有一個患者習慣性下颌關節脫位,在做手術前針刺合谷麻醉,在針刺麻醉過程中患者的下颌關節自動複位了,而且以後再未出現脫位。
這一點也是穴位的特異性的例證。所以中醫學有一些特殊的東西確實值得深入研究,而尤其重要的是它的理論體系;中醫學走的是另外一條認識人體生命科學的道路。